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金融考研视频(金融考研卷子)
- ·下一篇文章:2019年香港事件的本质是什么(2019年香港事件的看法)
心理学 感觉(普通心理学中感觉的概念)
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掌握各科复习的基础知识非常重要。这对于我们后期扎实的复习突破是必要的。为了让你掌握书本上的基本概念,跨考研小编帮你整理了2018年考研普通心理学复习知识点。我们也希望各位考生牢记基础知识点,掌握基本概念。
第3章感觉
1. 感情和感情的意义
感觉—— 人脑对事物个体属性的理解。感觉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感受提供有关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信息。
(2)感觉保证身体与环境之间的信息平衡。
(3)感觉是一切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也是人类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感觉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像所有心理现象一样,它具有反射性质。感觉不仅涉及受体的活动,还涉及效应器的活动。 20世纪初,美德心理学家考夫卡将刺激分为近刺激和远刺激。近刺激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远刺激是指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比如一定波长的光、一定频率的空气振动等。远刺激是属于物体本身的,所以不会有太大变化;远刺激是指物体本身的刺激。而近刺激是感觉器官直接受到的刺激,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2. 感受编码
【编码】将一种能量转换为另一种能量,或者将一种符号系统转换为另一种符号系统。
(1)感觉编码—— 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处理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种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转化,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可以接受的神经能量或神经冲动。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感觉编码。
(2)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穆勒提出【神经特殊能量理论】。人们认为,各种感觉神经都有其特殊的能量,并且性质各不相同。每个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一种感觉。感觉器官的性质不同,感觉神经的能量不同,产生的感觉也不同。在他看来,感觉并不取决于刺激的性质,而是取决于感觉神经的性质。它否认感觉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认识论上是错误的。
(3)感觉编码的研究有两种代表性理论:特化理论和模式理论A.特化理论:不同类型的感觉有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 B.模式理论:编码是由整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但有些神经元激活程度较大,而另一些神经元激活程度较小。
3. 敏感性和感觉阈值
(1)绝对敏感性和绝对感觉阈值A.绝对感觉阈值——刚好能引起这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B. 绝对敏感性——人体感觉器官检测到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
绝对感觉阈值与绝对敏感性成反比!
(2) 差别敏感度和差别阈值A. 差别阈值:刚好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 B. 差别敏感度:感觉到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差异敏感度和差异阈值在数值上也是成反比的!韦伯定律:K=I/I(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始刺激的量;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即JND;K为一个常数。根据韦伯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某种感觉的敏感度,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尖锐。但是,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4、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
感觉强度和感觉大小之间存在两种关系:费希纳对数定律和史蒂文斯幂律。
(1)对数定律P=K logI(P为感觉量,即感觉强度;K为韦伯定律中的常数;I指刺激量)该公式表明,当刺激强度以几何倍数增加时,级数,感觉强度只能按算术级别上升。当物理量迅速上升时,感觉量逐渐变化。注:费希纳对数定律是基于韦伯定律,因此该定律仅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2) 幂律P=K In (P 为感觉的大小;I 指刺激的物理量;K 和n 为被评估的某类实验的常数特征) 公式表明,感知与刺激量的平方成正比。
5、视觉的生理机制:
