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考研现代文学的考点有哪些(专业课考研现代文学的考点在哪)
:号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发展的第一个趋势。它出现于1919年下半年至1922年,代表作家有冰心、许地山、叶绍君、陆隐、王同钊等,他们以五四新文化为参照,重新思考社会和生活问题并表达出来。以小说的形式艺术化。文学研究会作家创作的“问题小说”广泛涉及婚恋、教育、就业、家庭、妇女、儿童等问题。作家们对社会弊端的敏锐认识,使五四文学具有强烈的启蒙意识和理性批判精神。主要缺点是急于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生的思考。社会功利主义的倾斜使其不可避免地遭受概念化和抽象化的困扰。人物形象被社会问题淡化,削弱了作品的审美价值。代表作品有冰心《两个家庭》 《斯人独憔悴》等。
地方文献:的出现可以追溯到鲁迅的《故乡》。 20世纪20年代,现代文坛出现了一批更贴近农村的青年作家。他们的创作大多受到鲁迅的影响。他们以乡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了所谓的“乡土文学”。代表作家有彭家荒、卢燕、徐杰、徐勤文、王仁树、台金农等。乡村文学是在“为生活”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产生的。这些生活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的流浪者,见证了现代文明与父权乡村的差异。他们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发下,以对童年和故乡的记忆,以及蕴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村的生死、泥土的气味转移到纸上”,展现了鲜明的地方色彩,整体呈现出一个更加自觉、有价值的民族。对文化化的追求,形成了一种堪称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大创作思潮。代表作品有彭家荒、王仁树、许勤文、台金农等。
自传抒情小说: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雏形。大部分作者都集中在创造社。创造社主要成员在日本留学期间,更多地受到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和日本现代“私小说”的影响,因此强调要“根据内心的要求从事文学艺术活动”。它主张再现作家自身的生活和心境,弱化对外界事件的描写,注重对作家心境的大胆暴露,包括对个人私生活中灵魂与肉体的冲突的暴露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描写。变态心理,作为挑战一切旧道德和伦理的一种方式。艺术手段。自传体抒情小说作为一种创作思潮始于1921年郁达夫出版的《怂恿》小说集》。
《剩余:》郁达夫的小说采用了抒情的方式,塑造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些抒情的主角大多是所谓的“奇数”,即“五四”时期徘徊在不同道路上的知识青年。他们被社会排挤了。那些被压迫、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才是被压迫、被伤害的弱者。这些“剩余人”往往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宁愿生活贫困,也不愿与黑暗势力联手。他们控诉世界的腐败,或者用各种变态的行为来表达反抗。郁达夫的“剩余者”形象实际上是他对自身精神困境的自述,他通过追问自己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小诗体:是在周作人译的日本短歌和平剧和郑振铎译的泰戈尔《疲惫者》的影响下产生的。主要作者包括冰心、宗白华、徐玉诺、何志三等人。短诗是即兴创作的短诗,通常由三行或五行组成,表达作者瞬间的情感,体现人生哲理或美好情感。小诗的出现,一方面显示了诗人对诗歌形式各方面的努力探索,另一方面也显示了诗人努力捕捉内心世界微妙的情感和感受。小诗体在新诗发展史上具有过渡性意义。
纯诗: 1926年,早期象征主义诗人穆牧田在《疯妇》中提出了“纯诗”的概念,即“纯诗”。穆牧天所谓的“纯诗”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诗歌和散文有着完全不同的领域。他主张“把纯粹表达的世界交给诗歌领域,把人生交给散文”;第二,诗歌应该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 “诗的本意是暗示,诗最忌解释”。早期象征主义诗人提出的“纯诗”概念,在更深层次上意味着诗歌观念的转变,从强调抒情表达的“表现”功能转向“表达自我感受”功能。
美文: 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入“美文”概念,1921年出版《地之子》,提倡“叙事性”和“艺术性”叙事抒情散文,“为新文学开辟新天地” 。王同钊、傅斯年、胡适等人撰文回应崛起,冰心、朱自清、郁达夫、于平伯、徐志摩、周作人等一大批作家亲自开创,卓有成效,彻底打破了迷信白话写不出漂亮的文章。美国散文作为一种独立文学风格的地位在文学史上得以确立。
春柳社于1906年冬由中国留日学生在日本东京创立。它因其表演活动而在中国早期戏剧创始时期产生了重大影响。成员有李叔同、曾小谷、欧阳予倩等。1907年正式演出《沉沦》。这是春柳社最具代表性的创作活动。演出轰动东京,影响波及国内。 1911年辛亥革命后,春留成员陆续回国。 1912年初,卢景若邀请欧阳于谦等人在上海成立新剧同志会,正式从事专业戏剧工作。一直保持着春柳社的宗旨和传统风格,堪称“晚春柳”。
