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物理曲线运动试题归类例析答案(高考物理曲线运动的题)
2014年高考物理曲线运动试题归类例析
江苏省新沂市第一中学 张统勋
一、曲线运动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例1】(2014·四川卷)小文同学在探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时,将一条形磁铁放在桌面的不同位置,让小钢珠在水平桌面上从同一位置以相同的速度运动,得到不同轨迹,图1中a、b、c、d为其中四条运动轨迹,磁铁放在位置A时,小钢珠的运动轨迹是 (填轨迹字母代号)。磁铁放在位置B时,小钢珠的运动轨迹是 。实验表明,当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解析】此题考查的主要是运动的性质:F合与v0共线,物体做直线运动,F合与v0不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做曲线运动,且合外力指向曲线弯曲的内侧。
【答案】b c 不在
【例2】(2014·四川卷)有一条两岸平直,河水均匀流动、流速恒为v的大河,小明驾着小船渡河,去程时船头朝向始终与河岸垂直,回程时行驶路线与河岸垂直。去程与回程所用时间的比值为k,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相同,则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
A. B. C. D.
【解析】可设河宽为d,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第一种情况时时间t=,第二种情况为t=,,可得出B是正确的。
【答案】B
二、抛体运动
【例3】(2014·江苏卷)为了验证平抛运动的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水平抛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图2
A.两球的质量应相等
B.两球应同时落地
C.应改变装置的高度,多次实验
D.实验也能说明A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平抛运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故两球同时落地,B项正确。为了减小实验的误差,可以多次实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C项正确。球体的质量对小球的运动没有影响,A项错误。A球水平方向分运动无法确定,D项错误。
【答案】BC
【例4】(2014·浙江卷)如图3所示,装甲车在水平地面上以速度v0=20m/s沿直线前进,车上机枪的枪管水平,距地面高为h=1.8m。在车正前方竖直一块高为两米的长方形靶,其底边与地面接触。枪口与靶距离为L时,机枪手正对靶射出第一发子弹,子弹相对于枪口的初速度为v=800m/s。在子弹射出的同时,装甲车开始匀减速运动,行进s=90m后停下。装甲车停下后,机枪手以相同方式射出第二发子弹。(不计空气阻力,子弹看成质点,重力加速度g=10m/s2)
(1)求装甲车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2)当L=410m时,求第一发子弹的弹孔离地的高度,并计算靶上两个弹孔之间的距离;
(3)若靶上只有一个弹孔,求L的范围。
【解析】(l)装甲车减速时满足,代入数据可知a=20/9 m/s2。
(2)第一发子弹运行初速度
第一发子弹的运动时间
第一发子弹下落高度
第一发子弹弹孔离地高度为
代入数据可知H=0.55m。
同理:第二发子弹的运动时间
第二发子弹下落高度
两个弹孔之间的距离
代入数据可知。
(3)若靶上只有—个弹孔,则临界条件为第一发子弹没打到靶上,第二发子弹恰好打到靶上
子弹平抛运动时间
第一发子弹刚好没有打到靶的距离为,代入数据为L1=492m
第二发子弹刚好打到靶上的距离为
代入数据为L2=570m
所以。
【答案】(1)0/9 m/s2(2)0.55m 0.45m(3)
三、圆周运动
【例5】(2014·上海卷)如图4所示,带有一白点的黑色圆盘,可绕过其中心、垂直于盘面的轴匀速转动,每秒沿顺时针方向旋转30圈。在暗室中用每秒闪光31次的频闪光源照射圆盘,观察到白点每秒沿
A.顺时针旋转31圈 B.逆时针旋转31圈
C.顺时针旋转1圈 D.逆时针旋转1圈
【解析】根据题意知圆盘转动的周期大于闪光时间间隔,所以1s内观察到圆盘沿逆时针转动了一周,D项正确。
【答案】D
【例6】(2014·安徽卷)如图5所示,一倾斜的匀质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固定对称轴以恒定的角速度ω转动,盘面上离转轴距离2.5m处有一小物体与圆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物体与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盘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g取10m/s2。则ω的最大值是
A.rad/s B.rad/s C.1.0rad/s D.0.5rad/s
【解析】由于小物体随匀质圆盘做圆周运动,其向心力由小物体受到的指向圆心的合力提供,在最下端时指向圆心的合力最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f-mgsin30°=mω2r,又Ff≤Fm=mgcos30°解得ω≤1.0rad/s ,要使小物体与圆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ω的最大值是1.0rad/s。C正确。
【答案】C
【例7】(2014·全国卷I卷)如图6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a和b(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a与转轴OO'的距离为l,b与转轴的距离为2l。木块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所受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动,用表示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6
A.b一定比a先开始滑动
B.a、b所受的摩擦力始终相等
C.是b开始滑动的临界角速度
D.当时,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kmg
【解析】当两物块都未相对圆盘发生滑动时,两物块共轴转动,角速度相等,b的转动半径是a的2倍,所以b物块最先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最先滑动,A正确;两物块的向心力由静摩擦力提供,由于半径不等,所以向心力不等,B错误的;当b要滑动时kmg=mω2·2l,解得其临界角速度,C正确;当时,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此时a所需要的向心力,则Ff=mω2l=kmg,D错误。
【答案】AC
【例8】(2014·天津卷)半径为R的水平圆盘绕过圆心O的竖直轴转动,A为圆盘边缘上一点,在O的正上方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以初速度v水平抛出时,半径OA方向恰好与v的方向相同,如图7所示。若小球与圆盘只碰一次,且落在A点,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抛出时距O的高度h= ,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大小ω= 。
【解析】小球抛出后,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又因为只与圆盘碰撞一次,有:,得;根据圆周运动的周期性,可知两者相撞时,圆盘转动的圈数为整数,有:。
【答案】
【例9】(2014·全国II卷)如图8所示,一质量为M的光滑大圆环,用一细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套在大环上质量为m的小环(可视为质点),从大环的最高处由静止滑下。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当小环滑到大环的最低点时,大环对轻杆拉力的大小为
A.Mg-5Mg B.Mg+mg C.Mg+5mg D.Mg+10mg
【解析】根据机械能守恒,小圆环到达大圆环低端时:,对小圆环在最低点,由牛顿定律可得:;对大圆环,由平衡可知:,解得,选项C正确。
【答案】C
【例10】(2014·福建卷)图为某游乐场内水上滑梯轨道示意图,整个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表面粗糙的AB段轨道与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BC在B点水平相切。点A距水面的高度为H,圆弧轨道BC的半径为R,圆心O恰在水面。一质量为m的游客(视为质点)可从轨道AB的任意位置滑下,不计空气阻力。
(1)若游客从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到B点时沿切线方向滑离轨道落在水面D点,OD=2R,求游客滑到B点时的速度vB大小及运动过程轨道摩擦力对其所做的功Wf;
(2)若游客从AB段某处滑下,恰好停在B点,有因为受到微小扰动,继续沿圆弧轨道滑到P点后滑离轨道,求P点离水面的高度h。(提示:在圆周运动过程中任一点,质点所受的向心力与其速率的关系为)
【解析】(1)游客从B点做平抛运动,有
联立解得
从A到B,根据动能定理,有
可得。
(2)设OP与OB间夹角为θ,游客在P点时的速度为vP,受到的支持力为N,从B到P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过P点根据向心力公式,有
N=0
解得。
【答案】(1) (2)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