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加工写作材料的方法有哪些(改善材料加工性的途径有哪些)
- ·下一篇文章:啃小族背后的问题(啃小族你怎么看)
激励反馈机制(激励性反馈的原则)
【背景链接】
《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10月10日至20日在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官网公开征求意见,提出探索建立文明行为激励回馈制度,包括依据文明行为记录,完善积分落户加分等优惠政策。草案征求意见稿共六章64条,由总则、文明行为规范、不文明行为治理、保障与促进、法律责任及附则构成,明确规定了公民应当遵守的文明行为基本规范,其中不乏新意,如提出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日制度、文明行为记录制度、文明引导员制度等。加大“前引后推”力度,是草案征求意见稿的一个突出亮点。
“后推”就是依靠法规强制力,遏制不文明行为。草案征求意见稿为文明划定了底线,并提出将重点治理公共交通霸座等问题,随地吐痰、高空抛物、霸座等多项不文明行为将有具体罚则,同时建立完善不文明行为日常检查和联合惩戒机制,拒不配合执法工作或将被曝光,参加社会服务可减轻处罚。这些措施有利于提高不文明行为违法成本,加大法规震慑力,营造不愿违法、不想违法的氛围。
“前引”就是通过正向激励,激发广大市民遵守法规,参与道德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草案征求意见稿为文明建构了标尺,并提出:“本市探索建立文明行为激励回馈制度,依据文明行为记录,完善有关评比表彰、积分落户加分、住房和医疗保障、公共服务优待、困难帮扶、现金奖励等优惠政策。鼓励用人单位在招聘录用、职位晋升、待遇激励等方面将文明行为记录作为重要参考条件”。就是说,在文明行为促进中贡献突出的,以及在制止、纠正发生不文明行为的事件中表现优秀的单位和个人,可以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些激励措施可有效调动广大市民的积极性,营造以文明为荣、以不文明为耻的氛围,提升广大市民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
《吕氏春秋》记载的一则故事“子路受牛”给我们带来有益启示:子路救起了一名落水者,并接受了落水者赠送的牛,孔子因此赞赏子路,称这样做会促使救人者越来越多。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必要的激励可以激发、驱动和强化人的行为,引领人们崇德向善。培育文明新风尚,同样需要发挥正向激励作用。
事实上,法律法规的作用不仅是惩戒、震慑、规范,也有潜在的价值导向、社会评价、教育教化的功能。建立文明行为激励回馈制度,价值导向明显,可以为道德文明建设增添新动力,引导更多的人向高尚靠拢,争当文明践行者,将文明行为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并与不文明行为作坚决斗争。
道德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强化约束,用法律制度推动,又要结合实际,依靠创新驱动,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倡导与规范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共治相结合、奖励与惩戒相结合,不仅能激活道德文明建设“一池春水”,擦亮经济社会发展底色,而且还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草案征求意见稿不仅规定了罚则,还制定了奖励政策,提出探索建立文明行为激励回馈等制度,为推进道德文明建设开辟了新的思路,也丰富了促进文明的手段,值得点赞。期待条例早日出台,政府及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将激励回馈等项制度照进现实,激发起广大市民参与道德文明建设的热情、聪明才智和创造活力,进一步提高社会文明水平,提升城市的精气神,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首都经验”,为其他地方提供借鉴。
【题目预测】
文明社会是需要共同来维护的,但现如今文明变得让大家难以追求,我们看到大街上随地吐痰,丢烟头等现象等,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官网公开征求意见,提出探索建立文明行为激励回馈制度。例从文明行为基本规范入手,以法治的刚性和硬度推动文明生活方式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的施行是社会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是创新尝试,有利于民众文明素养的提升,乃至文明城市打造,值得借鉴与学习。
随着城市的拓展和经济的迅速增长,人们对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复杂,要求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关心居住环境及城市文明的发展状况。然而,尽管社会文明程度已有很大提升,但不文明行为仍然存在:景区打闹、乱写乱画、乱丢垃圾、写上“到此一游”、纵容宠物随地大小便……客观来说,仅仅靠盲目信任人们心中的道德已经无法将社会建设的更好,条例于是便应运而生。
《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对不文明行为进行了处罚,还有一些做得好的奖励,提出探索建立文明行为激励回馈等制度,为推进道德文明建设开辟了新的思路,也丰富了促进文明的手段,值得点赞。
为了更好的让该政策得以落实并且能够真正的让大家改善,不应该但从条文上来督促大家,更应该从思想上不断的对当代青年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法治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和对当下的公民文明守礼做出贡献。同时我们也可以用多种方式来完善该条例,比如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着手,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相关文章:
第1篇 教师招聘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的区别 作者:李昊腾
一般来说,财政拨款指的是财政全额拨款,公务员身份人员都享受财政全额拨款,有一些教师也享受这个待遇,他们是国家或者省市在编人员,人员开支由国家或者省级财政核算资金据实拨付到本级财政发放工资;而财政补贴人员指的是一部分事业人员,他们的工资国家或者省级财政部分或者不承担,全部或者部分工资由本级财政负担或者所在单位负担,在编制上也属于地方编制(国家、省级招考事业人员除外),通常上,这两种分别叫做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
第2篇 2014滨州市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文桌
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人民警察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届毕业生;
第3篇 2014年泰安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昊云
2014年泰安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泰安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下同)。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
第4篇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 作者:李巧瑜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以下简称《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
第5篇 2014年济南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聘须知 作者:李昊瀚
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应聘须知1.哪些人员可以应聘?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相关规定,凡是符合《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简章》规定的条件及招聘岗位资格条件者,均可应聘。2.哪些人员不能应聘?(1)在读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不能应聘,也不能用已取得的学历学位作为条件应聘;(2)现役军人;(3)在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被认定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且不得报考的人员;(4)曾受过刑事处罚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5)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的人员。应聘人员不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