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时空的具体特性是什么(时空的性质)
- ·下一篇文章:可能和现实辩证关系(马哲可能性和现实性)
2008年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2011年考研试题)
1、需要考研吗?
我考研的时候,听一位教授讲课。他告诉我们,“当你去读研究生时,一辆凯迪拉克会在前面等你!”研究生毕业已经一年了,我还是没有看到凯迪拉克在等我。那位教授的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含有太多煽动性成分的词语有时会误导人们。
在开始准备考研之前,希望大家一定要仔细、深入地思考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考研?”你肯定会说,这个问题是不是太简单了?考研不就是为了以后更高的工资吗?
这里我想跟大家澄清一下,读研究生之后,你的工资并不一定会比不读的时候高。我的本科同学,我学的是工科,自然我的同学也学的是工科,一个非常冷门的专业。我的同学中,有一个当上了厂长,而且大多数都是高级管理人员。他们的年收入相当可观,大部分人都买了房子,有的人已经拥有了汽车。当然,如果你顺利读研并顺利毕业,几年后你的收入一般就能赶上。然而,毕竟绝大多数候选人都没有成功。如果你在这个研究生课程上花费四到五年或更长时间,可能不值得。四五年的工作经历可以说让一个人的职业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也许当你读到的时候,你的同学已经成为了总经理,而你甚至可能已经读完了或者你即将完成在职硕士学位,你必须从一开始慢慢开始等级。
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只是想赚更多的钱,我建议你重新考虑一下是否值得。但如果你是为了更深远的目的,比如换行业,你的大学专业不好,限制了你在自己喜欢的行业找到工作,所以你想考研,彻底调整一下作为一名研究生学习几年。去另一个行业,然后在那个你喜欢的新行业寻求发展;或者,为了学习,先读硕士,再读博士,然后成为学者,走学者之路……如果你抱着这些目标,那么你还是值得为之奋斗的。
2. 读研究生能得到什么?
我先给你泼点冷水吧。读研究生绝对不会像你想象的那样。完成后,你将成为一个超高级的知识分子,或多或少有智慧和知识。网上流传着一篇帖子,《一个财经大学两年研究生的生活感想》。我建议你多读一点。这篇文章写得很好,非常真实地告诉你你对研究生生活的感受。读完之后你会发现,Ken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浪漫。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一无所获。确实有收获,而且还不少,但是这些收获更多来自于你读研期间受到的影响,思想的改变,做事方式的改变等等。在研究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时期。
3、金融专业难考吗?
这个很难(硬。
你只需要思考一个问题。每年考研的两天时间里,仅上海财经大学就有3000人参加考试。包括其他地方的考场在内,总共有七千、八千人参加考试。但最终只有一个人参加考试。可容纳千余人。
这就是困难所在!难度始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六人争夺一个目标,而这六人都是具有一定实力的人。而你,必须从这六个人中跳出来,比其他五个人更优秀。个人在考试中想要取得更好的成绩的难度就在这里——你要超越多少位高手,而不是分数线。
4、准备工作
首先,你需要了解你可能申请的几个专业的历史数据,比如申请者和录取的人数或比例、复试成绩、该专业的研究水平、生源质量、学术氛围等学校的等等,把这些都明白之后再去考试。只有这样,你才能走上正轨。而且,当你明白了之后,你的信念往往会更加坚定,不容易动摇。当然,最重要的是,了解之后,你可以估算一下自己的实力,尽量避免因为选校、选专业的失误而失败。
五、审查方法
一是牢牢掌握指定教材——瓦里安第六版、曼昆第五版。
有些候选人非常雄心勃勃。他们喜欢阅读学术著作,希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他们说:“我的目标是硕士,考研有问题吗?”但问题是,这纯粹是适得其反。如果连经济学的基础知识都不懂,怎么谈学术呢?第一个是你根本看不懂那些作品。顶多你以为你懂了,其实你只懂了很表面的一层。第二,就算你懂了,考研根本不考这些,那么你懂的理论就像孔乙己理解的“会”字的四种写法,那有什么用呢?希望你能牢牢抓住它。指定的教材、所有其他书籍、材料和辅导班都是为了帮助你理解教材。当上财录取你的时候,你可以每天在图书馆里学习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和方向。
复习范围可根据考试大纲确定。但是,不能放弃考试大纲之外、教材范围内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需要了解。 《范礼安》第六版中新增的知识点正是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核心人物的研究方向,也是当代经济学主流的发展方向。即使这些内容不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你仍然需要理解它们。只要把自学指定教材精读十遍,考研肯定没问题。其他的书也可以看,但是只要参考一下就可以了。尤其是学术论文、专着等,根本没必要关注。当然,我现在说的是初试,不是复试,复试是需要看的。
其次,建议的初步审查方法是先审查整体,再审查局部。
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从整体上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了解了整体体系后再去搞清楚具体的细节。就像画画一样,先勾勒出轮廓,然后添加细节。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把知识体系从前到后连接起来,只有从前到后连接起来,才能吃透经济学。这也是我认为复习经济学最宝贵的经验。
