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解不定方程的基本步骤(巧解不定方程)
- ·下一篇文章:文化外交理论(文化外交政策)
自然之美的论文(自然之美论文1500字)
为解决考生写作没有思路、没有逻辑的问题,公考资讯网会定期整理申论作文高频考试主题,为大家整理相关经典模板供大家背诵,解决大家开头难,中间乱,结尾差的问题。
一、经典开头
【开头1】对比式
回溯历史,在抗美援朝的疆场,志愿军战士努力克服恶劣的环境,以顽强的意志、不屈的品格展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真挚感情。反观时下,蝇营狗苟者欺上瞒下费尽心机,最终遭到人民群众的唾骂。这诚如《庄子·天道》中有言:“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沁人心脾的自然美往往是朴素的。唯有怀揣淳厚素朴的赤子之心,方能体悟朴素的可爱、恒久、有力。朴素者最可亲,其赢得的爱也必将历久弥新。让我们向自然美致敬,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开头2】引言式
“白玉不毁,孰为珪璋”。洁白的玉石若不剖开精心雕琢,哪能成为贵重的玉器呢?从中空入手,琢玉成器;这与老子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观点暗暗契合。时下城市高楼的鳞次栉比将本就拥挤不堪的城市空间分割成块状,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倍感压抑。我们只有遵循“为之以为用”的思想,享受自然空间的广袤,才可以打造城市建设的自然之美,提升人们幸福感,玉成珪璋!
【开头3】背景式
时下社会,急功近利者有之,浮躁不安者有之,更有甚者,为了金钱利益以身试法,最终落得满地鸡毛,狼狈不堪。古人说“绘事后素”,人生如一张画卷,自然是基础色彩,同时也是一切颜色的调和,这种自然之美往往最恒久。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好的人生如要实现价值,终须从繁华回归平淡,留下一份淡泊名利、返璞归真的淳朴。
二、经典写作框架
【分论点1】
1.追寻自然之美,学会审美是前提。
2.追寻自然之美,普惠包容乃过程。
3.追寻自然之美,淡泊名利为终章。
【分论点2】
1.传承自然之美,提升人文素养。
2.传承自然之美,获得真挚感情。
3.传承自然之美,重拾最初梦想。
【分论点3】
1.追寻自然之美,尚需摒弃浮躁,方能返璞归真。
2.追寻自然之美,尚需放空身心,方能琢玉成器。
3.追寻自然之美,尚需素朴真挚,方能获得认可。
三、经典结尾
【结尾1】案例式
田园诗人的代表陶渊明曾发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感慨,这不禁让我们深深思考。为人处世,交友治家,处处辛苦好似樊笼,我们何处能够寻得一份宁静,享受质朴的自然美?其实这并不难,只要我们可以抵住利益诱惑,待人接物永葆一颗真挚热心,那么我们也同样会赢得他人的真情回报,让世间充满爱意与和谐。
【结尾2】排比式
大国珪璋,有心者琢之。港珠澳大桥的顺利通车离不开林铭的日夜奋斗;御用画纸的诞生离不开周东红的次次坚持;殷瓦焊震惊世界离不开张东伟的精益求精!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身上都在闪耀着自然之美!只有精益求精方能琢玉成器,在奋斗中用质朴的心静待大国远航!
【结尾3】反问式
庄子的自然观到底对后人产生何种影响?追寻自然之美代表国人心境的终章。后世“返回自然”的文学呼声,都是在庄子哲学中寻得启示,无数文人骚客追寻返璞归真亦道出了庄子的心声,这也阐明了人世纷繁复杂好不辛苦,惟有追寻自然之美,秉持空杯心态才是正途。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论点句式(公务员考试论点论据) 作者:admin
关注公务员考试网微信号:gjgwyorg,了解更多公考资讯!(一)创新治理模式注重运用法治方式,实行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健全……管理制度,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推进城乡社区建设,促进基层民主协商。支持……等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加强
第2篇 进与退议论文800字作文(进和退议论文) 作者:admin
一、经典开头【开头1】排比式进者向前,退者向后,人们往往褒进者贬退者,以为退者不思进取,消极落后。其实并非全然如此。古时蔺相如不与廉颇争列,引车避匿,引病避朝,以大局为计而“退”,终得将相和之“进”;齐桓公
第3篇 无敌多么寂寞什么意思(无敌是多么,多么寂寞) 作者:admin
一、眼逻辑题暗藏杀机,在做判断推理题时,擦亮眼睛,看清楚提问方式!!!【例题1】研究显示,在115摄氏度下,将甜玉米分别加热10分钟、25分钟和50分钟后发现,其抗自由基的活性分别升高了22%、44%和53%,因此,加热时间越长的玉米,抗衰老的作用越好。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无法削弱上述结论的是()A.加热65分钟后,玉米抗自由
第4篇 行政诉讼被告所在地管辖(行政诉讼地域管辖的一般规则) 作者:admin
【导读】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大家带来法律知识考试《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和被告确认知识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在行政诉讼中,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和被告确认是最核心的考点,也是最难的两个考点。
第5篇 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言之有什么) 作者:admin
作文题是多数公职类考试的必考题型。但是,很多考生最大的苦恼在于,文章即使是立意精准,框架完整,却只是一副空架子,写完开头,就盼着结尾,正文缺少内容的扩充。如何才能快速扩充文章,既能做到言之有物,又能提高作文分数?社会热点事例就是最好的方法。下面公务员考试网专家就说说快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