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政治纪律重要意义(政治纪律2020)
- ·下一篇文章:环保局选调考试题(环保类申论范文)
延续文化血脉知识要点(延续文化的血脉)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务员考试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务员考试网特别推荐:2017年申论热点时评“延续中国文脉”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能力培养和申论热点把握有一定的帮助和促进。
背景链接
近日,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五集《延续中华文脉》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延续中华文脉》紧紧扣住文化改革这个主题,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文化改革发展的深度思考和战略布局,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延续中华文脉的使命担当,展示了文化改革发展的勃勃生机和辉煌成就。节目播出后,在广大观众中引发强烈共鸣,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更是成为文化战线干部群众的深切体会。
分析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我们要从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综合分析】
文化是沟通的桥梁。桥梁的一端是过去,一端是未来,一端是中国,一端是世界。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的中华文化传播出去,让传统文脉在当代中国延续,用文化方式向世界展示中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历史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清晰作答。
中华文化,何以能够穿越时空的隧道行稳致远?缘于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同时也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这其中,始终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是中华文化得以生生不息、呈现勃勃生机的根本所在。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更好地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是文化改革的目标。近5年来,文化产品层出不穷、文化人才不断涌现、文化获得感日渐增强,文化活力迸发,文化魅力生长,中华文化感染整个世界,无不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高度,以文化自信回应时代关切的改革实践。
全面深化改革,文化大有可为。自2014年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审议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文化建设在改革方向和工作的布局上,由此搭建起新的“四梁八柱”。之后,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国有文化企业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等一系制度的出台,将全领域、多层次的文化体制改革推向纵深,而制度的创新也不断巩固着13亿人的文化自信。
通过观看《延续中华文脉》,带给我们的不只有丰盈的文化自信,也进一步夯实着我们的文化自觉。下一步,较好地把握“两效统一,社会效应优先的原则”;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发挥舆论导向“定海神针”的作用;全面优化创作环境,创作更多时代作品;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让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不断增强等诸多措施和遵循,必将确保文化体制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文化自信的潮声,激发亿万人民的共鸣。只有将改革进行到底,才能延续中华文脉,实现文化复兴。在多元文明共存的当今世界,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就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而今,全面改革助力中华文化行稳致远,“讲好中国故事”正成为中国积极走向世界的文化标识。面向未来,相信13亿中国人民必能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极大地提升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凝聚力,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
以上就是2017年申论热点时评“延续中国文脉”评论文章的完整内容,公务员考试网希望这篇范文对考生把握申论热点问题,提升申论写作的语言表达能有所帮助,供大家参考阅读。公务员考试网申论热点时评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更多信息请关注公务员考试网最新资讯。
相关文章:
第1篇 教师招聘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的区别 作者:李昊腾
一般来说,财政拨款指的是财政全额拨款,公务员身份人员都享受财政全额拨款,有一些教师也享受这个待遇,他们是国家或者省市在编人员,人员开支由国家或者省级财政核算资金据实拨付到本级财政发放工资;而财政补贴人员指的是一部分事业人员,他们的工资国家或者省级财政部分或者不承担,全部或者部分工资由本级财政负担或者所在单位负担,在编制上也属于地方编制(国家、省级招考事业人员除外),通常上,这两种分别叫做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
第2篇 2014滨州市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文桌
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人民警察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届毕业生;
第3篇 2014年泰安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昊云
2014年泰安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泰安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下同)。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
第4篇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 作者:李巧瑜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以下简称《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
第5篇 2014年济南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聘须知 作者:李昊瀚
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应聘须知1.哪些人员可以应聘?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相关规定,凡是符合《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简章》规定的条件及招聘岗位资格条件者,均可应聘。2.哪些人员不能应聘?(1)在读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不能应聘,也不能用已取得的学历学位作为条件应聘;(2)现役军人;(3)在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被认定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且不得报考的人员;(4)曾受过刑事处罚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5)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的人员。应聘人员不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