上海人民戏剧社: 五四运动后第一个新剧团,1921年3月在上海成立。发起人有沈雁冰、郑振铎、熊佛西、陈大悲、欧阳予倩等十三人。 5月,创刊《飞鸟集》月刊,这是最早以新形式出现的专业戏剧杂志。人民戏剧学会强调戏剧必须反映现实,肩负社会教育任务,认为它“是推动社会前进的车轮,是探寻社会病根的X光镜”。总体来说,与文学研究会“为生活”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基本一致。此外,他们还介绍了罗曼·罗兰的“人民戏剧”和西欧的小戏剧运动,助推“美剧之恋”的势头。人民戏剧学会的主要贡献是在戏剧理论中充分发挥了五四运动的革命精神。还强调舞台实践,鼓励青少年学生参与“热爱美剧”运动。
中国戏曲运动: 1926年,赵泰头、于上元等一批留美学生在北京创办了由徐志摩主持的《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副刊《美文》,倡导“国剧运动”。他们主张通过对老戏剧的整理和利用来创建“中国新戏剧”。在戏剧观念上,他们主张发扬传统戏剧的“纯艺术”倾向;在戏剧表现方面,他们提出“探索人心深处,表达生命本源”。因此,他欣赏西方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艺术,进而提出融合东西方戏剧的特点,在“写意”和“写实”两个高峰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并预言“几十年内”大多数中国戏剧戏剧将成为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诗歌形式。 —— 他们的想法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但由于不适合当时社会的需要而未能实现。但作为一种选择的可能性,它却在现代戏剧的发展史上留下了痕迹。
社会分析小说: 以茅盾为首的一种小说类型,其特点是:表达时代斗争的重大主题。它在创作之初就运用一定的社会科学思想对社会生活进行理性分析,拓展形象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特别是时代人物,描写人物的性格成长史或在戏剧性冲突强烈的情节中突出人物性格的某一时刻。左翼内部,这样追随茅盾的人有沙亭、吴祖祥等人。这种小说模式逐渐成为“左翼”文学公认的主流,因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东北作家群:是指“9月18事变”后从东北逃往观海,在左翼文学运动的推动下自发开展文学创作的一批文学青年。他们的作品反映了东北人民在日本侵略者铁蹄下的悲惨经历,表达了他们对侵略者的仇恨、对同胞的怀念和早日夺回家园的强烈愿望。他们的作品风格粗犷、宏大,描写了东北的风土人情、民情,表现出浓厚的地方色彩。 “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端木红亮等,其代表作品有萧红、萧军等。
大河小说:原是法国文学中的一种形式,特指多卷且具有历史意义的长篇连续作品。李劼人留学法国,深受法国影响。 1930年代中期,他根据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变化,完成了历史巨著《黑奴吁天录》、《戏剧》、《晨报》三部曲。被誉为“大河小说”,其长篇代表作又被称为“近代小说史”。
汉源三人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诗歌创作中具有独特风格的何其芳、李光田、卞之琳三位诗人。 1936年出版何其芳、李光田、卞之琳等人的文集。《剧刊》,因此得名。他们注重通过诗歌来传达自己独特的气质。何其芳主要表现年轻人的理想朦胧和淡淡的忧伤;李广田的诗风格朴素,意蕴深刻;卞之琳善于在不表露表情的情况下传达深刻的情感和哲理,对现代诗很有兴趣。对客观化、非人格化等艺术手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文笔巧妙。
启蒙派是20世纪30年代一支独特的散文作家队伍。他们大多数是上海利达学院的同事。 20世纪30年代,他们聚集在开明书店周围。有丰子恺、夏初尊、叶圣陶等老师。 “开明”的粉丝散文家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人,一个热心的爱国者,注重品格、诚信和道德。他们的作品平淡如水,清朗如言,却善于在平凡中探索人生哲理,追求崇高境遇,严谨而富有魅力。
上海艺术戏剧社:是国民党统治区第一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戏剧团体。由郑伯奇、沈端贤等人发起,于1929年秋在上海成立。总裁郑伯奇。出版《呼兰河传》、《生死场》等戏剧出版物,并明确提出发展新兴戏剧和“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并组织两次公开演出,引进法国左翼剧作家罗曼·罗兰的《:010》。 -30000等具有革命倾向的剧目。有力地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戏剧理论建设,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的成立奠定了条件。
后浪漫主义: 上海“孤岛”和国统区典型的通俗前卫两栖作家是徐熙和无名氏。这类作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40年代城市读者对小说鉴赏力的提高。有人称它们为“后浪漫主义小说”,强调其文学品味,既包含浪漫主义理想,又包含现代主义精神。他们的小说具有浪漫主义手法和抒情风格,但又不同于以郁达夫为代表的早期言情小说,更加神秘荒诞。代表作有徐熙的《八月的乡村》等。
街头诗歌运动: 1938年,田芳来到延安,发起街头诗歌运动,积极倡导“反战、民族、通俗”诗歌。所谓街头诗,就是指群众的诗歌。它是一种流行的政治鼓动诗歌,被抄写在村门楼和村墙上,或者印成传单分发。又称诗墙或诗传单。田野里的街头诗最为突出。其结构采用“阶梯式”线条形式。诗篇短小有力,节奏感极强。它们在群众中广泛流传,起到鼓舞人心、抗击敌人的作用。他们是闻一多叫的。 “时代鼓手”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