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平津战役详解(平津战役战役)
- ·下一篇文章:海归女硕士回乡创业,被村民当反(海归女硕士当农民)
舆论监督第四种权力(舆论监督是第四种权利)
中公教育专家为考生带来2015事业单位面试热点:第四权力-舆论监督之病。
舆论监督是党和六大监督体系之一,它的实质是人民的监督。广义上理解是公民享有的对和社会事务实行舆论监督的权力和自由,狭义上理解是新闻媒体运用舆论,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和公共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
目前,我国舆论监督正在快速发展当中,在全民关注的反腐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四大提出加强以法治国理念,舆论监督今后在社会生活中将具有不可或缺的影响力。但是存在的问题是,不断出现媒体报道不实的事件,误导大众特别是网民,造成舆论风波,对个人或者机构的恶劣影响难以消除。比如骆驼截肢事件,东北大妈撞外国小伙事件,再往前有郭美美与红十字会事件,缝肛门事件等。这些事最初报道时,都像一个个炸弹掀起轩然大波,引起了公愤。但是随着调查的深入,这些报道全部都不属实,但是真相揭开太晚,比如缝肛门和郭美美,已经对个人和机构造成了严重损害,个人轻则损害名誉,重则掉丢工作,机构则损害公信力,其中红十字会就是典型的舆论受害者。
有真题如下:2014年7月,超强台风“威马逊”过境之后,琼粤桂三省区数十万受灾群众在高温炎热、水电中断的情况下等待应急救助。而此时运往灾区的物资中,赫然出现了红十字会调拨的几千条棉被和夹克衫。对于“红会三伏天向台风灾区送棉被”这件事你怎么看?
题目看上去有一种暗示的味道,似乎在说红会三伏天送棉被是失职之举。但是作为考生来讲,回答不了解的热点问题是有一定风险的,如果你对热点事件不了解不知情,然后望文生义,可能会受到误导而答错。
在这里先告诉大家这件事的实情,实际上海南地区虽然白天高温酷暑,但是它的昼夜温差很大,到了晚上就只有10度左右,10度是什么概念呢,大家想想我们冬天屋里有暖气时大约是18度,感觉才不冷,如果只有10度的话,睡觉没有被子盖是受不了的。所以红十字会按照它多年救灾的经验,直接从广东调拨了一批棉被还有夹克衫过去,而且灾区在申请物资时,也包括了棉被。但是当这件事最初公布在网络上时,却被一些媒体和网民认作是乱作为,然后自然是大骂红十字会,各种冷嘲热讽。后来虽然红十字会做了澄清,陆续也有媒体深入灾区报道了真相,但是你不能保证所有影响都能得到消除。
所以,红十字会救灾三伏天送棉被,听上去似乎很不靠谱,但是经红会解释以及媒体调查后证实,灾区夜间湿冷,帐篷不足,确实需要棉被。整个事件是由网友和部分媒体主观臆断而掀起的舆论风波,虽然已经解释清楚,但是对红会造成的负面影响仍然余波未了。这是我国舆论监督领域的一桩典型事例,应该引起各方的反思。
一方面,网友和部分媒体应该吸取教训。对红会送棉被的行为仅凭常识就认定有错,这是一种“常识惰性”。须知常识也有很多不正确的时候,在对灾区实际情况不了解的情况下,一见到不符合常理的现象就吐糟,是一种草率和浮躁。诚然,网友和媒体监督公共机构是好事,但同时也应尽力摆脱成见,一事一论。有条件的媒体对待反常现象,更应当多一份理性,多一份审慎,做多方面的调查,了解实际情况后再作评论。否则,造谣容易辟谣难,即使事后弄明白真相,也难还当事者一个清白。
另一方面,红会自身也应该吸取经验,更好地与公众互动。红会自从郭美美事件以来,公信力严重受挫。虽然郭美美事件本身只是空穴来风,但是红会至今仍然没有从这件事带来的阴影中摆脱。此次救灾送棉被的行为进入公众视野之后,公众的反应不是去思考它的合理性,而是倾向于认为是红会不体察民情,敷衍了事,“冏”相毕露,这跟红会自身形象不佳大有关系。红会在最初发布救灾信息时,只简单罗列了一下物资和数目,对于夏天送棉被这样早有质疑的问题没有做出任何说明,可见红会在舆论宣传方面仍然缺乏主动意识。作为公共机构,红十字会不应只会“埋头救灾”,也要学会“抬手引路”
总之,这一事件给参与各方都提了个醒。如果网友和媒体能够秉持着客观审慎的态度,注重调查研究,我们的网络监督与新闻报道都会更加成熟理性;而红十字会这样的公共机构,如果能够学会与公众互动,也能避免负面舆论的困扰。
相关文章:
第1篇 教师招聘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的区别 作者:李昊腾
一般来说,财政拨款指的是财政全额拨款,公务员身份人员都享受财政全额拨款,有一些教师也享受这个待遇,他们是国家或者省市在编人员,人员开支由国家或者省级财政核算资金据实拨付到本级财政发放工资;而财政补贴人员指的是一部分事业人员,他们的工资国家或者省级财政部分或者不承担,全部或者部分工资由本级财政负担或者所在单位负担,在编制上也属于地方编制(国家、省级招考事业人员除外),通常上,这两种分别叫做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
第2篇 2014滨州市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文桌
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人民警察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届毕业生;
第3篇 2014年泰安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昊云
2014年泰安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泰安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下同)。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
第4篇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 作者:李巧瑜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以下简称《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
第5篇 2014年济南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聘须知 作者:李昊瀚
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应聘须知1.哪些人员可以应聘?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相关规定,凡是符合《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简章》规定的条件及招聘岗位资格条件者,均可应聘。2.哪些人员不能应聘?(1)在读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不能应聘,也不能用已取得的学历学位作为条件应聘;(2)现役军人;(3)在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被认定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且不得报考的人员;(4)曾受过刑事处罚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5)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的人员。应聘人员不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