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贪字和贫字的区别(贪字和贫字)
- ·下一篇文章:大学生村官申论真题(大学生村官考试案例分析题)
汉朝的成语典故(汉朝成语大全)
【导读】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这一时期群雄并起,也出现了很多相关的成语典故,考试中也经常涉及。
1.不知所云
意思是形容感情激动;语无伦次。出自《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诸葛亮决定出师伐魏。他给刘禅写了道奏章,从刘备不幸早逝说起,说自己在军败的危难关头接受任命,文臣武将,再三劝告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采纳有益的建议。最后他说:“今天我要出师远征,面对这张奏章泪流满面,不知该说些什么(不知所云)”。于是诸葛亮开始了第一次北伐。“不知所云”现在指人言语混乱,很难让别人理解。
2.对症下药
意思是医生针对患者病症用药。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出自《三国志·魏志·华陀传》。东汉末年,华佗有两个病人,一个叫李延,一个叫倪寻,都得了头痛发热病,于是来找华佗。华佗经过细心诊断,给李延开的药方是发散药,给倪寻开的药方是泻药。他们俩一看,心里就嘀咕起来:都是一样的病,怎么用药完全不同呀?便问华佗这是什么道理。华佗说:“吃药要看具体情况,你们症状相同,可是得病的原因却不同。倪寻的病是从内部伤食引起的,李延却是从外部受寒造成的。病因不同,当然用药就不能相同了。”两人听了,便放心服药,病果然很快好了。由这个故事产生了成语“对症下药”。
3.初出茅庐
意思是初次出来做事,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刚到工作岗位上,缺乏经验。出自《三国演义》。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在河南南阳的诸葛亮作军师。曹操派大将夏侯淳领兵十万进军新野,诸葛亮派关羽、张飞领兵埋伏在博望坡一带,叫赵云、刘备引兵诱敌。夏侯淳中诸葛亮的火攻围剿计大败而逃,诸葛亮取得首场胜利。
4.老生常谈
意思是老书生经常说的话,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出自《三国志·魏书·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谈。”管辂是三国时魏国人,精通《周易》。一次,尚书何晏请来管辂。邓飓也在座,何晏问管辂:“这几天我老梦见苍蝇叮在鼻子上,赶也赶不走。这是什么预兆?” 管辂说:“从前周公忠心辅助周成王,晚上睡觉都不踏实,怕自己没有尽心尽力,大家都感谢他的恩德,没有人怕他的权势。现在君侯的权位比周公还高,可是感谢君侯恩德的人很少,惧伯君侯权势的人很多,这不是好兆头。鼻子叫做天中之山,苍蝇盘踞在这里,权高的人地位将保不住权势,意气用事的人将有杀身之祸,希望君侯多效仿周公,也许可以躲过这一难。”邓飓说:“又是长寿的人讲大道理,有什么意思!(老生常谈)” 管辂叹道:“长寿的看见了不长寿的,讲大道理的遇见不讲理的。”何晏说:“请先生明年再来吧!”。不久,新年到了,传来消息说何晏、与曹爽谋反而遭诛杀。
5.乐不思蜀
意思是很快乐,不思念蜀国。原义指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后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帝曹奂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
6.画饼充饥
本比喻徒有虚名而于实际无好处。后多用来比喻以空想来安慰自己。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三国时期,有一个人叫卢毓,在魏国做官。有一次,魏文帝对卢毓说:“国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关键就在你了。选拔人才,不要取那些有名声的,名气不过是在地上画一个饼,不能吃的。”卢毓回答说:“靠名声是不可能衡量才能的人,但是,可以发现一般的人才。由于修养高,行为好,而有名的,是不应该厌恶他们。我以为主要的是对他们进行考核,看他们是否真有才学。现在废除了考试法,全靠名誉提升或降职,所以真伪难辩,虚实混淆。”魏文帝采纳了卢毓的意见,下令制定考试法。
7.刮目相看
意思是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三国时期,吕蒙是吴国有名的大将军,因为家里很穷,没有办法让他念书,所以,常常被人笑说吴国的吕蒙只不过是会打仗而已,其实也没多了不起。为了这句玩笑话,他一直非常生气。有一天,吴国的君主孙权严肃地说:“你现在已经是吴国的大将军,拥有很高的权力,如果只有一身武功是不够的,还希望你可以多读点书。”后来,当他和鲁肃一起讨论军事的时候,鲁肃不免觉得吕蒙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跟过去完全不同。吕蒙听到鲁肃的话,也高兴地说:“只要过了三天,人也是会变的,应该要用不一样的眼光看待啊!”
