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分析法经典案例(因果分析法案例)
申论文章写作无论从字数篇幅上,还是从分值比重上,都是申论作答的重中之重,而由于它的难度较高,成为了广大考生申论考试作答、成绩提升的“绊脚石”和“拦路虎”,也由此在广大考生中形成了一个共识,即“得文章者得申论”。每年申论考试文章写作的命题方向都不相同,而其中最难的莫过于双主题了。以下中公教育中公教育专家将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让广大考生轻松破解双主题命题方式,取胜申论文章写作。
一、何为双主题的命题形式
所谓文章命题双主题形式,指的是题干中以及材料中各给出了不同的文章主题,并要求考生结合题干主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字数符合要求的文章。按照文章写作的规律,文章的基础或根本在于抓住文章写作的主题,一旦主题偏失,都可视为离题或偏题,整体成绩也将大打折扣。所以一旦出现双主题的命题方式,广大考生就极易迷失方向,无从入手,不知所措。例如,2011年国考副省级申论真题题干如下:
参考给定材料,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3.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
而材料大篇幅出现的是关于“如何加强黄河建设”。由此便出现了双主题,很多考生便无法判断是该写题干中的主题——“弘扬黄河精神”,还是材料给定的主题——“加强黄河建设”。
二、双主题的破解方法
申论文章为议论文,而议论文的核心在于针对给定的主题,提出相应的观点,因此主题和观点成为了申论文章写作的基本要求。而从逻辑关系上分析,观点与主题是因果关系,观点是为了更好地论证文章的主题,观点正确、准确、新颖,则文章主题的分析论证也更具说服力,基于此,在写作过程中,面对题干和材料各给出主题的形式,可通过因果分析法对二者的关系进行解析,即“因”为文章观点,“果”为文章的主题,通过论证了文章的观点,进而分析了文章的主题,从而使给定的双主题都得到相应的论证。仍然以上述真题为例:
题干的主题为:弘扬黄河精神
文章的主题为:加强黄河建设
从因果的逻辑关系分析:“因”为“弘扬黄河精神”——观点,“果”为“加强黄河建设”——主题。如此便可形成这样的文章标题:
弘扬黄河精神 加强黄河建设
用“弘扬黄河精神”的观点,对黄河的建设进行论证,从而使文章写作能紧扣文章的命题要求。
三、福建省考真题示范
我们以2014年福建省考申论作文题为例。题干信息:“给定资料5”划线部分写道:“中国在能够输出价值观之前,是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的”,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利益明确;②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③思路清晰,语言流畅;④总字数1000—1200字。
结合题干要求可知,题干给定的主题为:价值观输出
通读给定资料可知,材料给定的主题为:文化输出
分析关系:文化输出为因;价值观输出为果
则文章的观点为:文化输出;主题为:价值观输出
形成标题为:推动文化“走出去” 带动价值观认同
综上所述,中公教育中公教育专家提醒考生,在遇到此类命题方式时切不可自乱阵脚,沉着淡定找出相应主题,按照因果分析法进行解析,自能轻松破解难题,进而提升文章写作的成绩。
相关文章:
第1篇 教师招聘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的区别 作者:李昊腾
一般来说,财政拨款指的是财政全额拨款,公务员身份人员都享受财政全额拨款,有一些教师也享受这个待遇,他们是国家或者省市在编人员,人员开支由国家或者省级财政核算资金据实拨付到本级财政发放工资;而财政补贴人员指的是一部分事业人员,他们的工资国家或者省级财政部分或者不承担,全部或者部分工资由本级财政负担或者所在单位负担,在编制上也属于地方编制(国家、省级招考事业人员除外),通常上,这两种分别叫做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
第2篇 2014滨州市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文桌
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人民警察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届毕业生;
第3篇 2014年泰安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昊云
2014年泰安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泰安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下同)。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
第4篇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 作者:李巧瑜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以下简称《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
第5篇 2014年济南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聘须知 作者:李昊瀚
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应聘须知1.哪些人员可以应聘?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相关规定,凡是符合《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简章》规定的条件及招聘岗位资格条件者,均可应聘。2.哪些人员不能应聘?(1)在读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不能应聘,也不能用已取得的学历学位作为条件应聘;(2)现役军人;(3)在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被认定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且不得报考的人员;(4)曾受过刑事处罚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5)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的人员。应聘人员不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