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海南高考物理真题解析(海南省高考物理)
- ·下一篇文章:怎样学好高中数学有哪些方法和技巧(学好高中数学最有效的方法)
2021秦皇岛高三二模语文(2020河北秦皇岛一模语文)
2022届河北省秦皇岛市、保定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概念的严谨性来看,“非虚构写作”无疑有值得商榷之处,因为它似乎涵盖了虚构之外的所有文体。但倘若就目前已发表的一些作品来看,它又呈现出某些独特的文体特征。譬如,它与报告文学、纪实文学颇不相同,不追求事件记叙的完整性,不强调话语表达的公共性,也不崇尚主题意旨的宏大性,而是以非常明确的主观介入性的姿态,直接展示创作主体对事件本身的观察、分析和思考。同时,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叙事散文,不仅拥有较长的篇幅,而且在突出其现场纪实性的过程中,多以理性的思考和辨析为主,少有感性的抒情和诗性的怀想。
抛开概念的学理性纠缠,依据我的阅读感受和思考,“非虚构写作”的最大魅力,在于当代作家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度介入。这种介入,是积极主动的,是微观化的,是现场直击式的。譬如李辉的《封面中国》,就是以《时代》周刊封面上的中国人物作为聚焦,通过大量的史料梳理,在一系列微观化的细节呈现中,传达作家对这些人物以及历史事件的有效思考。而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和《梁庄在中国》,则以故乡梁庄作为考察坐标,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记录梁庄的社会变化与存在的问题,也跟踪了梁庄人在全国各地谋生的艰辛与尴尬,并从中展示了作者对中国乡村现代化进程的独特反思。
无论是面对历史还是现实,“非虚构”所体现出来的这种现场式的介入性写作姿态,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改变了当代作家习惯蛰居书斋的想象性写作,激发了作家观察社会的兴趣,使作家能够带着明确的主观意愿或问题意识,深入某些具有表征性的社会现实领域,通过田野调查的手段,获取第一手资料,也获得最为原始的感知体验。同时,它还体现了作家对社会历史的研究意愿,以及对某种重要问题的深入思考。像孙惠芬的《生死十日谈》,就是通过对故乡一些自杀个案的追踪采访、记录和反思,指出巨大的医疗负担和尖锐的家庭关系,仍是威胁中国农民生存尊严的重要因素。
现在,有不少作家仅仅通过媒介资讯了解社会,只是凭借既往的经验惯性来处理现实问题,由此导致很多作品因为“不接地气”而问题频仍。读这些作品,我们常常觉得很“隔”,用本雅明的话说是“经验的贫乏”。而“非虚构写作”的兴起,表明了作家们置身生活现场,开始积极地介入历史或现实内部,直面复杂的生存逻辑与伦理秩序,既展示自己的精神姿态和思想作为,也为人们了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独特的思考。像慕容雪村的《中国,少了一味药》,以作家自己“卧底”传销组织的亲身经历,鲜活演绎“传销”这颗社会毒瘤屡除不灭的缘由。而李天田的《相亲记》则通过自己的相亲经历,揭示了各类婚介机构的隐秘内幕,对人们的道德伦理提出了尖锐的质疑。此外,像韩石山的《既贱且辱此一生》、黄永玉的《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等作品,在追忆自我成长经历的同时,不断追问历史深处的沉重与诡异。
当然,这种以独特的现场感和真实感作为主要审美目标的写作,艺术性上有时会偏弱些。那些现实调查类作品尤其明显。毕竟,它们突出的是“实录”之后的分析和思考,彰显的是创作主体的特定感受和理性思索。但是,如果当代作家都能够抽出一些时间,亲身介入社会历史之中,进行一些必要的“非虚构写作”我以为,这会为他们的虚构性写作提供巨大的帮助。
(摘编自洪治纲《“非虚构写作”的价值》)
材料二:
显然,就像文学写作从来就没有绝对真实一样,“非虚构文学”和“非虚构写作”从来就离不开“虚构”。也就是说,“非虚构”绝对不等于“真实”。“非虚构文学”和“非虚构写作”中的“非”在“虚构”的面前,它的含义暧昧又含糊不确定,它的态度“骑墙”且模棱两可,完全没有“不”的完全否定的意义,而处于否定与非否定之间,似是而非。比如:理性、非理性、不理性,可以从这三个词汇中看到虚构、非虚构、不虚构的价值取向。因此,所谓的“非虚构文学”和“非虚构写作”,其实是一种微观写作,是个性化甚至个人化的写作,即某些评论家强调的“独立性”。
“非虚构文学”和“非虚构写作”,作为一种写作形式或者模式是可以存在的,它对鼓励作家打破文学创作理论、体裁、题材、创作方法和技巧的限制,创造性地完成作品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从文学体裁上来说,“非虚构文学”不是一种文学体裁,只是一种创作形态、类型;从文学创作方法上来讲,恰如“最高的技巧是无技巧”所形容的那样,无技巧不是没有技巧,而是打破传统陈规,吸收一切文学技巧,并灵活地为我所用,“非虚构写作”正是这样的一种写作模式,它吸收和借鉴任何文学体裁的方法和技巧,达到作家所需要的一种自由的、独立性的表达。
(摘编自丁晓平《“非虚构”之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非虚构写作”具备鲜明的主观介入性的特点,直接呈现创作者的理性思考和辨析,不做感性的抒情。
B.“非虚构写作”突出现场纪实,深入当下某些具有表征性的社会现实领域,拒绝主题思想的宏大性。
C.要根治作品“不接地气”的病症,作家就不能够仅通过媒介资讯了解社会,只凭既往经验惯性来处理现实问题。
D.“非虚构写作”以独特的现场感和真实感为主要审美目标,因此,它必然存在艺术性偏弱的先天不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虚构写作”的最大魅力在于当代作家积极主动地深度介入现实,《封面中国》《生死十日谈》等即是深度介入现实的典例。
B.《中国,少了一味药》《相亲记》都通过叙述自我的亲身经历,来聚焦当下社会现实某个领域的重大问题。
C.“非虚构文学”和“非虚构写作”是一种微观写作,并不排斥“虚构”,“非虚构”并非等同于“真实”。
D.“非虚构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方法,着意突破传统陈规的制约,吸收借鉴各种文学体裁的方法和技巧。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所述中不属于“非虚构”范畴的一项是( )
A.何建明的《山神》叙述当代中国“愚公”黄大发30多年带领村民挖山不止,开凿“天渠”,改变了山村面貌的故事。
B.陈启文的《袁隆平的世界》通过人物的人生行旅、育种科研和精神世界的多维观照,塑造了一个立体而丰满的形象。
C.李春雷的《木棉花开》以意象思维叙事写人,本真地凸显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这位改革开放前行者的伟岸身影。
D.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
4.洪治纲和丁晓平两位学者对于“非虚构写作”所持见解有哪些相同点?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1][2][3][4][5][6]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