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酵母菌高考题(高考生物酵母菌考点)
- ·下一篇文章:牡丹江2021年高考时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高考时间表)
2021海安中学语文高三试卷(海安县2021语文高三)
2021届江苏省海安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孔子的学习态度和教学方法及理念,颇有可取之处。孔子虽说“生而知之者上也”,自己却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似乎孔子并不真正承认有“生而知之者”。孔子到了周公庙,事事都向人请教,有人讥笑他不知礼。孔子答复是,不懂就得问,正是礼。孔子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是说,在交往的人中总有我的正面老师,也有我的反面教员。还有我们现在说“活到老,学到老”,依孔子自述的话,“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就是说学习不晓得老。不管时代怎么不同,如何发展,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
孔子自己说“诲人不倦”,而且毫无隐瞒。元好问《论诗》诗说:“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过去不少工艺和拳术教师,对学生总留一手,不愿意把全部本领尤其是最紧要处、最关键处、俗话说的“最后一手”“看家本领”传授下来。孔子则对学生无所隐瞒,因而赢得学生对他的无限尊敬和景仰。孔子死了,学生如同死了父母一般,在孔子墓旁结庐而居,三年而后去,子贡还继续居住墓旁三年(《孟子·滕文公上》)。有这种“诲人不倦”的老师,才能有这种守庐三年、六年的学生。我们当然反对什么守庐,但能做到师生关系比父子还亲密,总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孔子对每个学生非常了解,在解答学生的疑问时,纵然同一问题,因问者不同,答复也不同。《颜渊篇》记载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孔子有三种答案。甚至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的答复竟完全相反。因材施教,在今天的教育中是不是还用得着?我以为还是可以用的,只看如何适应今天的情况而已。时代不同,具体要求和做法必然也不同。另外,孔子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某些教学方法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就是在今天,也还有可取之处。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左传》载郑国有乡校,那也只有大夫以上的人及他们的子弟才能入学。私人设立学校,开门招生,学费又非常低廉,只是十条肉干, 自古以至春秋,恐怕孔子是第一人。有人说同时有少正卯也招收学徒,这事未必可信。纵有这事,但少正卯之学和他的学生对后代毫无影响。
孔子所招收的学生,除南宫敬叔和司马牛两人出身高门,其余多出身贫贱。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路“冠雄鸡,佩猴豚”,简直像个流氓。据《史记·游侠列传》,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更为穷困。据《弟子列传·正义》引《韩诗外传》,曾参曾经做小吏,能谋斗升之粟来养亲,就很满足,可见曾点、曾参父子都很穷。据《吕氏春秋·尊师篇》,子张是“鲁之鄙家”。颜回居住在陋巷,箪食瓢饮,死后有棺无椁,都见于《论语》。由此推论,孔子学生,出身贫贱的多,出身富贵的可知者只有二人。那么,孔子向下层传播文化的功劳,何能抹杀?《淮南子·要略篇》说:“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这不是说墨子出自儒,而是说,在当时,要学习文化和文献,离开孔门不行。《韩非子》说“今之显学,儒、墨也”,由儒家墨家而后有诸子百家,所以我说,中国文化的流传和发达与孔子的整理古代文献和设立私塾是分不开的。
(摘编自杨伯峻《试论孔子》)
材料二:
《论语》首篇首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传统说法认为本章是讲对待学习、交友和他人能否理解的态度,这样的理解未必准确。虽然《论语》是语录体,但我们发现其首篇首章与首篇末章意思相通,相互照应:“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同时首篇首章还与末篇末章有所呼应:“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这不应该是一种巧合,而应该是《论语》编纂者的有意为之。我们理解孔子思想,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论语》中的一条又一条的“语录”上,应当整体观照《论语》全书,要注重全书的逻辑结构探讨。
我们认为,首章首篇中的“学”不是学习的意思,而是学说的意思。首章首篇的意思是:“孔子说:‘如果我的学说被社会普遍接受,在社会实践中加以应用它,那不是很令人感到喜悦吗?即使不是这样,有赞同我的学说的人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再退一步说,不但社会没采用,而且也没有人理解,自己也不怨愤恼怒,不也是有修养的君子吗?”孔子是老师,但他是有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系统学说的老师,他首先是一位思想家。我们在理解《论语》首篇首章时,要注意这一章在全书中的分量,要合理设想情境,而不是简单追求能通顺就行。
(摘编自杨朝明《论语诠解》)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管时代怎么不同,如何发展,抛开具体的学习内容,孔子热爱学习的精神还是值得今人敬佩和学习的。
B.我们反对学生为去世的老师守庐,但能做到师生关系比父子还亲密,关键要靠老师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C.孔子回答学生的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这是因为他要让学生产生疑问,在有疑问中积极思考。
D.子路“冠雄鸡,佩猴豚”,“简直像个流氓”,孔子连这样的学生也接受,表明他有着教育改变人的理念。
2.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引用文献,都是用来论证孔子的学习态度和教学方法及理念,增加了说服力。
B.文章引用《淮南子·要略篇》《韩非子》的观点都论证了孔子向下层传播文化的功劳。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再进行并列式阐述,最后论述孔子的影响。
D.文章肯定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指出其对当下的指导意义,显示了作者的学术眼光。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今天要准确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不但要注意传统说法,还要关注今人的研究成果,在比较中合理取舍。
B.参考各种文献,有助于我们多角度考察孔子思想,从中找出合平逻辑的解释,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C.推翻传统说法追求新解,要将微观的字词句理解与宏观的思想把握结合起来,要注意新解逻辑上的合理性。
D.“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新解和传统说法都认为三者是并列关系,只是解释不同。
4.材料二认为对《论语》首篇首章的传统理解不准确,请依据材料简要分析其原因。
5.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孔子的教学理念。
[1][2][3][4][5][6][7][8][9]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