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教育 > 自考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马原(实践与认识的哲学辩证关系是什么)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9-07 15:22:46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暑假就结束了。 2020年考研已确定于12月21日举行,你的复习进展如何了?与其他科目相比,政治的复习要简单一些。学生一定要抓住要点,加强理解和分析,不能死记硬背。下面小编整理了2020年考研政治中马哲的重点概念,以及实践与理解的辩证关系。希望能为考生复习提供一些帮助!

    1.实践和认知活动中的主体、客体和中介

    实践活动是主体与客体通过一定中介相互作用、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并从事社会实践和认知活动的人;对象是指实践和认知活动所针对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使用和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实践活动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发展系统。

    2、主客体关系及交互过程

    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认知关系和实践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不仅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而且是转化与被转化的关系;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所谓认知过程,就是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实践中主动反映客体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一方面,主体受到客体的限制和制约;另一方面,它能不断发展自身的能力和需要,以自觉、主动的活动不断突破客体的局限性,超越现实客体,使主体和客体同时得到改造、发展和完善。本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主体与客体互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计划;其次,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计划,借助一定手段,实际作用于客体,将实践计划转化为实际的实践活动;三是通过反馈和调整,使实际目的、手段和结果朝着一定方向运行。总之,实践活动过程在主体自觉意识的支配下,主动改变着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三、实践对于理解的决定性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其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主要体现在:

    1、实践是知识的源泉。

    首先,实践产生理解的需要。人之所以成为认知主体,根本原因在于人改造客观世界的需要;客观存在的事物也因实践的需要而一一成为认识的对象,成为实践改造的对象。人类的认知活动总是服务于每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科学研究的任务和科学工作的课题是由实践的需要提出的,是围绕人类的实际需要中心展开的。其次,实践还为知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并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实践将主体与客体直接、现实地联系起来,使主体从客体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客观事物只有经过实践的中介,才能转化为主体的认知对象和认知内容。不仅如此,主体处理客体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思维模式也都来自于实践。实践作为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这种有规律的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在人们的头脑中积累,形成各种模式,比如逻辑格式。列宁说:“经过亿万次的重复,人类的实践被固定在人类意识中的逻辑公式中。这些公式因亿万次的重复而具有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稳定性。公理的本质”。

    认识来自实践,不能狭隘、简单化地理解。首先,知识来源于实践这一事实并不否认人脑和感觉器官的生理素质差异对知识的影响。然而,人的生理素质只是人们实践和认识的物质条件,而不是人的实践和认识本身。它对于人们认识和能力差异的形成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人的认识和能力差异的决定性原因是后天的社会实践。马克思曾引用亚当·斯密来说明这个问题:“他清楚地看到:‘个体之间的天赋差异实际上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这些截然不同的差异似乎使从事各种活动的成年人的天赋有所不同。这些职业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搬运工和哲学家之间的差距比家养的狗和猎犬之间的差距要小得多。 “第二,认识来自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由于具体主体的生活和能力有限,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而理论或知识本身也具有历史传承性,所以主体可以而且应该通过阅读或教学等方式获得间接的经验。发展是人类认识的必经之路,其意义充分体现在牛顿的名言中:“如果我能比别人看得更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间接经验最终来源于前人或他人的实践,人们对间接经验的接受必然或多或少地建立在某种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只有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结合起来,我们才能有更全面的认识。知识。

    2、实践是认知发展的动力。

    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促进认识的发展。恩格斯说,“一旦社会有了技术需求,这种需求就会推动科学向前发展十多所大学”。其次,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一方面,实践的发展不断揭示出越来越多的客观世界特征,为解决新的认知问题积累越来越多的经验材料;另一方面,实践为不断强化主体认知能力提供了日益完善的物质手段。最后进行实践练习,提高受试者的认知能力。恩格斯说:“人类智力的发展取决于人们如何学会改变自然”。

    3、实践是检验知识真理的标准。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即自己的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的思维的另一面”。人们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去重构自己头脑中的对象模型,并根据这个对象模型推导出它应该具有的未知属性,然后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当理论预测与物体的实际结果一致时,就证明在头脑中重构的物体模型与物体本身是一致的。

    4、实践是为了理解。

    认知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认识活动本身,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对象,更有效地指导实践。理解指导实践、服务实践的过程就是实现价值的过程。

    总之,实践是知识的起点,知识的归宿,是一切知识的基础。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观点和基本观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要坚持实践至上的观点,树立实践应有的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世界规律,有效改造世界。只有尊重实践,才能有效反对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克服主观主义,防止以幻想代替现实,用抽象原理剪裁现实生活。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