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14年高考地理热点试题6题(2014年地理高考题及答案)
- ·下一篇文章:如何快速记忆高中英语单词的方法(如何快速记忆高中英语单词)
2000年语文高考解析(2000年语文高考题)
2000年高考语文试卷对教学的四导向
李立 张伟
这份试卷从取材、考点分布、题目设置三个方面对语文教学作了以下四方面的导向。
(-)强调基础性。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今年试题的取材注重了常用、平实,并以生活和教材为基础;命题进一步向基础知识、基本能力靠拢,进一步体现了语文基础性的特点。这对今后的语文教学作了以下三方面的导向。
1.训练思维,培养习惯。今年的开放性试题进一步增加,试题的灵活性进一步增强,再加上作文对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考查,使整个试卷的思考力度进一步增加,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表述习惯和书写习惯。特别要在思维方法,思维习惯,思维的敏锐性、深刻性、灵活性、创新性等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2.强调规范,注重实用。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时要善于运用生活和阅读中常用、常见的规范的材料,不对学生玩文字游戏,不采用晦涩难懂,偏、怪、难的材料;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媒体上、阅读材料中寻找活生生的材料,强调语言表述的规范,使课堂上的训练有益于生活中的交际能力和阅读 的理解能力进一步提高,从而为学生的生活和读书作好必要的铺垫,为学 生的迎考和社会生存打好基础。
3.回归教材,夯实基础。今年试卷直接取材于课本的题目比去年略有增加,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训练学生的基本功,要用好教材,打好基础,培养能力。特别是新编的高中语文教材选进了大量的名篇名作,有丰富的语言材料可供我们训练学生的基本能力。如果我们在语文 教学中丢掉了语文教材这一载体,学生就可能出现根基不牢、素养不高、基 础不扎实的情况。
总之,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利用平实、规范、常用的材料夯实学生的基础,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习惯。要善于利用基础性的材料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但要注意的 是:强调基础并不是引导学生死抠字词、狠练语法和扼杀思考与创新的灵气,而是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更好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开放性。
近几年来语文试卷的开放程度逐年增加,对语文教学的开放程度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种开放主要体现在向生话开放、向媒体开放、教材使用要开放、教学设计要开放、教学过程的组织要开放、教学结果的评估要开放等六个方面。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只执著于书本,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要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去阅读报刊杂志,收看各种新闻节目;并在课堂上有意识地把这些内容和阅读与作文结合起来,使语文教学在向生活和媒体开放的过程中实现课堂与社会、生活与读书相结合的目的。在使用教材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思想的需要灵活取舍,恰当地引进与课文或作文相关的文章或生活现象,把静态的、封闭的教材变为动态的、开放的教材,这样才会使整个语文教学充满生机与灵气。在教学设计上要留有余地,提倡富有弹性的教学设计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拘泥于预先的教案设计,不能死守固定的教学程序,而应根据学生求知的需要和当时的情况,围绕教学目标,对教学程序、教学设计方案作出适当的调整。使之更切合学生;在教学结果的评估上不能固守某一种形式,要多种方式并存;在测试中注意答案的开放灵活,树立只求合理、不求惟一的思想。开放灵活地组织语文教学,逐步实施大语文教育观,语文教学才可能适应语文测试的不断变革,才能真正符合社会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才能培养出具有现代素质的人才。
(三)重视综合性。
除了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基础、加强开放以外,从今年的试卷看,我们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四方面的综合。
1.整体和局部的综合。考查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是语文测试的一个重点,其比例将会逐年增加,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引导学生把握和分析局部的内容。局部和整体密不可分,我们在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时要将两者结合起来,既不忽略局部,更不忽视整体,让局部的理解支撑起整体的把握,让整体把握深化对局部的理解,两者相得益彰,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2.工具性、文学性、人文性和科学性的综合。今年试卷的取材来源于现实生活、前沿信息、文学作品、史学名著等;取材角度涉及了做人、读书、治学、经济、体育、科技等多个方面。考试命题则围绕上述材料进行理解、分析、判断、归纳、综合、表述,这说明测试主要指向了考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领悟人文精神的能力、解读科技信息的能力。这就充分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文学性、人文性和科学性的有机统一。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应把握好这四方面的尺度,既要把语文作为学生生活、阅读和思考的工具,也要作为文学欣赏、提高素养的手段,并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文学性、人文性和科学性综合起来考虑,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3.想像与实际的综合。今年对想像能力的赋分除作文以外比去年略高。去年作文对想像能力的考查指向明显,今年的作文也特别强调了“可以展开想像”。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看,每年都不同程度地测查了学生的想像能力。所以,训练学生的想像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但训练想像应立足于现实,要有意识地和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既能脚踏实地,又能大胆想像的品质。第27题“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提供的情景是现实的:“毕业典礼上”、“考试前夕”,但扩展成文段却需要想像,这就把想像和现实情景有机结合了起来、使想像并不会玄妙,也不神秘,也在一定程度杜绝了胡思乱想。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也要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并有意识地将两者结合起来。
4.古代文学和现代语言的综合。试卷第13题“从句式的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部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解这道题时的判断标准不是利用文言特殊句式的有关知识,而是利用现代汉语中的主谓结构、偏正结构等基本知识来加以判断,把古文和现代文有机结合了起来。这一命题方向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打破文言和现代文泾渭分明的界限,注意两者的综合,培养学生既能解读古文,更能古为今用的能力。
(四)培养灵活性。
今年试题的灵活性比去年更为明显,不单是题目的设置和答案的制定表明了这一点,就连作文中“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本身也蕴涵着看事物必须冲破封闭单一、必须灵活多变的指向,这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无疑作了最为明显的导向。它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照搬教案、教参,照读教案、教参,照对标准答案的封闭、单一、死寂而缺乏灵气的教学应该逐步失去阵地;高考前或高三阶段进行大量的题海式的猜题押题训练也会逐步变得过时。应该让学生多读书,多接触生活,多思考问题,多表述自己合理的见解;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保持一种灵气,并能灵活地运用语文知识恰当有效地解决生活和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今的考试和现令的社会。综上,今年的试卷引导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强调基础,加强开放,重视综合,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灵活性。这不仅是测试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选自《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第20期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