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教育 > 自考

    高二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方法有哪些呢(高二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方法有哪些图片)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7 09:41:04

    有很多的同学的化学成绩是非常的不好的,特别是化学方程式背诵的方面,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1高二化学方程式如何快速记忆

    一、分类总结记忆法

    根据物质的分类记忆

    掌握此类方法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酸、碱、盐及氧化物这几个概念。同类物质一般都具有相似的性质,记住一个方程式也就记住了一类方程式。如co2能和naoh反应:co2+2naoh=na2co3+h2o,对这个方程式我们不能只把它看成一个方程式,要从分类法的角度去看它,其中co2属于酸性氧化物,naoh属于碱,这个方程式代表一类方程式即:酸性氧化物+碱=盐+水。如so2、so3都属于酸性氧化物,因此他们都可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so2+2naoh=na2so3+h2o,so3+2naoh=na2so4+h2o。

    2.根据元素的位置记忆

    如在周期表中处在同一列的主族元素,由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具有相似的性质。如第一列的碱金属元素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卤族元素单质都能和氢气反应生成相应的氢化物等。

    最适合高考学生的书,淘宝搜索《高考蝶变》

    二、情境记忆法

    人们在记忆时,总是对图像、声音或故事即有一定的情境更印象深刻,也就是说记忆化学方程式时不能单纯地记忆,而应把它放到一定的情境中记忆。例如在记忆na和h2o反应时,可以结合实验现象这个情境来记忆,如钠与水反应时水面有响声说明有气体生成,最后溶液变红了说明有碱生成。又如我们在学习cu和稀hno3反应时,记忆cu和稀hno3前的系数3和8时可以结合一个节日“三八妇女节”,可以想象一下“三八妇女节”比较稀少,一年才一次,因此就记住了铜和稀硝酸反应前面的系数是3和8。

    三、“特征反应”记忆法

    此类方法适用于有机化学中方程式的记忆。记忆有机化学方程式关键是记忆官能团的特征反应。有机化学基本反应类型包括: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消去反应、酯化反应、缩聚反应等。每一类有机物都可发生其对应的特征反应,抓住这些特征反应,就有利于记忆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比如烷烃可发生取代反应;烯烃可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卤代烃、醇可发生消去反应;醇、羧酸可发生酯化反应等等。这些特征反应实际上是由有机物中的官能团决定的,抓住了官能团就抓住了特征反应,也就容易记忆方程式了。

    1化学方程式记忆窍门及背诵技巧

    1:实验联想法

    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实验的忠实和本质的描述,是实验的概括和总结。因此,依据化学实验来记忆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最行之有效的。例如,在加热和使用催化剂(mno2)的条件下,利用kclo3分解来制取氧气。只要我们重视实验之情景,联想白色晶体与黑色粉末混和加热生成氧气这个实验事实,就会促进对这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理解和记忆。

    2:反应规律法

    化学反应不是无规律可循。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等反应规律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这里再强调一下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如,fecl3是较强的氧化剂,cu是不算太弱的还原剂,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总是首先发生在较强的氧化剂和较强的还原剂之间这一原则,因而两者能发生反应:

    2fecl3+cu=cucl2+2fecl2

    而相比之下,cucl2与fecl2是较弱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因而它们之间不能反应。

    3:编组法

    索引能概括全体,而编组能突出局部,是一种主题鲜明、有针对性的表现形式。两者相互补充,异曲同工。例如,关于铝元素的一组方程式是:

    ①alcl3+3nh3·h2o=al(oh)3↓+3nh4cl

    ②al2o3+2naoh=2naalo2+h2o

    ③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④al(oh)3+naoh=naalo2+2h2o

    ⑤al2s3+6h2o=3h2s↑+2al(oh)3↓

    ⑥2al3++3co32-+3h2o=2al(oh)3↓+3co2

    ⑦2alo2-+co2+3h2o=2al(oh)3↓+co32-

    4:索引法

    索引法是从总体上把学过的方程式按章节或按反应特点,分门别类地编号、排队,并填写在特制的卡片上,这样就组成一个方程式系统。利用零碎时间重现这些卡片,在大脑皮层中就能形成深刻印象。

    5:口诀法

    为了使化学方程式在使用时脱口而出,有时还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特点编成某种形式的便于记忆的语句,这就叫口诀法。例如:

    ①al2o3+2naoh=2naalo2+h2o

    本反应口诀为:二碱(生)一水,偏铝酸钠

    ②3cu+8hno3(稀)=3cu(no3)2+4h2o+2no↑

    这个反应的口诀是:三铜八酸、稀,一氧化氮。口诀法的进一步演变就成为特定系数编码法,“38342”就是此反应的编码。

    小编推荐:高三怎样快速提高化学成绩

    1如何提高化学成绩

    预习阶段:概括起来就是读、划、写、记。

    读,要有课前预读的习惯,能根据预习提纲带着问题读懂课文,归纳含义;划,要划出重点、要点、关键词、句。在课本上圈圈点点。写,把自己的想法、疑点写下来,带着想不通的,不理解的问题去听课,记,要把重要的概念、定义、性质、用途、制法多读几遍,记在脑子里。古人说,疑者看到无疑,其益犹浅,无疑者看到有疑,其学方进。

    教师要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认识能力就会提高,在预习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回答老师提出问题,能质疑问题,而且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确定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安排学习过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听课阶段:

    课堂听讲,在中学时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因为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启发学生的思维,系统地讲解化学概念和规律,指导学生或演示实验、组织讨论、探索新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点拨思路,纠正错误,并在科学方法的运用上作出规范。因此在课堂上学生一定专心听讲,开动脑筋,在老师的诱导下,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同时还要学习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少走弯路。

    学生在课堂上听讲,还要做到边听、边想、边记。主要精力放在听和讲上,必要时也可标标,划划或写写。

    复习阶段:

    复习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学生进一步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学程序。在复习过程中,要针对知识、技能上存在的问题,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的重点,对知识进行整理,使分散的知识点串成线成网,使之系统化,结构化。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