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政策法规

    中国古代医学著作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著作)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8 19:25:01

    【导读】

    1.公关危机管理的含义

    概念:公共危机是严重威胁与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并引发社会混乱和公众恐慌,需要以政府为主的公共部门介入,运用公权力、公共政策和公共资源紧急应对和处理的危机情况和非常事态。

    【解释概念】带领学员理解这个概念,重点掌握公共危机的特点。讲解的方式主要通过举例的方式来讲解何为公共危机。还有重点圈画“突发性和紧急性”、“决策的非程序化”突出强调其中的重点内容。

    【考点讲解】

    公共危机管理主要指的就是面对突发的紧急事件,严重危及社会公共利益时,国家公权力迅速介入进行控制,尽可能把伤害和损失降到相对较低的过程。公共危机的突发性和紧急性是其最基础的特点,表明这个事件的偶发性,无法提前预判;高度的不确定性说的是公共危机的发展没有办法去预判它的发展走向和所带来的结果;影响的社会性也就是公共性是指公共危机涉及到社会公众利益,影响范围大;决策的非程序化是指面对偶发紧急的情况没有先例可以去遵循,无法按部就班来制定决策。

    【举例讲解】2003年面对大肆爆发蔓延传播的“非典SARS”病毒,在还没有对症的疫苗研制出来之前,紧急进行了大范围的隔离把控疫情的蔓延。这个其实就体现出来疫情也就是公共危机的紧急性和突发性,其中涉及到普通公众的切身利益,体现出来公共性这一特点,而且当时采取的感染人群的隔离措施体现出来决策的非程序化。

    2.公共危机的分类

    【考察】重点考察公共危机的第一种分类,多以概念性题目考察为主。

    (1)按诱因——外生型危机、内生型危机、内外双生型危机

    【举例讲解】

    ①外生型危机:主要就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危机自然灾害,比如地震、雪灾、海啸等等。

    ②内生型危机:主要指由于人为因素引发的公共危机事件,比如投毒、新疆暴恐、昆明火车站袭击等。

    ③内外双生型危机:是指由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等各种因素所引起的危机事件,最典型的就是泥石流,其中人为因素是指人类的滥砍滥伐,破坏生态环境;自然因素是指持续长时间的暴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泥石流。

    (2)按应急预案——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举例互动】

    这里主要要求会区分即可,通过举例互动的方式来直观地让学员进行判断。

    比如可以设问:地震、海啸、非典、雪灾、禽流感、埃博拉病毒、特大连环车祸、mh370、寿光洪涝、新疆暴恐、昆明车站袭击分别属于哪一种类型?

    自然灾害:地震、海啸、雪灾、寿光洪涝

    事故灾难:特大连环车祸、mh370

    公共卫生事件:非典、禽流感、埃博拉病毒

    社会安全事件:新疆暴恐、昆明车站袭击

    3.公共危机的分级和分期

    【考察】概念性考察为主,多侧重考察公共危机的分级,需要重点把握级别和颜色的对应。

    (1)公共危机的分级

    【讲解】公共危机的分级主要侧重考察记忆的准确性,可以用一个表格来帮助把握。

    性质级别颜色

    特别重大Ⅰ红色

    重大Ⅱ橙色

    较大Ⅲ黄色

    一般Ⅳ蓝色

    (2)公共危机的分期

    按照发展情况——预警期、爆发期、缓解期、善后期

    【举例讲解】

    ①预警期:台风“山竹”来临之前的天气预报就是一种预警。

    ②爆发期:广东福州等东南部沿海省份台风过境,树枝折断,房屋摇晃,全市断电都是爆发期的表现,危机势头正强劲。

    ③缓解期:台风慢慢离境,生产生活逐渐恢复。

    ④善后期:台风完全离境后,修复电力电网等基础设施,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4.公共危机的处理原则

    【考察】多侧重概念性考察,考察处理原则的种类以及其中的第一原则。

    【讲解】

    (1)时间性原则

    时间性原则是处理原则中的第一首要原则,比如 “5.12地震”第一时间就有军队、消防官兵、医护人员前线救援,争分夺秒,抓住“黄金72小时”组织救援。

    (2)效率性原则

    危机蔓延速度快,所以需要快速反应,所以在地震发生之初就立刻组织各路人员救援,通过陆地、空中多种救援方式运输物资和救援人员,采用探测设备进行生命探测,提高救援效率。

    (3)协同性原则

    协同原则主要讲的是各个行业各个系统的人员互相配合,相互协作,才能妥善应对危机。地震中,医护人员和消防、军队战士互相配合,救援和救助相结合,后续生产人员昼夜不停生产运输配套物资,都体现的是协同性原则。

    (4)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主要指的是应对危机时的手段要恰当,比如汶川地震当时组织孕妇的紧急生产,以及灾后科学的重建规划和定期检验,都体现了应对危机中科学性手段的必要性。

    (三)课堂小结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中主要讲的是什么是公共危机、公共危机的特点、分级和分期以及应对公共危机时的处理原则。公共危机时行政管理中及其偶发特殊的部分,其突然性紧急性的特点,为其带来了决策非程序化的特点,在处理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时间性处理原则,做到分秒必争,方能最大可能保障社会公众利益。

    四、重难点内容汇总

    重点:1.公关危机的特点和分类

    2.公共危机的分级

    3.公共危机的处理原则

    解决:课上充分举例,带学员理解知识点,在不断地案例带入中,做到课上充分消化并牢记重点知识。

    难点:公共危机的处理原则

    解决:通过举例方式帮助学员理解如何及时妥善处理公共危机。

      相关文章:


      第1篇    教师招聘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的区别    作者:李昊腾

       一般来说,财政拨款指的是财政全额拨款,公务员身份人员都享受财政全额拨款,有一些教师也享受这个待遇,他们是国家或者省市在编人员,人员开支由国家或者省级财政核算资金据实拨付到本级财政发放工资;而财政补贴人员指的是一部分事业人员,他们的工资国家或者省级财政部分或者不承担,全部或者部分工资由本级财政负担或者所在单位负担,在编制上也属于地方编制(国家、省级招考事业人员除外),通常上,这两种分别叫做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


      第2篇    2014滨州市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文桌

       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人民警察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届毕业生;


      第3篇    2014年泰安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昊云

       2014年泰安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泰安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下同)。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


      第4篇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    作者:李巧瑜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以下简称《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


      第5篇    2014年济南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聘须知    作者:李昊瀚

       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应聘须知1.哪些人员可以应聘?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相关规定,凡是符合《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简章》规定的条件及招聘岗位资格条件者,均可应聘。2.哪些人员不能应聘?(1)在读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不能应聘,也不能用已取得的学历学位作为条件应聘;(2)现役军人;(3)在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被认定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且不得报考的人员;(4)曾受过刑事处罚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5)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的人员。应聘人员不得报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