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政策法规

    公务员阅卷方式(公务员考试阅卷流程)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9 15:55:50

    考试在我国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为社会客观评价和选拔人才起了很大作用。但是,考试特别是传统的考试方法也有它的局限性,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评分主要是手工作业,容易出错。随着公考标准化改革的推进,客观性、主观性试题的评分等逐步实现了科学化、标准化,目前已得到有效解决。

      阅卷全程监控

      人事部成立了阅卷领导小组,选举组长,阅卷老师提前接受培训,熟悉阅卷原则和程序;还成立技术服务组,每年阅卷电脑都要进行全面升级、检修、杀毒;空调、膳食、饮水等后勤保障;设置摄像头、监控器,由专人24小时监控。

      阅卷开始后,将实行封锁。公共科目实行网上阅卷。计算机将考生答卷随机发送到阅卷老师电脑上,评阅试卷同一部分的两位老师独立评分,互不影响。评分误差在规定范围内,即取平均值;若超过规定范围,计算机再将试卷发送给第三位老师评阅,其打出的分再与前两位老师的平均分作比较,误差要在设定的范围内。网上阅卷使试卷的保管、传送、登分、加分等步骤一并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安全、可是,避免人工操作可能带来的差错,提高了阅卷质量,使考生成绩更加公平、公正。阅卷老师谈答题技巧众所周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都为客观性试题。在电脑阅卷时,只要考生按照答卷要求作答就能确保阅卷的公平、公正、准确性。而《申论》为主观性试题,是公务员考试能够拉开考分差距的一科,同时也是考生对阅卷公正性最为关心的一科。因此对于考生来说掌握了申论正确的答题方法无疑是拥有了考试制胜的法宝。然而很多考生反应在考场上感觉发挥得挺好,没想到得分情况却不尽如人意,这就涉及到一个评分标准的问题。如果考生能够深谙阅卷老师的评分标准和阅卷心理,扬长避短之后必然会取得高分。作为申论阅卷老师的我,在这里要给所有备考的考生提个醒,希望能够对临考前的各位有所帮助。

      申论考了这么多年,可以说变化还是很大的,然而始终不变的就是申论的测试目标。大纲上明确指出的,申论就是通过对给定资料的分析、提炼、归纳、加工,来考察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因此无论怎么变,还是万变不离其宗,申论的考察点全部包含在以上几种能力的考察上。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重点,那就是申论注重对考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察,体现在考试中就是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对策和方法。所以考生们一定要对这一点引起足够的重视,千万不要顾左右而言其它,面面俱到后把重点失掉。有一年的考试阅卷中,我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题目要求考生以当地交通管理负责人的身份写一篇关于我市交通拥堵情况的报告,题干下面还有更为具体的要求,其中第一条就明确告诉考生简明地说明情况、分析原因,深入地论证解决的对策。然而很多考生在审题过程中并不仔细,而是一带而过,有的甚至没有看到题干后面的具体要求。因此体现在卷面上就是在交通如何拥堵以及损失后果上大做文章,并详尽分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然而最重要的对策却只字未提,结果大费周折却失分严重。

    此外,还有些考生喜欢自由发挥。申论申论,申而论之,的确需要考生的发挥。但是有一点大家一定要明确,发挥一定是在限制范围内的。首先第一点,要把握住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国家的公务人员,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是最基本的,体现在考试中就要把握住正确的政治方向。有一年的阅卷过程中,一张考生的卷纸就引起了我们整个阅卷小组的注意。题中要求考生就某一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结果这位考生就自由发挥,由对这一社会问题的分析上升到了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批判以及国家公务员选拔制度的批判。说实话,这篇文章文笔还是很流畅的,笔锋也很犀利,如果这位考{考试 大整理}生能够把握好大原则,一定能够得到相当高的分数。然而他就是犯了大忌,没有把握好正确的政治走向,因此在全组阅卷老师的商讨之后觉得只给他一个卷面分。所以作为阅卷老师的我在这里要给各位考上提个醒,千万要把握好正确的政治走向,否则你的文章写得再好,也是废纸一张。其次第二点,发挥要在指定范围内,不要想当然。比如题干中常会出现这样的话“在给定的资料中进行分析”,很多考生觉得这是废话,其实不然。这其中就给大家限制了一个范围“给定的资料中”,如果考生意识不到这点,很可能针对这一问题想当然地把自己所了解的相关信息全都搬上来,写了一大堆,却只有一两点是在给定资料中体现的,这样无疑是画蛇添足,浪费时间。阅卷老师也不会因为你答得多就多给分,还是会严格按照采分点评分。

      以上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首先在考场上仔细审题是十分关键的,考生千万不要觉得时间紧迫而把审题的时间都省略了,这样往往得不偿失。其次就是一定要注重解决对策并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第三就是不要想当然,一定要答题到位。

      此外考生在行文的过程中,要注意逻辑性。因为阅卷工作也是流水作业,批改每份试卷的时间有限,因此考生如果在行文中能够体现出逻辑性,让阅卷老师对你的行文脉络一目了然,从阅卷老师的心理上来讲,就已经给你的试卷分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档次。这对考生来说是十分有利的。

      除了逻辑性之外,考生的字迹也很关键,这也涉及到阅卷老师的心理问题。大家可以自己想想,如果你是阅卷老师,摆在你眼前的两张卷纸,一张字迹潦草,涂涂抹抹,而另一张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你会给谁高分?所以说考生们在答题过程中千万不要图快就把字写飞了,一句话写上去觉得不好就用钢笔反复地勾掉。建议考生用不会使卷纸变阴的笔书写,另外一句话想好了以后再写,如果非要删去也不要反复地涂抹,只要在字中间一勾就可以了。字迹不一定非得美观,但一定要工整,至少不要让阅卷老师猜字。如果大家在考试中能够避免我提出来的上述问题,相信各位考生一定会有一个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相关文章:


      第1篇    教师招聘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的区别    作者:李昊腾

       一般来说,财政拨款指的是财政全额拨款,公务员身份人员都享受财政全额拨款,有一些教师也享受这个待遇,他们是国家或者省市在编人员,人员开支由国家或者省级财政核算资金据实拨付到本级财政发放工资;而财政补贴人员指的是一部分事业人员,他们的工资国家或者省级财政部分或者不承担,全部或者部分工资由本级财政负担或者所在单位负担,在编制上也属于地方编制(国家、省级招考事业人员除外),通常上,这两种分别叫做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


      第2篇    2014滨州市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文桌

       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人民警察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届毕业生;


      第3篇    2014年泰安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昊云

       2014年泰安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泰安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下同)。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


      第4篇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    作者:李巧瑜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以下简称《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


      第5篇    2014年济南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聘须知    作者:李昊瀚

       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应聘须知1.哪些人员可以应聘?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相关规定,凡是符合《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简章》规定的条件及招聘岗位资格条件者,均可应聘。2.哪些人员不能应聘?(1)在读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不能应聘,也不能用已取得的学历学位作为条件应聘;(2)现役军人;(3)在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被认定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且不得报考的人员;(4)曾受过刑事处罚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5)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的人员。应聘人员不得报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