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政治高考经济学知识点(高考政治经济学万能答题模板)
- ·下一篇文章:高三冲刺时间表.文科(高三 冲刺)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大纲)
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将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和认知领域目标分类体系,分为"了解"、"理解"、"应用"三个测试水平等级,并分别用Ⅰ、Ⅱ、Ⅲ表示,其含义如下: 了解(Ⅰ)要求对所列地理基础知识的含义及其相关背景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是什么,并能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它。 理解(Ⅱ)对所学的地理基础知识、地理事物和现象有正确的领会,能够举例、推断、结合实例说明一些地理问题。 应用(Ⅲ)能用具体实例说明地理概念、原理、规律,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同时能结合材料,运用相关概念、原理、规律解释、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能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说明地理问题。 了解区域的含义。 (1)了解区域的含义。(Ⅰ)教材P2第一自然段第一句 (2)理解区域内各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1)说明两个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差异比较的主要方向。(Ⅱ) 地理位置差异、气候条件差异、土地条件差异、矿产资源条件差异 (2)根据材料,比较两个区域特征的差异。(Ⅱ)(从上述四个方面比较,见教材案例) (3)结合材料,分析区域地理环境差异的成因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Ⅲ)(细读教材P2、P3) 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掌握教材P4、P5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案例)(1)举例说明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Ⅱ)(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P4\P5 (2)结合材料,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Ⅱ)P4\P5 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1)说出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作用。(Ⅰ) 资源分布现状调查、环境污染 灾害评估 (2) 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见教材) (1)了解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概念及及其作用。(Ⅰ) 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定位和导航的系统为GPS,可以确定地理位置和海拔 (3)了解GPS的主要应用领域,知道GPS的主要功能。(Ⅰ) 主要运用在地理测绘、交通导航等方面 以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1)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与电子地图、地图的区别。(Ⅰ) 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建立数据模型,即通过一定的方式将要表示的内容转变成数据,这是GIS与地图最基本的差异。地理信息系统是地图的延伸,我们可以理解为地图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信息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而地理信息系统是地图的发展和完善,除了具备地图的基本功能外,还有更多的地图所没有的功能。 (4)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Ⅰ)) 城市交通组织和管理、商业组织和管理、城市规划、卫生救护、物流等部门,都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 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1)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与应用。(Ⅰ)含义见教材 数字地球"相关技术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做如下工作:资源利用状况遥感调查;合理布局农业;监测并预报气候变化及旱涝灾害;光热及农作物产量预测;农业污染监测、预报并提出解决措施等。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还有如下领域可以应用"数字地球"的相关技术:全球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臭氧层分布;地形遥感:全球生态环境监测;全球气候预报;全球生物分布;全球产业结构监测等 (5)了解GIS、 GPS和RS三者之间的区别。
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1)结合实例,分析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原因。(Ⅲ)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植被稀疏、土质疏松、地形起伏大、降水强度大且集中 人为原因:乱砍滥伐、盲目开垦土地、乱挖滥采, 荒漠化原因:植被稀疏、多大风天气、土壤发育差,地表多疏松沙质沉积物、过度利用地下水、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2)结合实例,了解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Ⅱ) 湿地的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人为侵占湿地 过度开垦湿地 湿地水污染 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不尽合理 过度围猎和捕捞 湿地治理和保护措施:退耕还沼、退耕还湖、建立保护区、建立湿地相关保护法、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素质 林地破坏的危害:水土流失、气候异常、破坏生物多样性,使生态系统失调等 森林治理和保护措施: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建立自然保护区、鼓励保护性的开发、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了解能源、矿产资源的概念和分类。(Ⅰ)见教材P40第一自然段相关内容 (2)结合案例,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Ⅲ) (4)结合案例,提出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建议。(Ⅲ) 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1)结合案例,说出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Ⅱ) 从如下方面着手分析A地形:是否利于交通、航运及水利资源开发B、气候:水热条件降水季节分配状况是否利于经济发展C、水系:水系发达与否、支流多寡、水量丰欠、落差大小,流量多寡它们对航运、水电开发有重要影响D、自然资源:资源的分布特点及种类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6)结合案例,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Ⅱ) 河流开发无外乎在这几方面思考:航运、发电、旅游、矿产资源开发、农业发养殖及灌溉、土地综合利用 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修建水库、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加强污染防治提高水质,做好土地规划,建立自然保护区、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1)结合案例,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Ⅱ) 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应从区域气候条件(光热水、光热水组合条件)、地形条件(平原发展种植业、山地发展林牧业及多种经营)、土壤肥力及性质、工业基础(工业可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同时工业可以农产品为原料,促进农业的发展)、交通条件、人口密度等方面分析 农业区域布局特点也是由上述条件决定其农、林、牧用地布局的。(以东北平原为例,见P62、 (2)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Ⅰ)(见教材P67\P68三类地形区农业的发展方向和途径)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Ⅰ) 区域工业化必然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可以反过来促进工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2)结合经济发达区域材料,分析该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有利条件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Ⅱ)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条件应从国际经济环境、对外开放政策、当地区位优势等方面入手 (2)结合经济发达区域材料,理解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及对策。(Ⅱ) 问题:产业升级面临挑战(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城市规划管理滞后、城市结构不合理、城市治安差和交通拥堵)、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对策:产业结构调整、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强城市管理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含义。(Ⅰ)(见教材P82第一自然段) (2)结合案例,说明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Ⅱ) (3)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类型(见教材P87第二自然段)和原因。(Ⅰ) 原因:劳动力因素(从劳动力数量、素质、劳动力成本方面考虑)、内部交易成本因素(从生产组织、培训成本及与服务行业协作成本考虑)、市场因素(考虑政治、经济文化及国家政策对市场影响)、生产用地地价、环境污染 (3)结合案例,说明产业转移对产业迁出区及迁入区地理环境的影响。(Ⅱ) 从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区域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方面入手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