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政务大厅办事员面试(政务大厅事件)
- ·下一篇文章:言语理解 常用搭配(常考言语理解词语辨析大全)
国考申论大作文写作如何立意才能不偏题呢(国考申论大作文写作如何立意才能不偏题做)
文章写作是申论科目的难点,而文章的立意更是申论作文的灵魂,找准文章的立意,会让你的文章上升一个高度,轻松拿高分。那么如何找准文章的立意,立意的判断标准又是什么呢。今天,就和大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什么是文章的立意
立意顾名思义就是找文章的核心观点、核心思想,也就是文章写作的总论点,而总论点包括主题+角度。只要我们写文章时找准总论点,然后围绕论点展开论述,主题肯定不会跑偏,分数当然也不会低。
二、立意的判断标准
写申论文章时,最主要依据以下两点:题干和材料。并且题干与材料一定有内在的关系。所以说我们给文章立意时要参照以下两个标准:
1、作文立意一般要来自于给定资料。如果脱离材料作答,肯定是拿不了高分的。
在申论作文题目要求中一般有这么一句话“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这句话的意思是,文章的立意也就是论点要来源于给定资料,但是论证论点的论据是“不拘泥于给定材料”,可以用材料之外的观点来论证论点。
2、作文立意一定要明确。
立意明确是指要有明确的思想倾向和角度,要方向明确,是好是坏观点鲜明。
比如:文化输出是大国发展之基。“文化输出”是主题,它“是大国发展之基”,这就有了一个明确的角度。有了明确的角度后,后面的论述就要以这个角度为准展开论述。
相反的,又比如“论和谐社会”,这个主题就没有明确的角度,就没办法展开。所以说立意一定要有明确的角度,还要明确的展现出来,比如在标题,或者在每一段的开头都要明确的论述出来。
三、如何确定文章立意
我们知道一篇文章的立意包含主题+角度,它们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基础和关键,那么如何确定文章的主题和角度呢。
接下来,我们以2017年国考真题来具体讲解一下如何确定文章立意:
例如:参考给定资料,“以水为师”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1)见解明确、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第一步:审清楚题目,获得关键信息。
确定立意首先要从题干入手,要遵循题干优先于材料的原则。题干要求是“以水为师”为题目,很明显是命题作文,文章的主题已经确定,要以水为老师,所以不管我们如何写,都要围绕“以水为师”才可以,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千万不要偏离主题。
第二步:阅读材料,梳理材料逻辑,找准文章角度,确定总论点。
题干要求“以水为师”为题,主题已经给定,但它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角度,所以就需要我们去材料里面去挖掘。从论证逻辑上看,既然是以水为师,则必然要明确学习水的哪些品质、然后如何学以及它的积极作用,这是我们的文章角度,也是我们要展开的论点。
接下来就要梳理材料,从材料里寻找水的哪些品质需要我们去学习。
材料3中提到了“柔是‘水’为突出的特性”。这里我们可以想到学习水的“柔性”,可以拓展到社会实践中,要善于运用柔性的力量。
材料5中也提到水的很多品质。第一、二段引用“易经”、“老子”、“爱因斯坦”的名言,主要讲了“水的变化性”,“水变化多端,水无定形,随境而适”。这里我们可以拓展到推陈出新、大胆创新、适应环境等等。
再看第三段,引用了孔子的名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海纳百川,水与仁者均具有包容性”,还有材料的最后一句话,“仁者智者携手悠游于山水之间,既乐山又乐水,仁智兼备相得益彰。”这里面提到了水的“仁”和“智”,还有水的包容性。这些水的优秀的品质,我们都可以联系实际进行拓展,小到为人处世,大到治国为民。
如果还没有理解清楚,我们来看看老师是如何分析的,戳下面的视频一起来学习吧:
以上视频节选自2019年国考系统班
听完老师的讲解,是不是理解的更透彻了呢?另外要注意的是,在确定立意时一定要依据材料,也就是我们要拓展的角度,一定要在材料里有体现。比如,水的“柔、变化和包容”在材料里都有提到,我们完全可以从这些角度去展开论述,而水的一些其他特性如果材料里没有,我们就不能作为立意的角度去论述,论证时一定要结合实际,如果只依靠材料写肯定得不了高分。
总之,我们在确定立意时一定要以题干和材料为标准,从题干找准关键词,确定文章主题,然后从材料入手找准文章的论点,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找准文章的立意,为写出高分文章打好基础。
相关文章:
第1篇 教师招聘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的区别 作者:李昊腾
一般来说,财政拨款指的是财政全额拨款,公务员身份人员都享受财政全额拨款,有一些教师也享受这个待遇,他们是国家或者省市在编人员,人员开支由国家或者省级财政核算资金据实拨付到本级财政发放工资;而财政补贴人员指的是一部分事业人员,他们的工资国家或者省级财政部分或者不承担,全部或者部分工资由本级财政负担或者所在单位负担,在编制上也属于地方编制(国家、省级招考事业人员除外),通常上,这两种分别叫做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
第2篇 2014滨州市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文桌
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人民警察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届毕业生;
第3篇 2014年泰安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昊云
2014年泰安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泰安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下同)。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
第4篇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 作者:李巧瑜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以下简称《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
第5篇 2014年济南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聘须知 作者:李昊瀚
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应聘须知1.哪些人员可以应聘?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相关规定,凡是符合《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简章》规定的条件及招聘岗位资格条件者,均可应聘。2.哪些人员不能应聘?(1)在读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不能应聘,也不能用已取得的学历学位作为条件应聘;(2)现役军人;(3)在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被认定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且不得报考的人员;(4)曾受过刑事处罚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5)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的人员。应聘人员不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