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公共管理艺术的加减法申论题(公共管理艺术的加减法)
- ·下一篇文章:公务考试题中申论指的是什么(公务员申论区别)
申论民生的名言警句(民生的申论金句)
1. 乃知国家事,成败固人心。
2.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 衙斋卧听箫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4. 国强民也富,国破家必亡。
5.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6.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
7.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8. 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让你坐在台上。(温家宝)
9. 天下之大,民生为最。
10.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世界大多数贫穷人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
11.古人云:“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12.民生问题,事关和谐社会建设大计,如何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行各业及其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道严峻社会课题,不仅需要摆上战略的高度从宏观来抓,更需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微观来落实。
13.人人起来负责,政府才不会懈怠。
14.恩格斯说过,“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
15.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
16.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17. 民之归心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旷也。
18.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相关文章:
第1篇 教师招聘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的区别 作者:李昊腾
一般来说,财政拨款指的是财政全额拨款,公务员身份人员都享受财政全额拨款,有一些教师也享受这个待遇,他们是国家或者省市在编人员,人员开支由国家或者省级财政核算资金据实拨付到本级财政发放工资;而财政补贴人员指的是一部分事业人员,他们的工资国家或者省级财政部分或者不承担,全部或者部分工资由本级财政负担或者所在单位负担,在编制上也属于地方编制(国家、省级招考事业人员除外),通常上,这两种分别叫做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
第2篇 2014滨州市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文桌
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人民警察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届毕业生;
第3篇 2014年泰安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昊云
2014年泰安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泰安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下同)。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
第4篇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 作者:李巧瑜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以下简称《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
第5篇 2014年济南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聘须知 作者:李昊瀚
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应聘须知1.哪些人员可以应聘?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相关规定,凡是符合《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简章》规定的条件及招聘岗位资格条件者,均可应聘。2.哪些人员不能应聘?(1)在读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不能应聘,也不能用已取得的学历学位作为条件应聘;(2)现役军人;(3)在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被认定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且不得报考的人员;(4)曾受过刑事处罚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5)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的人员。应聘人员不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