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面试 > 面试经验

    2019河南化学中招考试试卷及答案(2019河南教师招聘考试公告)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9 19:08:56

    2019年河南教招考试即将开始,为了各位考生更有针对性的备考,我们对最新的部分考题进行了分析,难度及考点可适当参考下文。

    2019年河南教师招聘考试《化学》—习题精练

    1.某绿色溶液含有H+、Na+、Mg2+、Fe2+、Cu2+、SO42-、Cl-、CO32-和HCO3-离子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已知Ag2SO4微溶于水,可溶于酸)

    ①向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过滤,得到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和绿色滤液B;

    ②取滤液B,先用HNO3酸化,再滴加0.001mol/L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A中一定存在H+、SO42-和Cl-

    B.溶液A中不存在Mg2+、CO32-和HCO3-,不能确定Na+的存在

    C.第②步生成的白色沉淀中只有AgCl,没有Ag2CO3

    D.溶液A中存在Fe2+与Cu2+中的一种或两种,且可以用NaOH溶液判断

    1.【答案】B。解析:A.由以上分析可知溶液A中一定存在H+、SO42-和Cl-,故A正确;

    B.反应①得到绿色滤液,说明溶液呈酸性,如氢氧化钡不足,则不能确定是否含有Mg2+,故B错误;

    C.溶液中不存在CO32-,加入硝酸银,不生成Ag2CO3,故C正确;

    D.如含有亚铁离子,加入氢氧化钠,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如含铜离子,可生成蓝色沉淀,现象不同,可鉴别,故D正确。故选:B。

    2.温度为T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 PCl5,反应PCl5(g)PCl3(g)+Cl2(g)

    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在前50s的平均速率v(PCl3)=0.0032mol·L-1·s-1

    B.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5、0.20 mol PCl3和0.20 mol Cl2,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PCl3和2.0 mol 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小于80%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mol·L-1,则反应的△H<0

    2.【答案】B。解析:A.由表中数据可知50s内,△n(PCl3)=0.16mol,v(PCl3)==0.0016mol/(L·s),故A错误;

    B.对于可逆反应: PCl5(g)PCl3(g)+Cl2(g),

    开始(mol/L): 0.5 0 0

    变化(mol/L): 0.1 0.1 0.1

    平衡(mol/L): 0.4 0.1 0.1

    所以平衡常数k==0.025。

    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5、0.20 mol PCl3和0.20 mol Cl2,起始时PCl5的浓度为0.5mol/L、PCl3的浓度为0.1mol/L、Cl2的浓度为0.1mol/L,浓度商Qc==0.02,K>Qc,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达平衡前v(正)>v(逆),故B正确;

    C.等效为起始加入2.0 mol PCl5,与原平衡相比,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的PCl5转化率较原平衡低,故平衡时PCl3的物质的量小于0.4mol,即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PCl3和2.0 mol 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物质的量小于0.4mol,参加反应的PCl3的物质的量大于1.6mol,故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高于=80%,故C错误;

    D.由表中数据可知,平衡时n(PCl3)=0.2mol,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mol/L,则n′(PCl3)=0.11mol/L×2L=0.22mol,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H>O,故D错误;故选:B。

    3.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

    A.选择合适的试剂,用图1所示装置可分别制取少量CO2、NO和O2

    B.除去干燥CO2中混有的少量SO2,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

    C.洗涤沉淀时(如图2),向漏斗中加适量水,搅拌并滤干

    D.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3.【答案】B。解析: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可选择图1装置;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制取氧气,选用固液不加热装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可选择图1装置;一氧化氮可以和氧气反应,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A错误;

    B.二氧化硫和与酸性高锰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除去二氧化硫,用浓硫酸干燥可得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故B正确;

    C.洗涤沉淀时用玻璃棒引流,注入蒸馏水,直至没过沉淀,然后等待液体从漏斗底部流走,重复步骤两到三次,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故C错误;

