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跨专业考教育学的要求(跨专业考教育学推荐哪个学校)
- ·下一篇文章:考研英语作文常见错误(英语写作常犯的错误)
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教育研究方法有哪些分类)
6. 教育实验研究
(一)教育实验研究概述——1。含义:教育实验研究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合理控制或创造一定条件,人为地改变研究对象,以验证假设、探索研究对象的研究类型。教育现象的因果关系; 2、基本要素:自变量和因变量(操纵自变量、控制不相关变量、观察因变量)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和后测; 3.特点、优缺点: (1)教育实验是一种科学实验活动,具有科学实验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因果关系的讨论; 自变量的操纵(实验处理); 合理控制无关变量; (2)教育实验是一种特殊的科学实验活动。体现在实验研究对象、实验材料手段、研究方法和教育实验结果等方面; 4、教育实验研究历史发展的两条基本线索:借鉴和模仿自然科学实验(分析模式),即物理学生物学实验生物学实验心理学实验教育学; 通识教育活动(人文方法)差异化发展而形成; 5、职能:检验、修改和完善教育理论; 推动教育实践改革与发展; 寻求新的科学理论假设在教育实践中应用的操作顺序; 6、教育实验研究的基本顺序: (1)教育实验的准备阶段选择实验研究的课题,形成研究假设; 明确实验目的,确定指导实验的理论指导; 确定实验的自变量; 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和统计方法,明确评价因变量的指标; 选择实验设计类型并确定控制无关因素的措施; (2)实施教育实验阶段。根据实施设计进行教育实验,采取一定的改革措施(实验处理),观察所产生的效果,记录实验获得的信息和数据; 教育实验总结推广阶段。需要对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确定误差范围,从而检验研究假设,最终得出科学结论,最后重复实验或扩大实验;
(2)教育实验基本类型——1。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2、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3、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 4.预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实验:可以进行预实验、观察和比较,但无关因素的干扰和混杂因素缺乏应有的控制,无法验证之间的因果关系。自变量和因变量,也很难将实验结果推断到实验以外的其他情况,内部和外部效度较低; 准实验不能随机分配实验对象,也不能像真实实验那样完全控制误差来源,只能尽可能地控制条件;准实验是在实际的教育情境中进行的,因此具有推广到其他教育实践的可行性;大多数教育实验属于准实验,由于教育实验情境和教育实验对象的特殊性,教育实验很难满足一般科学实验的规范要求。在许多教育实验中,实验对象处于正常的自然状态下进行实验; 真实实验;
(3)教育实验研究设计——1。含义:研究者在确定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必须科学地确定和描述教育实验过程中的一系列活动,并讨论其内容和方法; 2.步骤:陈述研究问题并提出研究假设; 确定实验处理; 列举总体、样本、实验单位、抽样方法和样本量; 选择因变量和适当的测量手段; 确定实验中需要控制的无关因素,并选择控制方法。设计控制过程并预测控制程度; 选择合适的实验设计并提出伴随该设计的统计假设; 3.基本类型:Campbell和Stanley的分类是(1)单因素设计,包括前实验设计(单因素设计、组后测试、单组前测试和固定组比较设计)准实验设计设计(不等对照组和时间序列设计)真实实验设计(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实验组对照组后测和所罗门四组设计); (2)多因素设计;
(四)教育实验研究设计的效度——1。含义:教育实验研究的效度是指一项教育实验研究的有效性,是衡量教育实验成败的关键质量指标; 2、内部效度:指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真实程度,是研究结果;内部效度的影响因素有:历史记录成熟度测试工具统计回归受试者选择受试者缺乏选择与成熟度与其他之间的交互作用; 3、外部效度:涉及教育实验研究结果的概括性、概括性和适用范围,表明实验结果的概括程度;外部效度分为整体效度(指实验结果从特定的研究样本到更大的受试者群体的适用范围)和生态效度(指实验结果从特定的研究对象群体的适用范围)两类。研究设计的实验情况与其他教育情况的比较);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 选择与实验处理之间的交互作用 测试与处理之间的交互作用 实验安排的反作用(霍桑效应) 多种处理的干扰;
(5)教育实验变量控制——1。内涵:研究外部因素和实验情境的控制能力,包括各种不相关因素的控制; 研究实验中操作的自变量的控制程度; 研究实验设计过程控制部分是研究如何通过实验设计来控制不相关变量; 2、主要方法:控制无关变量是教育实验研究的重点,研究者应采用平衡、消除、抵消、常数、随机等方法来控制或减少其干扰作用;
(六)教育实验涉及的主要形式及优缺点——1、单组前测和后测:优点是有前测,可以在实验处理前提供被试的一定信息;通过前后测试,可以提供实验处理前后两次观察条件下行为变化的直接数据,可以清晰验证实验处理的效果;受试者还充当对照组,从而更容易估计受试者的个人态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局限性是没有对照组,无法控制病史、成熟度和统计回归;可能会出现练习效果; 2、测试前后非随机分配对照组:优点是使用对照组,成熟度等因素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与实验处理同时发生的其他变量的影响对两组的影响相同,可以抵消,历史因素可以控制; 局限性在于受试者不是随机分配的,没有预测数据,难以判断受试者的同质性,无法控制受试者之间的差异; 3、随机分配对照组进行后测:优点是消除前测与后测、前测与实验处理之间的交互作用;可以控制历史、成熟度、实践和统计回归的影响。 局限性在于无法控制受试者的缺乏; 4、测试前后随机分配对照组:优点是随机分配,可以控制选择、缺失受试者等因素;有一个对照组,可以控制成熟度、实践、统计回归等因素;局限性在于预测试和实验处理具有交互作用; 5、所罗门四组设计:优点是可以将预测重复效果分开;可进行四组比较;可以使用22方差分析来处理结果;其局限性在于很难对四组同质的受试者进行操作;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