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教育 > 自考

    高考地理重要模块知识出题点总结怎么写(高考地理重要模块知识出题点总结与反思)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9-07 00:26:56

    一、生态问题

    1.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的意义:

    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问题

    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

    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

    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治理意义:

    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地区: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思考:我国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

    4.土壤次生盐碱化

    我国典型地区:

    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以灌溉水源为主。(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渭河平原)

    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5.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泽化

    我国典型地区: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

    产生的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

    治理措施:控制抽取地下水;实行雨季回灌

    6.赤潮

    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气温高;静水;静风;海域相对封闭。

    (2)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二、自然灾害(既有天灾,又有人祸)

    1.洪涝灾害

    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厄尔尼若现象等。

    (2)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区;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2.沙尘暴现象

    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大风**数多;地表植被稀少等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

    治理措施:

    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

    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3.地震

    我国典型地区: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

    形成原因:

    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

    震级大,破坏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浅源地震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诱发其他灾害等

    减轻灾害的措施:

    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

    4.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

    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 ; 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

    (2)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

    治理措施:恢复植被

    三、农业区位分析

    1.灌溉农业区位分析

    典型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

    分析自然区位因素:热量充足,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不足:水资源短缺;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土壤的盐碱化等

    2.商品谷物农业

    典型地区:东北地区

    分析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不足:

    热量不足;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

    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

    相同点: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场位主;科技水平存在差异;专业化水平不同;粮食单产不同,美国粮食单产高

    3.我国水稻种植业

    典型地区: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分析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科技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不足:

    人多地少;受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酸雨危害

    4.畜牧业

    典型地区:内蒙古草原(四大草场: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

    分析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草场面积广阔;没有大型食肉动物;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多些,有利于牧草生长(降水从东向西递减)。

    (2)社会经济因素:牧业生产经验丰富;市场潜力广阔;国家政策扶持等

    不足:

    气候干旱,降水少;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冬季暴风雪、寒潮影响;鼠灾、蝗灾严重。

    5.乳畜业

    典型地区:西欧、美国东北部、新西兰等地区和国家

    分析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温和湿润,不利于种植业成熟,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草场面积广阔;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广(新西兰除外)

    (2)社会经济因素:城市分布集中,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阔;交通便捷。

    6.大牧场放牧业

    典型地区: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分析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场面积大

    (2)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离海港近;交通条件改善,冷藏技术的进步。

    7.混合农业(见必修下册书16)

    8.郊区农业

    典型地区:上海市郊区农业

    分析区位:

    (1)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消费量大;交通方便;发展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发展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

    四、工业区位分析

    1.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

    (1)地理位置:濒临渤海、黄海;靠近俄罗斯、朝鲜、韩国;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因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以辽河为水源。

    (3)社会经济因素: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农业资源支持;国家政策支持;国防安全,土地租金不高等。

    不足:

    许多矿产资源濒临枯竭,资源相对不足;水资源不足;科技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市场经济不发达,计划经济影响大;区内环境污染大。

    调整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治理环境污染。

    2.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

    (1)地理位置:位于温带季风区,濒临渤海,区内有全国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重要。(2)自然因素:温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地形平坦。

    (3)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丰富(华北油田、开滦煤田、长芦盐场、棉花等);交通便利(海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管道类型齐全);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能源充足(靠近山西能源基地)。

    不足:水源、能源不足;污染严重

    发展方向:资源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3.沪宁杭工业基地

    (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

    (1)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长江、东海,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3)社会经济因素: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素质高;市场广阔;经济腹地宽广;工业联系好;政策扶持;浦东开发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丰富的农副产品等。

    不足:能源、资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紧张;污染严重。

    发展:高、精、尖方向发展;结构轻型化。

    4.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轻工业为主)

    区位分析:

    (1)地理位置: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南海,靠近港澳地区。

    (2)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社会经济因素:海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靠近港澳地区便于引进外资和技术管理;地处侨乡, 借助华侨和华人引进外资和技术;市场经济发达。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