8.如鱼得水
意思是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为了请诸葛亮协助自己获得天下,刘备曾经三次亲自到他住的茅庐拜访他,诸葛亮看到刘备非常诚恳,最后才同意与刘备见面。刘备向他请教许多治理国家的方法,诸葛亮仔细分析了当时的情势,建议刘备先占据荆州,这样才能有机会和曹操、孙权鼎足而立,互相抗衡。刘备很欣赏诸葛亮的见解,对结拜兄弟关羽及张飞两人说:“我得到诸葛亮的辅助,就好像鱼得了水一样。”
9.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原意是周瑜定计火攻曹操,做好了一切准备,忽然想起不刮东风无法胜敌。后以此比喻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出自《三国演义》。公元208年,曹操率领80方大军驻扎在长江中游的赤壁,企图打败刘备以后,再攻打孙权。刘备采用联吴抗曹之策,与吴军共同抵抗曹操。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和孙权的大将周瑜,商讨破敌良策,都主张只有火攻,才能打败曹操。可等一切都准备好后,周瑜却发现曹操的船只都停在大江的西北,而自己的船只靠南岸,只有刮东南风才能对曹军发起火攻。诸葛亮拜访周瑜,把药方写了出来: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四句韵文道破了周瑜的心事。
10.车载斗量
形容数量很多,出自《三国志·吴志·孙权传》。三国时期蜀主刘备出兵伐吴,吴主孙权派中大夫赵咨出使魏国,向魏文帝曹丕求援。曹丕傲慢地侮辱他,赵咨十分巧妙地回敬曹丕,使曹丕十分佩服他的才能,问他东吴像他这样的人才多不多,他回答说可以车载斗量。
例题
下列成语故事中,出自《三国演义》的是()
A.固若金汤
B.初出茅庐
C.殃及池鱼
D.高阳酒徒
【答案】B。解析:初出茅庐出自《三国演义》,意思是初次出来做事,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刚到工作岗位上,缺乏经验。固若金汤出自《汉书·蒯通传》,殃及池鱼出自《吕氏春秋·必己》,高阳酒徒出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故本题答案为B。
相关文章:
第1篇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护理常规(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作者:admin
支气管扩张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典型的症状有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主要致病因素为支气管感染、阻塞和牵拉,部分有先天遗传因素。患者多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等病史。病情观察:1.观察痰液的颜色、性状、气味和量的变化,必要时留
第2篇 行测抓分题(行测抓分点) 作者:admin
我们即将迎来上半年省考,把握临门一脚尤为关键,那么在这最后时间想要提分,我们从哪里下手呢?公考资讯网带你考前“捞分”。行测分为5个部分,有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根据其难度和我们抓分的重要程度来看,如果我们想要将分数提到稳定到70+那么这三个部分一定要把握:1、片段阅读。2、逻辑判断。3、
第3篇 各个时期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时期历史) 作者:admin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非常注重党的建设,在不同阶段,党的建设的重点也会不一样,所以今天主要简单的讲解一下在不同的时候,党的建设的内容有什么样的不同之处。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
第4篇 构建和谐社会是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 作者:admin
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青连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必须从这样的战略高度来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和谐是人类始终追求的价值目标和
第5篇 商业贿赂的看法(商业贿赂的界定论文) 作者:admin
上个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第四次全国廉政会议,部署2006年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治理商业贿赂”成为重点之一。要集中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重点治理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和政府采购等领域的商业贿赂问题,坚决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