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吉林地区友好学校第30届联考(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
- ·下一篇文章:地理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地理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
高考物理答题的能力要求与应试技巧是什么(高考物理答题的能力要求与应试技巧有哪些)
1.准确的文字表达是高考得分的基本要求。
我们在高考阅卷中发现,大量的考生写错别字。如第22题(实验题)中,有的考生把“扫描范围”写成“扫瞄范围”、“扫描犯围”;把“衰变”写成“哀变”、“衰减”;“竖直位移”写成“监直位移”、“竖直平移”等等。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我们应该规范学生的准确用字,而不应该把它当成是语文老师的事情。
2.规范科学的物理语言是高考得分的基本保障。
有的考生把“动量定理”写成“冲量定理”;明明使用的是“动量守恒定律”而说成是“动量定理”;“加速度a=3m/s2”写成“a=3m/s”;洛伦兹力“f=qvB”写成“F=BIL”、“F=BLV”;“向心力F=mv2/R”写成“向心力F=mv2/R2”;在磁场中圆周运动半径“R=mv/qB”写成“R=qB/mv”;“定律”与“定理”不分。学生在平时的物理学习中,应该掌握规范科学的物理语言,并且要通过训练能够熟练准确地应用。
3.严密的逻辑思维、清晰的物理过程表达是高考得分的关键。
物理第25题共22分,许多考生都能得到正确答案,但真正得满分的考生却寥寥无几。主要原因是物理过程表达不清晰,缺少必要的得分步骤。特别是第二问中带电粒子在磁场中作圆周运动的物理情景的分析,国家标准参考答案附分13分,其中根据题设已知条件求出带电粒子在两种磁场中运动时间分别得2分,共4分;求出带电粒子在磁场中作圆周运动所对应的圆心角共得4分;说明带电粒子作圆周运动的圆心在x轴上得2分;再根据对称性说明带电粒子作圆周运动的圆心在x=2a的直线上得3分。而在高考阅卷中我们发现,这13分能够得全分的考生几乎没有。从国家标准参考答案附分可以看出,高考答题应该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在试卷上应该充分展现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对临界状态的判断和对隐含条件的挖掘。这也是在高考物理试题中设置计算题的目的所在。为什么许多优秀考生得不到满分?是能力不够?是思维不清晰?还是物理过程分析不够全面?都不是。我认为主要原因是考生对物理计算题的考查功能不清楚,不知道应该书写什么,该怎样书写,存在认识误区,以为把最后的结果写出来就行了。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过程重于结果。
4.对事物清晰直白的描述能力是高考得分的基础。
物理第25题第1问中带电粒子打到竖直荧光屏上发亮的范围是从0到2a,而有的考生则描述为发亮光的长度为2a,不具备唯一性;有的考生描述为发亮光的范围为2a,2a可以理解为(2a,0)这样一个点,而不是范围。物理第22题第2问利用验证碰撞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验证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是否为1。题中需要判断P、M、N三点分别是两小球碰前还是碰后落点的平均位置。很多考生描述不清,读后让人感觉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第22题第1问考查示波器的使用,调节图中波形时应该使用“扫描微调”旋钮,有的考生则写成“扫描”旋钮,也不具备唯一性,因为示波器面板上没有这个旋钮,而关于“扫描”的有“扫描范围”和“扫描微调”旋钮。可见,我们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对物理现象的描述,对物理结果的表达应该做到准确无误。
5.数学工具的熟练应用是高考得分的有力武器。高考物理第24题需要应用等比数列的知识求解,在求最后的结果中,利用对数的方法求碰撞次数比较困难,该题又巧妙地应用特殊值法求解。得到通项公式和临界条件之后,求出经过3次碰撞符合题设要求。
6.解答紧扣题意可以保证尽量不失分。物理第22题第2问要判断三个落地点距O点的距离与实验所用小球的质量是否有关。正确解答应是“OP与小球的质量无关,OM和ON与小球的质量有关。”很多考生笼统回答为“有关”或“无关”导致错误。第1问中使示波器屏幕上出现一个完整的频率为900Hz正弦波形需要调节“1K”挡位旋钮,有的考生回答为“1000”则是错误的,因为示波器面板上也没有这个旋钮。可见,得出正确结论后还应该紧扣题意回答问题。
来源:京翰教育中心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