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18上海金山二模语文高三试卷及答案详解(2018金山区高三语文二模)
- ·下一篇文章:高三数学0基础怎么学(高三了数学零基础怎么学)
高中政治非选择题类型(高中政治非选择题答题技巧)
政治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非选择题应考策略
徐志宏,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长春市实验中学政治组教研组长。先后荣获长春市教学新秀、长春市教育科研骨干教师、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多次担任青年教师指导教师、校青年党校主讲教师、长春市政治学科名师云课工作室委员会学术委员。多次参与高中政治学科云课录制工作,多次参与教育教学交流活动。多次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有1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多年承担高考备考工作,对政治学科高考备考有一定的研究。
刘颖,中共党员,东北师范大学法学硕士,长春市实验中学政治教师,长春市优秀社团指导教师,曾参加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校本化实践研究》,荣获2022年长春市线上教学优秀课例奖,在省级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高考备考策略大体上有明确方向、扎实基础、规范演练、思维拓展等多个方面和多个环节。可以说备考无定法,但达到备考有效、高效是一线师生共同的追求。而提高备考有效性一个关键的做法就是针对学生在备考中的薄弱环节,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弥补,从而提高总体得分率。在多年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备考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非选择题的得分率不高,并且对非选择题有畏难情绪。因而,改变这一状况对于有效备考、对于达成教育教学的目的有重要意义。
非选择题应考现状分析
笔者根据日常的测验与考试分析发现,学生在非选择题解答方面存在的共性的问题有:罗列知识,加点材料算分析,缺少逻辑意识;不管设问如何问,答案都一成不变,缺少问题意识;不喜欢面对非选择题,没有强制的话会主动无视非选择题,缺少挑战意识;非选择题得分率低,大概在30%~40%,不愿意研究和总结解题规律,缺少提炼意识等。
笔者基于这种现状并结合教学实践,特别是与学生的交流发现,产生此状况的根源在于教学中思维过程与方法强调和训练不够,学生不能基于科学缜密的逻辑思维构建答案,在一次次挫败后对非选择题的信心渐渐淡去,于是对非选择题更加不愿意思考、总结和尝试,这是与能力素养立意的高考改革方向相背离的。
高考非选择题命题趋向
1.关注学科任务
高考思想政治学科试题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对情境与问题的分析,调用相应的学科和生活知识解决问题,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考查学科任务的达成度。思想政治学科任务主要包括“分类与描述、解释与论证、预测与选择、辨析与评价”,基于此,非选择题的类型主要有:“分类与描述”(回答“是什么”)“解释与论证”(回答“为什么”)“预测与选择”(回答“怎么办”)“辨析与评价”(回答“怎么样”)等。
2.考查思维过程
依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要求,学生“解题”的过程是将内在素养外显的过程,即解题的过程实际上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相应地“做题”实际上是做事的过程。要提高学生得分率,教师必须关注学生“解题”的过程,针对不同的“题型”优化 “解题”中的思维过程,确立相应的“答题逻辑”,做到主动思维、思维留痕、科学思维。
3.书写讲究逻辑
思想政治学科非选择题从结构上均由“情境+知识+问题”组成,因而试题答案相应地也应包含这三个要素,是“情境、知识、问题”的有机结合,答题逻辑也必然依据“事实逻辑”(情境)“理论逻辑”(知识)和“问题逻辑”(问题)这三个要素确定。
4.四翼考查明确
思想政治学科非选择题中的开放性设问既没有具体的知识限制、也没有材料支撑,回答此类问题通常需要考生借助生活常识、结合社会实际,这就需要学生经常关注生活、思考生活现象,学以致用,用有所思,学会做事,学会生活。
非选择题解答必备意识
1.精读试题设问,找准解题边界,树立“问题”意识
既然解题即解决问题,那么明确问题及问题的边界是首要的工作,这就是解题的中心,而大多数学生把知识作为解题的中心去对待,于是便有了罗列堆砌知识点的解题方式。明确问题主要是从分析设问入手:
分析设问一般要确定知识范围,明确回答问题所需要的知识类别和形态;确定思维对象,明确回答问题所指向的主体或行为;确定问题类型,明确回答问题任务的类别;确定问题层次,明确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否包含多个逻辑层次或多项任务要求。
【例1】(2023·新课标卷·40节选)(1)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胡凤益能够实现少年时期梦想的原因。(10分)
知识范围是“价值观”,主体指向是“胡凤益实现梦想”,问题的类型是“原因类”。
2.归纳整合情境,依据“问题”指引,树立“情境”意识
解决问题离不开情境,回答问题不能只说理论,理论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有理有据才会有说服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逻辑。所以在分析设问明确“问题”后,要在“问题”的指引下给情境分层、提炼,并找出符合“问题”要求的理论语言和情境语言和回扣问题指向的点睛语言,即形成答案。
对情境的分析也需多训练,较多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不强,又比较懒惰,不爱思考,这也是部分学生逃避非选择题的重要原因。事实上,对情境分析、提炼、解读的过程,恰恰是高考评价思维素养能力的重要载体,非选择题要想有得分率,必须在情境分析解读上有所突破。
【例2】(2023·新课标卷·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近年来,深圳、保定、南京等城市兴建宪法主题公园,以多种景观形式和宪法实践活动精彩呈“宪”。2022年12月9日对外开放的南京宪法公园,宪法主题雕塑、宣誓广场、宪法宣传教育展,亮点纷呈。其中,作为“宪之核”的宪法宣誓广场,于组合浮雕中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主旨。
在江苏省暨南京市第五个“宪法宣传周”主题活动期间,律师向市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40名新入职的检察官、法官、行政执法人员,在市民的注视下进行宪法宣誓:“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阐述宪法主题公园的精彩呈“宪”对于坚持依宪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作用。
依据情境信息:“40名新入职的检察官、法官、行政执法人员,在市民的注视下进行宪法宣誓”,可以提炼解读为“有利于增强公职人员的宪法观念,树立宪法权威,坚持依宪治国,有助于提高社会法治化水平”。
[1][2]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