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知识点(高三数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范围)
- ·下一篇文章:引用化用法的作文标题(引用式作文标题)
高中英语阅读中几个常见问题及对策及答案(高中英语阅读的问题)
《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侧重培养阅读能力”的教学目的,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而《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也提出了“高中三年的课外阅读量达到30—36万字以上”的要求。这充分说明了阅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做阅读理解时常有以下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明显阻碍了高效阅读。克服这些问题,对高效阅读至关重要。下面介绍了大多数学生在阅读中常犯的毛病,并提出了对策。
一、手口并用,口随心动
有些学生在阅读时,习惯性地用手指边指边读,甚至发出声音,也就是“指读”和“唇读”。实践证明,“指读”只会严重限制阅读的速度,达不到一目几行甚至一目十行的速度。而“唇读”也只会分散读者的注意力,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克服这些毛病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在阅读时放下胳臂,有意识地闭上嘴唇,坐正身体,固定好头部,集中精神,用目光去扫视。开始可能不习惯,但是慢慢就会适应。
二、字字不漏,“地毯式”推进
有些学生逐字逐句、面面俱到地读,好像地毯式搜索一样,所以形象地称之为“地毯式推进”般的阅读。这种方法浪费大量的时间,最终却不能达到预期的阅读目的。由于阅读材料的题材、题材和内容不同,作者所采用的表达思想、陈述内容的方法不同,而读者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阅读目的也有所区别,因此阅读的方法也不尽相同(Grable&Stoller,2005)。阅读者的阅读目的决定其阅读方式,所以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更加科学的阅读方法。
1.跳读(Skimming)。跳读的目的是用浏览的方式尽快弄清楚文章的主旨大意、中心思想,并对文章的轮廓结构有个整体的概念。跳读时,尤其应注意文章的起始段、终结段、段前句和结尾句,以及关键的信息词和连接方式,因为它们通常是对文章内容的最精简概括。
2.查读(Scanning)。查读的目的主要是借此获得具体的信息,快速找到问题的答案,也就是测试中的细节问题。弄清楚文章中的5个“W”,即who,what,when,where,why和how。3.精读(Readingforfullunderstanding)。就是对关键的部分进行仔细的阅读,如:关键词、关键句和难句的阅读。对于有些句子,不仅要理解其字面意思,而且要通过推理、判断,结合文章中心弄清楚其隐含的意思。对于长难句,可以借助于句型分析,化繁为简,整合分析,进而彻底理解其“言外之意”。
三、清除障碍,“助手”伴左右
在阅读时遇到生词,一些学生总想借助词典和文曲星这几个“助手”,试图清除道路上的一切障碍,把文章中的每个词意都弄懂。这样势必限制阅读的速度,使得阅读效率低下。其实对于文中生词,我们可以借助很多方法猜测它们的含义。例如:通过定义、解释、同义词、反义词等猜测词义;利用派生、转化、合成等构词法等猜测词义;还可以利用周围的语境去猜词。例如:Tomorrow’sworldwillbeevenmorecomplexthantoday’sworld,and,tomanagethiscomplexity,evenmorespecializededucationwillbeneed.句中的complexity和specialized两个词是通过complex和special的转化得来的。再通过词性可判断出complexity意为“复杂性”,而specialized意为“专业化的”。如采用这些方法,渐渐的,学生就可以不依赖“助手”。
四、内置“转换器”,母语不离弃
有些学生在阅读时,先把英语翻译成汉语后再去理解,而自己无形中充当了从英语到汉语的“转换器”,也就是部分学者所说的“译读”。实践表明,“译读”每分钟只能读100个词左右,速度快不了。这是英语阅读,而不是翻译,转换的过程必然会限制阅读的速度,分散注意力,影响阅读效率。掌握多国语言的伟人马克思说过,想要学好一门外语,首先要忘掉自己的母语。如何避免边译边读?工夫当然需要用在平时,多背多说,培养语感,使用英语的思维方式去学习外语,且要坚持不懈。
五、浅尝辄止,蜻蜓点水
有些学生选出答案后就万事大吉,好像蜻蜓点水般,触到水面就知足了。阅读的真正目的不只是找出答案,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获得有用的信息。专家提出,在阅读中应采用两轮阅读法。第一轮着重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第二轮着重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并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例如,译林出版社《牛津高中英语》必修5Unit2Reading课文“Theeconomyoftheenvironmentmustwechoose?”。如找出问题答案后,就草草了事,那就“蜻蜓点水”了。找出答案后还要注意此篇是关于辩论的文章,读后更应该弄清楚辩论的有关常识,如辩论的特点和辩论的要素(语言流畅、逻辑比较、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同时找出经典的语句多读多背,培养语感,充分做好语言的输入。课外可以激励学生开展正反方类似话题的辩论,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
常见阅读问题的纠正和好的阅读技能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只要用心解决阅读中的常见问题,有的放矢,采用合理科学的阅读策略,坚持不懈,就一定能科学、高效地阅读。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