    D.乙醇和水是互溶的,不能用乙醇做碘水分离的萃取剂,故D错误。故选:B。

    4.第三代混合动力车,可以用电动机、内燃机或二者结合推动车轮。汽车上坡或加速时,电动机提供推动力,降低汽油的消耗;在刹车或下坡时。电池处于充电状态。混合动力车目前一般使用镍氢电池,该电池中镍的化合物为正极,储氢金属(以M表示)为负极。碱液(主要为KOH)为电解质溶液。镍氢电池充放电原理如图所示,其总反应式为H2+2NiOOH2Ni(OH)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混合动力车上坡或加速时,乙电极为负极

    B.混合动力车在刹车或下坡时,乙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H)2+OH--e-=NiOOH+H2O

    C.混合动力车上坡或加速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乙电极周围移动

    D.混合动力车上坡或加速时,乙电极周围溶液的pH减小

    4.【答案】B。解析:A.混合动力车上坡或加速时,属于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动机提供推动力,是电池放电,由图转化关系可知,NiOOH转变为Ni(OH)2,乙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NiOOH+H2O+e-=Ni(OH)2+OH-,故A错误;

    B.在刹车和下坡时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即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甲电极是阴极,乙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Ni(OH)2+OH--e-=NiOOH+H2O,故B正确;

    C.混合动力车上坡或加速时,放电过程为原电池,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阴离子氢氧根离子向负极即甲电极迁移,故C错误;

    D.混合动力车上坡或加速时,属于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乙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NiOOH+H2O+e-=Ni(OH)2+OH-,乙电极周围因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增大,pH将增大,故D错误;故选:B。

    5.乙酸橙花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1mol该有机物可消耗3 mol H2;②不能发生银镜反应;③分子式为C12H20O2;④它的同分异构体中可能有酚类;⑤1 mol该有机物水解时只能消耗1 mol NaOH。

    A.②③④ B.①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⑤

    5.【答案】D。解析:①分子中含有2个碳碳双键,则1mol该有机物可消耗2 mol H2,酯基与氢气不发生加成反应,故①错误;

    ②分子中不含醛基,则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②正确;

    ③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12个C原子,20个H原子,2个O原子,则分子式为C12H20O2,故③正确;

    ④分子中含有3个双键,则不饱和度为3,而酚类物质的不饱和度为4,则它的同分异构体中不可能有酚类,故④错误;

    ⑤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官能团只有酯基,水解生成羧基和羟基,只有羧基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则1mol该有机物水解时只能消耗1 mol NaOH,故⑤正确。故选D。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论点句式(公务员考试论点论据)    作者:admin

       关注公务员考试网微信号:gjgwyorg,了解更多公考资讯!(一)创新治理模式注重运用法治方式,实行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健全……管理制度,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推进城乡社区建设,促进基层民主协商。支持……等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加强


      第2篇    进与退议论文800字作文(进和退议论文)    作者:admin

       一、经典开头【开头1】排比式进者向前,退者向后,人们往往褒进者贬退者,以为退者不思进取,消极落后。其实并非全然如此。古时蔺相如不与廉颇争列,引车避匿,引病避朝,以大局为计而“退”,终得将相和之“进”;齐桓公


      第3篇    无敌多么寂寞什么意思(无敌是多么,多么寂寞)    作者:admin

       一、眼逻辑题暗藏杀机,在做判断推理题时,擦亮眼睛,看清楚提问方式!!!【例题1】研究显示,在115摄氏度下,将甜玉米分别加热10分钟、25分钟和50分钟后发现,其抗自由基的活性分别升高了22%、44%和53%,因此,加热时间越长的玉米,抗衰老的作用越好。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无法削弱上述结论的是()A.加热65分钟后,玉米抗自由


      第4篇    行政诉讼被告所在地管辖(行政诉讼地域管辖的一般规则)    作者:admin

       【导读】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大家带来法律知识考试《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和被告确认知识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在行政诉讼中,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和被告确认是最核心的考点,也是最难的两个考点。


      第5篇    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言之有什么)    作者:admin

       作文题是多数公职类考试的必考题型。但是,很多考生最大的苦恼在于,文章即使是立意精准,框架完整,却只是一副空架子,写完开头,就盼着结尾,正文缺少内容的扩充。如何才能快速扩充文章,既能做到言之有物,又能提高作文分数?社会热点事例就是最好的方法。下面公务员考试网专家就说说快速学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