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教育 > 自考

    037082020年10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孙海涛)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9 05:24:43

    《中国近代史纲要》系统阐述了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以“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为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并将人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作为“三大任务”。以“选择”为主线,阐述了两个阶段的历史。其中,中国近代史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的历史。它对中国封建势力的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人民带来了;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仁人志士、人民救亡图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以及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特别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伟大而艰苦的斗争,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教材编写体系方面,包括教材第一章至第七章的内容。其中,前三章叙述从1840年到1919年的80年历史,主要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史;第四章至第七章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30年的历史,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发展和胜利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是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发展的历史。改革开放,把积贫积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初步繁荣富强、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从教材编写体系来看,包括教材第8章至第10章。其中,第八章介绍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进程;第九章至第十章介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近60年的历程。

    1.纵向延伸,理清历史发展脉络

    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中国历史和人民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选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为实现“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奠定了思想基础和领导基础。 ”。随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最终实现了近代中国的第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首先,中国近代史是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的一系列战争,包括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1898-1899年的甲午战争、八国战争等。强国联军入侵中国,迫使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天津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将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和半封建国家。

    其次,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志士仁人为救国救民族英勇奋斗的历史。其中有地主阶级自救发起的洋务运动、农民阶级发起的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的1911年辛亥革命等。他们都因为自身的局限性而失败了。无疑,它的进步主张和失败教训为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思考中国未来提供了历史范例。当然,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民主革命的结束。从此,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再次,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五四运动的推动、十月革命的影响,使中国人民选择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此后,在中国共产党人的推动和领导下,中国经历了大革命运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新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

    当然,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实现了两次党外合作,分别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了大革命和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战争;同时,也经历了大革命的失败,许多共产党人倒在血泊中,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正是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克服了党内“左”、“右”错误思想,形成了系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并确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内的指导地位,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第四,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新民主社会的开始。从此,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没收了官僚资本,完成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同时也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五,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作出了有益探索,但也经历了许多挫折。这为邓小平制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最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第二个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委员会面对国内外新变化,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样的党应该成为什么样的党”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建设党?并形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三个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是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指导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回答“我国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这一问题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第四项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从而为不断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思想基础。

    2、理解工作的精妙之处,系统地把握客观问题和命题的方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唯一一门带有“历史课”色彩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此,考试时要求考生准确理解自己的相关知识点,如历史人物、事件、会议、作品、重要时间地点等。这是其客观问题的一个重要命题取向。尤其:

    第一,了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国情。所谓基本国情,包括社会历史发展各阶段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基本特征和中心任务。

    中国近代160多年的历史,按照社会发展阶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09年间,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群众的矛盾。所面临的中心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建立的七年,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土地改革任务完成后,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社会主义道路与我国面临的中心任务的矛盾是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国家的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6年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现在,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心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强国。

    二是认清中国近代史上重大事件的因果关系、经验教训、主要历史人物的功过。

    例如,1840年以后,资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一场侵华战争以及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具体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和国家主权的影响;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革命目的及其从《天朝天亩制度》到《资政新篇》的转变;洋务运动的性质、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洋务派的历史贡献和局限性;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与1898年维新运动;孙中山等人和1911年辛亥革命;毛泽东与农村开辟道路包围城市;要总结这些历史事件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经验,或者把握它们失败的主要原因和教训。相应地,我们还必须把握相关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和评价。

    三是了解中国近代史上党的组织、重要会议、文学著作的主要内容。

    例如,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先后建立了中华复兴会、中华同盟会、中国国民党等党组织;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还有民盟等中间政党。要了解和掌握各党派的政治主张,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

    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系列历史上的重要会议、历史贡品和历史人物代表作,例如课本中提到的张秉林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警世钟》、010 -30000、鲁迅的《猛回头》、李大钊的《狂人日记》、毛泽东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邓小平的《新民主主义论》和南方视察谈话等.一定要抓住中心内容这些著作的意义和历史意义。

    三、认清“三基”,勾勒主观题和命题方向

    学习历史的目的是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念和方法论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有关历史过程、事件、人物的分析,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在历史问题上,要注重认识历史的基本成因、基本理论、基本经验和教训。而这正是《中国近代史纲要》主观问题的命题取向。

    首先,看看基本原因。例如,为什么从1840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近代中国的所有反侵略斗争都失败了?为什么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计划在中国行不通?中国革命为何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何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什么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

    其次,从基本理论来看,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三民原则;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纲领和路线;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纲领、路线等;

    第三,从基本经验教训来看,例如:1898年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开辟和实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历史经验以及“左”、“右”给中国革命造成的损失。课程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胜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等,这些重大问题都要求考生能够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

    另外,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历史是不断前进的。研究历史的目的是总结历史,为现实社会的建设提供教训。因此,我们在把握重大历史事件时,不仅要认清事件的本质,还要从发展的角度对不同性质的事件进行横向比较,了解其历史进程在哪里。例如,鸦片战争期间清朝内部投降派和战争派的不同意见; 1898年维新运动与洋务运动的比较;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党之间的革命论战;新旧三民原则的比较;革命道路主张的比较;不同时期党的土地线的比较、建国三大规划的比较等,都体现了历史的进步性和发展的不可逆转性。这也是考试的重点。

    总之,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而言,由于是一门新学科,所以重点要求考生拓宽历史视野,注重点、线、面的结合,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近代中国的历史现实,分析相关的历史进程和事件。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念和方法论分析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的能力。借鉴历史,思考探索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历史文化内涵,培育不骄不躁、自信谦逊的新民族文化心理特征,才能减少前进道路上的曲折,顺利走向繁荣、民主、文明的明天。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