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教育 > 自考

    高考易错近义成语及解释(高中易错近义词)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9-02 04:34:12

    1.爱好/嗜好

    “嗜好”一般用作名词,“爱好”除作名词外还可以作动词,“嗜好”是指特殊的爱好,常含有贬义,多指不良的爱好。

    2.安静/宁静

    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而“宁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

    “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而“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

    3.黯然/岸然

    “黯然”指“阴暗的样子”,也用来指“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岸然”指“严肃的样子”。

    4.把戏/伎俩

    前者除“杂技”的意思外,多用来指花招,蒙蔽人的手法。后者指不正当的手段(贬义重)。

    5.轻率/草率

    二者都有随便的意思。“轻率”指(说话、做事)随随便便,未经过慎重考虑。如:他轻率地做出了分散突围的决定。“草率”指(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如:他草率地安排了一下工作,就回家了。

    6.流传/留传

    “流传”多指事迹、作品、消息等传下来或传播开。如: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留传”是遗留下来传给后代的意思,侧重于时间上的传承。如:祖辈留传下来的秘方。

    7.颁布/公布

    “颁布”指公布(法令、条例)。“公布”指(政府机关的法律、命令、文告,团体的知事项)公开发布,使大家知道。

    8.截止/截至

    “截止”指(到一定期限)停止,如“报名在昨天已截止”。“截至”指截止到(某个时候),如“报名日期截至下个月底”。

    9.暴发/爆发

    两个词都有突然猛烈发作的意思。但前者强调突然性,如“暴发户”“山洪暴发”。后者强调爆炸性,如“火山爆发”“爆发革命”“爆发力”。

    10.度过/渡过过度/过渡

    “度过”用于时间,如“度过假期”。“渡过”指由此岸到彼岸。“过度”指超过适当的限度,如“过度疲劳”。“过渡”指事物由一个阶段或一种状态逐渐发展变化而转入另一个阶段或另一种状态,如“过渡时期”。

    11.急躁/暴躁

    前者侧重于“急”,有两种意思:碰到不称心的事情马上激动不安;想马上达到目的,不做好准备就开始行动。后者侧重于“暴”指遇事好发急,不能控制情绪。

    12.申明/声明

    “申明”指郑重说明,如“申明理由”。“声明”作动词时指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用于正式场合),如“声明立场”;作名词时指声明的文告,如“发表联合声明”。

    13.祛除/驱除

    “祛除”指除去(疾病、疑惧、邪祟等),如“祛除风寒”。“驱除”指赶走或除掉,如“驱除蚊蝇”“驱除不良情绪”。

    14.贯串/贯穿

    “贯串”一般用于抽象事物,如“贯串着革命精神”;“贯穿”的对象可以是抽象事物,也可以是具体事物。

    15.开辟/开拓

    “开辟”强调从无到有地创建,常说“开辟航线”。“开拓”是从小到大地发展、扩大,对象一般是范围较大的事物,如“开拓新局面”。它用于比喻义时,对象可指领域也可指胸怀,如“开拓人的心胸”。

    16.发愤/发奋

    “发愤”指因不满而决心努力改变现状,如“发愤图强”。“发奋”指振作起来,开始行动,如“发奋努力”。

    17.编辑/编撰/编纂

    “编辑”主要指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编撰”指编纂、撰写。“编纂”指编辑(多指资料较多、篇幅较大的著作)。

    18.审定/审订

    “审定”指经过审查之后做出决定,如“审定计划”。“审订”指审阅修订,如“审订书稿”。

    19.推脱/推托

    “推脱”指推卸、开脱,其对象是指与自己有关的事,多为责任、错误等。“推托”指借故拒绝或推辞,其对象是指别人请求的事。

    20.庇护/袒护

    “庇护”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包庇,如“庇护坏人”。“袒护”指对错误的思想行为无原则地支持或保护,如“袒护孩子不是爱孩子”。

    21.界限/界线

    “界限”指不同事物的分界,也指尽头处,限度,多用于抽象事物。如:知识是没有界限的。“界线”一般指两个地区分界的线,多用于具体事物。如:两省之间的界线是长江。

    22.辩驳/辩论/辩白/辩解

    “辩驳”指提出理由或根据来否定对方的意见;“辩论”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白己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达成共识;“辩白”指说明事实真相,用来消除误会或受到的指责;“辩解”指对受人指责的某种见解或行为加以解释。

    23.扶养/抚养/赡养

    “扶养”侧重于养活。“抚养”除“养活”的意思外,还包括教养、爱护的意思,用于长辈对晚辈的爱护和教养。“赡养”,指供给生活所需,特指子女对父母在物质上和生活上进行帮助。

