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19年4月17日国内外时政热点汇总图(2019年4月17日国内外时政热点汇总)
- ·下一篇文章:强调句长难句分析(强调句型考点)
毛中特必背考点(毛中特专业课考研知识点梳理)
毛中特政治学考研知识点较多且复杂,考生应注意区分。通过做题来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以下是中国公学考研网编辑整理的《2020考研:毛泽东特殊教育核心考点背诵(二)》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是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二是遵循自愿互助、典型示范、国家救助的原则,利用互助合作的优势,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之路。
三是正确分析农村阶级和阶级形势,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四是坚持积极引领、稳步推进、分步实施的方针。
在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推进的方针。第一步,组建手工业供销集团。第二步,成立工艺品供销合作社。第三步,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和政府在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用和平救赎的方式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从低级国家资本主义向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变为自力更生的社会主义工人。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步发展。二是采取主动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三是用和平方式改造。
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基础
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中国历史上几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初步建立,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极大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
第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这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又一历史性伟大胜利。
毛中特第4章
本章:的内容描述了“一穷二白”的东方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成绩非常显着,经验非常宝贵。如何正确把握艰苦探索的理论成果,如何认识这一时期与改革开放时期的关系。本章由两部分组成:
一、初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思想成果
二、初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意义和教训
注:这一章属于毛四的内容。这并不难。考生需要理解并记住《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两篇文章的内容都是经常测试的测试点。
考试方法: 选择题
一、初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思想成果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动员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是毛泽东在1956年第《论十大关系》号报告中提出的。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二是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第三,有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的理论。四是关于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原则和意义。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路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个重大关系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明确提出,中国要走一条与苏联不同的工业化道路。 ”
第一,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明确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第二,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采取正确的经济建设政策。第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第四,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高度重视智力工作。第五,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第六,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初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意义和教训
一、初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意义
(一)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二)为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三)丰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二、初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教训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
第三,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立足实际。建设规模和速度必须与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第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五要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六是要坚持对外开放,不能闭门造车。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
毛中特第5章
本章内容:讲述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邓小平理论。本章由三部分组成: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注:本章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难度不是很大。考生需要了解和记住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回答的问题及其历史地位。
测试方式:多项选择题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条件
(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这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背景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基础
(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基础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了实施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伟大转折这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点。
198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系统讨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解答了人们心中的普遍疑虑。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的巅峰,邓小平理论已逐渐成熟。
199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概念,深刻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进一步论述了邓小平对这一理论创立的原创性贡献。
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一、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革命进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
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三)党的基本路线; (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五)“三步走”战略; (六)改革开放理论; (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八)“两手抓,两手都要有力”; (9)“一国两制”; (十)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性著作
三、科学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毛中特第6章
本章:的内容讲述了如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与时俱进,如何在世界社会主义低潮时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坚决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章由三部分组成: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笔记: 本章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难度不是很大。考生需要了解和记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回答的问题及其历史地位。
测试方式:多项选择题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条件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冷战结束后对国际形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地位、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
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1)始终代表我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三、始终代表最广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五)推进党的建设新伟大工程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发展
二、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问题。集中了,就加深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毛中特第7章
本章:内容讲述了进入新世纪,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带领中国人民克服一系列重大挑战,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的高度。发展阶段。本章由三部分组成: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三、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注:本章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并不难。考生需要了解和记住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条件、回答的问题及其历史地位。考试方法: 选择题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一、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条件
一)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认识我国基本国情和新阶段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二)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三)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分析国际形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在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在抗击非典、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其次,科学发展观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充实。
第三,以党的十七大为标志,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成熟。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时代特征的集中体现”。对如何发展等重大问题给出了新的科学答案。
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地位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综合协调、可持续,根本办法是统筹兼顾。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3)-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4)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六)关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三、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发展。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