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政策法规

    2021事业单位考试考点速记(事业单位必考考点100)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6 03:04:09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它的作用是表扬好人好事,批评错误和歪风邪气、传达重要情况以及需要各单位知道的事项。其目的是交流经验,吸取教训,教育干部、职工和群众,推动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一、通报的特点

    1.告知性

    通报的内容,常常是把现实生活当中一些正反面的典型或某些带倾向性的重要问题告诉人们,让人们知晓、了解。

    2.教育性

    通报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人们知晓内容,它主要的任务是让人们知晓内容之后,从中接受先进思想的教育或警戒错误,使他们知道应该这样做而不应该那样做,这就是通报的教育性。

    二、通报的分类

    根据通报的适用范围,可以分为表彰通报、批评通报和情况通报。

    1.表彰通报。用于表彰群体或个人的模范先进事迹,或者单位集体的典型经验,通过表彰先进,推广经验,树立榜样,起到调动积极性的作用。

    2.批评通报。用于批评,揭露个人或单位各种违法乱纪行为,纠正干部队伍中的不正之风。通过批评告诫有关单位或个人,引起警觉,吸取教训,以改进工作,防止类似错误发生。

    3.情况通报。上级机关把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重要情况告知所属单位和群众,能使有关单位或人员及时了解精神,掌握情况,便于把握工作方向,调整工作部署,改进工作措施,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克服存在的问题。

    三、通报的写作要求

    1.叙述准确、简要。通报的特点是以叙述事实为主,事实是通报的心部分。在叙述时要做到两点:一是准确无误。无论是表彰通报、批评通报,还是情况通报,都要求事件真实,撰写之前,必须深入调查,核准事实。

    2.事实典型。通报的事例一定要典型,无论是先进事迹或是违法的事实,都应是能够反映一定社会现象的本质,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事例,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宣传、教育、惩戒的作用。如果通报的事例一般化,就失去了发通报的意义。

    3.评议得当。通报涉及对人、事的定性问题,因此评议一定要严肃认通真,合情合理,注意掌握分寸。表彰先进,不要任意拔高;批评错误,不要无限上纲;处理决定要符合政策和有关法规,实事求是。否则会给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4.通报要及时。通报的时间性很强,特别是批评通报和情况通报,如果不及时发出,就会耽误工作。

    四、通报与通告、通知的区别

    通报、通告与通知这三个文种都有沟通情况、传达信息的作用,但又有区别。

    1.所告知的对象不同

    通报是上级机关把工作情况或带有指导性的经验教训通报下级机关或部门,无论哪种通报,受文单位只能是制发机关的所属单位或部门;通告所告知的对象较广泛,是一定范围内的全部组织和群众,它所宣传的是规定条文,具有政策性、法规性和某种权威性,要求人们遵照执行,一般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新闻发布并常常张贴;通知一般只通过某种公文交流渠道,传达至有关部门、单位或人员,它所告知的对象是限定的。

    2.制发时间不同

    通报是事后行文,往往是对已经发生了的事情进行分析、评价;通告、通知是事前行文。

    3.目的不同。

    通报是传达重要精神,对工作没有具体的安排和部署;通知主要是通过具体事项安排,要求下级机关在工作中执行或办理;通告强调一定范围内遵守的事项,侧重于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相关文章:


      第1篇    教师招聘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的区别    作者:李昊腾

       一般来说,财政拨款指的是财政全额拨款,公务员身份人员都享受财政全额拨款,有一些教师也享受这个待遇,他们是国家或者省市在编人员,人员开支由国家或者省级财政核算资金据实拨付到本级财政发放工资;而财政补贴人员指的是一部分事业人员,他们的工资国家或者省级财政部分或者不承担,全部或者部分工资由本级财政负担或者所在单位负担,在编制上也属于地方编制(国家、省级招考事业人员除外),通常上,这两种分别叫做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


      第2篇    2014滨州市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文桌

       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人民警察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届毕业生;


      第3篇    2014年泰安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昊云

       2014年泰安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泰安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下同)。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


      第4篇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    作者:李巧瑜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以下简称《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


      第5篇    2014年济南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聘须知    作者:李昊瀚

       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应聘须知1.哪些人员可以应聘?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相关规定,凡是符合《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简章》规定的条件及招聘岗位资格条件者,均可应聘。2.哪些人员不能应聘?(1)在读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不能应聘,也不能用已取得的学历学位作为条件应聘;(2)现役军人;(3)在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被认定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且不得报考的人员;(4)曾受过刑事处罚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5)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的人员。应聘人员不得报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