    24.国事/国是

    “国事”指国家大事。“国是”指国家大计,国家的大政方针。用后者的地方一般也可用前者,但用前者的地方不一定可用后者,比如较具体的事务就不能用“国是”。

    25.功夫/工夫

    “功夫”一般说的是本领、造诣。如:这幅字的功夫很深。“工夫”一般用来指时间、时候。如:他三天工夫就学会了游泳。

    26.表扬/表彰

    “表扬”的对象一般是好人好事,“表彰”的对象是伟大功绩或壮烈事迹等。“表扬”方式较随便,可书面,可口头;“表彰”方式较严肃、庄重,往往要做决定,授予称号、勋章,建纪念碑等。

    27.营利/赢利

    “营利”指主观上谋求利润。如:不能只图营利,不顾信誉。“赢利”可作名词利润讲,作动词时侧重于客观上获得利润。如:企业只有赢利,才能发展。

    28.形迹/行迹

    “形迹”多用来指举动和神色,如“形迹可疑”。“行迹”指行动的踪迹,如“行迹不定”。

    29.原形/原型

    “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或本来面目,含贬义。“原型”指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30.赔偿/补偿

    前者指因自己的行动使他人或集体受到损失而给予补偿。后者指抵消损失,补足缺欠、差额。

    31.误解/曲解

    “误解”作动词时指理解得不正确,作名词时指不正确的理解。“曲解”指错误地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多指故意地)。

    32.溶化/熔化/融化

    “溶化”,一是化学用语,指固体的溶解,二是指冰、雪等物质变成水。这后一个意思与“融化”相同。“熔化”是物理用语,指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变成液体。“融化”可以指冰、雪等物质变为水,但更多地用于抽象的事物。

    33.施行/实行

    施行:①法令、规章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效力;②按某种方式或办法去做,如“施行手术”。实行: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如“实行改革”“实行承包责任制”。

    34.义气/意气

    作名词时,“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如“重义气”“义气凛然”等。“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情绪。如“意气相投”“意气风发”“意气用事”等。

    35.体察/体恤

    “体察”指体验和观察。“体恤”指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给以同情、照顾。如:领导干部应当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真正做到体察民情、体恤百姓。

    36.振荡/震荡

    “振荡”,主要是物理用语,指物体运动的一种形式或电流的周期性变化,不要把它和“振作”“振奋”等的意思相联系。“震荡”指外力引起的动荡,也指精神上受到重大影响,不能平静。如“回声震荡”“人心震荡”等。(“振动”和“震动”的区别,与此大致相同。)

    37.作客/做客

    “作客”指寄居在别处,如“那两年他在广州作客”“作客他乡”等。“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如“昨天我在亲戚家做客”。

    38.漫延/曼延/蔓延

    “漫延”常形容水满向四周扩散;“曼延”指连绵不断地向远处延伸(多用于山脉、水流、道路);“蔓延”则指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既可以指抽象事物,也可以指具体事物。

    39.抚育/哺育/抚恤

    “抚育”指照料、教育儿童或照管动植物;“哺育”指喂养,比喻培养;“抚恤”指(国家或组织)对因公受伤或致残的人员,或因公牺牲以及病故的人员的家属进行安慰并给以物质帮助。

    40.接受/接收

    “接受”指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或收取(给予的东西),如“接受意见”“接受礼物”。“接收”指收受、接纳和根据法令把机构、财产等拿过来,如“接收无线电信号”“中国政府接收了香港的主权”。前者使用范围和适用对象较广泛。“接收”所指的动作行为多带主动意味;“接受”则多带被动意味。

    41.违反/违犯

    “违反”指不遵守、不符合(法则、规程等),如“违反劳动纪律”“违反民主法则”。“违犯”指违背和触犯(法律等),如“违犯宪法”。

    42.权力/权利

    “权力”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权利”与“权益”同,跟“义务”相对,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或享受的利益。

    43.充斥/充满/充溢

    “充斥”指到处都塞满(含厌恶意),是贬义词。“充满”泛指填满或充分具有,如“充满泪水”“充满激情”。“充溢”指充满、流露,如“脸上充溢着幸福的笑容”。

    44.筹备/准备

    “筹备”指筹划、准备,程度比“准备”更加周到,更加全面,多指重大的事情。“准备”多指一般行动,预先安排或筹划。

    45.踌躇/犹豫/迟疑

    “踌躇”指人的面部表情不果断。“犹豫”着重于人的内心活动,拿不定主意。“迟疑”指没有主见,行动迟缓,不果断。

    46.草拟/起草

    “草拟”指粗略地拟出草案,多指各种计划、工程设计、论文提纲的拟定。“起草”多指方针政策、规章等文件的拟定。

    47.遏止/遏制

    “遏止”的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遏制”是制止、控制,使不发作,对象多是自己的情绪,有时也指某种力量。

    48.干涉/干预

    “干涉”着重于强行参与,横加阻挠,多指采用粗暴强硬的手段过问或制止,迫使对方服从,如“互不干涉内政”。“干预”着重于过问别人的事,如“事涉隐私,不便干预”。

    49.查看/察看

    前者指检查、观察(事物的情况),后者指为了解情况而细看。

    50.功效/工效

    “功效”指功能、效率,如“立见功效”。“工效”指工作效率,如“提高工效”。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