在复习的第一阶段,不建议使用过多的练习。考生必须以精读教材为主,以课后习题为主。这段时间的主要目标是理解这本书。如果练习太多,复习进度就会变慢,不容易从整体上掌握经济学。做课后练习时,需要将答案与分析进行搭配。否则,当某个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还想很久,完全是浪费时间。想了一下,看看分析就明白了。
读完本书后,您就可以开始使用《上海财经大学考研经济学复习指南》。《复习指南》的特点是简洁,比课本更简洁,更应试,更适合考研复习。使用《复习指南》时,必须认真理解每个知识点,认真完成每个问题,包括示例。使用复习指南时需要配合教材。当你在做复习指南时发现不懂的地方,需要再次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以及《复习指南》中的相关分析和实例,直到完全理解这个知识点。
在这个阶段,问答沟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这个阶段会有很多问题,如果有人能把每一个问题都给你解释清楚,你会节省很多时间,大大提高复习速度。如果你参加过辅导班,可以利用晚自习和问答的机会多问问题。俗话说“君子之性无异,必善于利用别人的力量,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最后转化为自己的动力和效率。这样的人,才是最擅长的人”。如果你没有参加过辅导班,也建议你找两三个同样考上金融系统的同学,定期或不定期地交流,交流就是讨论这期间的问题。这是非常有效率的,我一开始就是这么过来的,很多问题不用花很多时间去思考,问题就解决了。立即地。
第三,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就要从局部走向整体。
当你按照上面的方法学会了几乎相同的方法后,你就会熟悉经济学的各种细节,但它们之间并没有很好的联系。这时需要做的就是从局部走向整体。了解大部分细节后,您需要回到整体情况。这里的关键是理解每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解决头脑中知识点分散的问题,在头脑中构建一个完整的有机结构。经济知识体系。此时建立的整体体系与一开始的体系有所不同。此时的知识体系有扎实的微观基础,所以扎实、清晰、有条理。
“由部分到整体”的最好方法就是摘录读书笔记。提取读书笔记最重要的就是“采摘”的过程,所以强烈建议不要使用已有的读书笔记。因为摘录的过程就是组织知识体系的过程。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整理读书笔记,最好从前到后连起来。整理完之后,教材就可以彻底扔掉了。以后你只要用阅读笔记就可以复习考试所需的所有内容。 2008级的一位考生就这么做了。她整理的笔记并不厚,但整理完之后,她就把课本彻底扔掉了。结果,她获得了经济学院第一名。
第四,为了增强应试能力,应在考试前多做模拟测试。
进行模拟考试是最好的考试训练方式。因此,当你具备了备考所需的经济学技能后,最重要的是提高你的应试能力。
至少需要五六套模拟题,否则不足以覆盖大部分考点。在进行练习测试时,始终提醒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你这样做有两个原因,一是检查不足,二是模拟考场。为了更好地做好第一点,每一道模拟题都必须阅读课本或者《复习指南》,吃透对应的知识点。一定要“有发现就加一”。举个例子,如果你发现你因为不熟悉新古典增长模型而在某道题上丢了分,那么你要做的不是去理解这道题涉及到的各个方面,而是去理解整个新古典增长模型。这样,在对大量模拟试题中发现的遗漏进行“补充”之后,你就基本掌握了参加考试所需的所有知识点。要想做好第二点,即模拟考场,就需要完全像在考场一样去做。完成每一篇论文并只允许自己在写完最后一个词后阅读答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实际考试时你看不到答案。只有经过多次这样的训练,才能保证在考场上稳定发挥。就算不是表现非凡,至少也不会出现异常。
6. 使用哪些书籍?
1.指定教材,无需多说
2.《上财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
3.《上财经济学考研复习指南》
4.《上财经济学考研习题精编》
5.《西方经济学学习精要和习题集(微观部分)》
6.《西方经济学学习精要和习题集(宏观部分)》
7.《范里安微观、曼昆宏观读书笔记》
8.《范里安微观、曼昆宏观课后习题详解》
9.《上财经济学考研模拟试题》
10.《上财考研内参》(双月刊)
七、复试准备
温馨提示:初试结束后,无论心情如何,一定要立即准备复试!准备复试的时候,除了指定的教材之外,还可以看相关的学术资料,因为面试通过是完全有可能的,即使看不懂也没关系有一个片面的了解。反正别人也不可能彻底理解。
8.其他一些建议
任何市场,只要是市场,就总会有人感到困惑。不仅是考研市场,化妆品市场更是混乱,其他市场也好不到哪里去。前几天,锅王胡师傅人气很高。后来,他被发现是一个纯粹的骗子。现在你再也看不到胡大师的广告了。
市场总是这样,总会有一些人喜欢吹钱。因此,我想给大家一些建议。首先,不要相信“虚”字。你可以相信“真实”的话。也就是说,诸如“优秀”、“第一”、“国内遥遥领先”之类的词,都是你没有证据可查的东西,或者有10个、100个服务等等,它并没有告诉你是哪一个。 10条或者100条,你检查起来很困难。它常常是假的。你可以相信的是,如果他说他打了多少分,并将命中题和真题一一列出来,方便你验证,那就是真的。第二,不要相信自己的吹嘘,多听听前人的评价。尤其是那些天天吹牛的人,往往都是在撒谎。他们不靠自己吹牛,而是靠口碑积累。我在南京看到一本考研杂志。我不会告诉你名字。如果你真想知道的话,等你出去之后我再告诉你。你可以宣传你有多棒以及你有多少内部渠道。但这么牛逼的东西,牛逼了好几年了,却依然进不了上海。
9. 参加辅导班你能得到什么?
根据我们的培训模式,首先,你可以听一次老师讲课,听老师帮助你理清知识点;第二,听完当天的课后,晚上可以和大家一起自学,巩固白天所学的内容。第三,晚自习期间,我们提供高分问答环节。这时候你可以提出很多问题,解决平时很难解决的问题;第四,初审通过后,您可以免费参加我们的复试。咨询。就这样。这些不仅仅是吹牛。你可以问问参加过我们辅导班的前辈。他们都经历过。与公共课程相比,专业课程占比较大。到了150分,最好是利用补习班的便利,节省自己的时间,提高速度。速度就是分数!
最后祝愿所有认真复习的考生考研梦想都能实现!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