- ·上一篇文章:灵活面试问题(面试灵活性)
- ·下一篇文章:干部不好当(当干部不容易)
申论的写作结构(申论作文的写法)
一、文章结构的要求
首先要做到完整,即包含标题、开头、主体、结尾,建议使用总分总结构,因为假如使用总分结构,可能会让考官觉得没写完,而使用分总,又会让人觉得观点不明确。其次,无论使用什么样的结构,都要保证各个段落的逻辑清晰。
二、常见的三种结构
【策论文】
P1:解决养老难题需强化政府责任
P2:解决资金难题
P3:解决体制难题
P4:解决服务难题
P5:总结对策,利国利民
【政论文】
P1:促进文化消费 推动文化发展
P2:文化消费是提升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P3:文化消费是文化创新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P4:文化消费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P5:引导文化消费,提高文化消费水平。
【起承转合式】
P1:解决养老难题需强化政府责任
P2:分析为什么需强化政府责任
P3:解决资金难题
P4:解决体制难题
P5:解决服务难题
P6:总结对策,利国利民
以上的几种行文逻辑,几乎成为大多数的考生的选择,文章越写越呆板。脱离了这些结构,似乎不会写文章了。那么到底还有没有其他的结构,可供我们参考呢?
三、灵活的结构
【思辨型】
P1引入话题,管理与服务
P2总论点,要平衡管理服务的关系
P3管理和服务的关系到底是什么
P4如何才能平衡管理和服务的关系
P5结尾
【驳论型】
P1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
P2错误的观点(驳论)
P3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
P4要树立生态系统可持续的生产观。
P5要树立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
P6结尾
【一个论点多论据】
P1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命脉
P2 论据 (商鞅变法)
P3 论据 (改革开放)
P4 论据 (中国制造)
P5结尾 (落实观点)
【对比论证】
P1 倡导全民阅读
P2 不读书的坏处(个人、出版业、社会风气)—》反面论证
P3、P4读书的意义 —》正面论证
P5、重拾书卷 书香华星
我们已经熟悉了很多新颖的文章结构,那么我们看看如何把这种灵活的思维运用到申论考试的实战当中呢,接下来以2012年浙江省省考真题为例,一起练习:
P1 发展海洋经济 铸就蓝色文明
P2 有利于打破资源瓶颈
P3 有利于提升发展质量
P4 优势条件(为什么可以发展)
p5 怎么发展
P6 结尾
总之,我们在学习申论文章,在谋篇布局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一点,就是申论的结构一定是灵活的,而不是呆板的。而无论是什么的申论文章结构,其核心都不会脱离议论文的本质,即提出观点、分析观点、落实观点。只要把握住这一点,并且通过真题不断练习,那么一篇结构精彩的申论文章,必定浑然天成。
公考资讯何处找,下方扫码见分晓!
相关文章:
第1篇 古人对酒的雅称是什么(古代对于酒的称呼) 作者:admin
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常识判断是考查考生平时知识积累的重要部分,这部分知识范围广泛包罗万象,要求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考生不仅平时要多观察多积累,更要注意总结才能便于记忆。本文给大家带来“古人对酒的30种称呼”,一起来涨知识吧,建议收藏!1、杜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相传酒是夏朝杜康(即少康)发明的,故以酿酒的祖师爷杜康之名作酒的代称。2、般若汤:“曲肱但作吉祥卧,浇舌惟无般若汤
第2篇 疥疮是什么病因中医理论(中医 疥疮) 作者:admin
一、疥疮的概述疥疮是一种由疥虫所引起的慢性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其特征为手腕、指缝、下腹等处皮肤发生水疱及隧道,夜晚瘙痒剧烈。二、疥疮的病因多因机体蕴毒,日久生虫,兼受风湿蕴结,虫毒湿热相搏,结聚肌肤所致;或因与病人同卧、相互握手直接传染;或使用过患者用过而未经消毒的衣裤、被席、用具等间接传染。三、疥疮的症状本病多
第3篇 国考法律常识2021(2020年国家新法律) 作者:admin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在即,考生辅导须循序渐进,制定有效的复习备考计划,再结合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教材进行复习时还需定期在新私学智能培训系统进行学习成果的测试,哪里不会补哪里,帮助考生快速提高考试分数。下面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将提供系列法律知识题供考生进行练习
第4篇 王一丁简介(作家王一丁) 作者:admin
当前很多考生的目标是07年国考,我就考生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有考生问我,国考和地方性考试的主要区别在哪儿?除了在招考对象上有差别以外,在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上也有差别,中央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公共科目笔试按A、B类职位分别进行。A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B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
第5篇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什么(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的途径是) 作者:admin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好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总结了我们党贯彻群众路线的历史经验,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内涵,有力推动了贯彻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历史观、以人为本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