视觉:人眼受光刺激而产生的。视觉的生理机制包括屈光机制、感觉机制、传导机制和中枢机制。眼球包括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眼球壁分为三层:外层是巩膜和角膜(屈光作用);内层是巩膜和角膜(屈光作用);中间层是虹膜、睫状肌和脉络膜;内层是网膜(感光)和视神经内段。眼球的内容物包括晶状体、房水和玻璃体液。它们都是折射介质。眼球外有三对眼肌,分别受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支配。视网膜是眼球的感光层。它由外层锥体细胞和杆状细胞组成;双极细胞的中间层;和神经节细胞的内层。
杆细胞和锥体细胞的区别:
(一)形式上有明显差异。一种是杆状的,另一种是椎状的。
(2)大网膜上的分布也不同。中央凹是大网膜上对光最敏感的区域,只有锥体细胞,没有杆状细胞;离开中央凹后,杆状细胞逐渐增多,以16o-20o数量最多。大网膜边缘仅有少量锥体细胞。在中央凹附近,有一个对光不敏感的区域,称为盲点,来自视网膜视神经节细胞的神经纤维在此汇聚形成视神经。
(3)功能不同。杆状细胞是夜视器官,在昏暗的光照条件下发挥作用,主要感知物体的明暗;视锥细胞是日间视觉器官,在中等和强光照条件下发挥作用,主要感知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6.视觉的基本现象:
视觉的基本现象视觉的基本现象是:视觉中的亮度、颜色、空间因素和时间因素。
色觉理论:
(1)三色理论: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Thomas Young)假设,视网膜具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仅对光谱中的特定成分敏感。当它们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会产生不同的色彩体验。但这个理论无法解释红绿色盲。
(2)对立过程理论:海林提出了四色理论,这是对立过程理论的前身。海林认为,视网膜中有三对视觉色素:黑白视觉色素、红绿色视觉色素和黄蓝色视觉色素。视觉元素。它们在光的刺激下表现出对抗过程,即同化和异化。赫里奇和詹姆森使用心理物理学方法证实了赫林的对立过程理论。发现了三种相反的细胞:黑色和白色、红色和绿色、黄色和蓝色。其中,黑色和白色单元格与亮度相关,红、绿、黄、蓝单元格与颜色编码相关。基于这些发现,我们认为视网膜中存在的三种视锥细胞对不同波长的光敏感。在视网膜层面,色觉是根据三色理论提供的原理产生的;而在视觉系统的更高层次上,存在着功能相反的细胞,对颜色信息的处理是一个相反的过程。
7.一些视觉现象
(1)暗适应:当光照停止或光从亮处转移到暗处时,视觉敏感度增加的时间过程。
(2)光适应:光照开始或暗处变为亮处时视觉敏感度降低的时间过程。
(3)普金野现象:当人从锥视觉过渡到杆视觉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敏感度会向短波方向移动,因此会出现不同的亮度变化。这种现象称为Pukinje。耶现象。
(4)马赫带:指明暗变化的分界线。人们经常会在明亮的区域看到较亮的光带,在黑暗的区域看到较暗的线条。这就是马赫带现象。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分布而产生的,而是神经网络处理视觉信息的结果。
(5)残像:刺激停止作用于感受器后,感觉现象并不会立即消失。它可以保留很短的时间。这种现象称为残像。
(6)闪光融合:随着间歇闪光频率的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称为闪光融合。
(7)视觉掩蔽: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接着另一个闪光出现时,该闪光会影响前一个闪光的感知。这种效应称为视觉掩蔽。
(8)视敏度:指视觉系统辨别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8、听觉的基本现象:
(1)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调是一个心理量,并不完全对应于声波物理特性频率的变化。 1000Hz以上,频率和音调几乎呈线性关系,且音调上升速度比频率慢;但在1000Hz以下,频率和音调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并且音调的变化比频率快。
(2)声音与频率的关系:在同一声压级下,不同频率的声音响度不同。不同的声压级可以产生相同的声音。
(3)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为16Hz-20000Hz,其中1000Hz-4000Hz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
(4)声音掩蔽:一种声音由于同时受到其他声音的干扰而提高听阈。
9. 听力理论
(1)频率理论:又称电话理论。它是由物理学家罗伯特·费尔于1886年提出的。认为内耳的基底膜和镫骨以相同的频率运动,振动的量与声音的原始频率相适应。频率理论很难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的基底膜每秒移动不能超过1000次。
(2)共振理论:也称位置理论。它是由亥姆霍兹提出的。由于基底膜的横向纤维长度不同,因此可以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后来发现基底膜横向纤维的长度与频率并不对应。
(3)行波理论:生理学家von Bexy发展了共振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位置理论——行波理论。人们相信,当声波传输到人耳时,会引起整个基底膜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进展到耳蜗顶部。振动的幅度也逐渐增大,从而实现不同频率的分析。然而,行波理论无法解释500Hz以下的声音对基底膜的影响(但可以用频率理论来解释)。
(4)神经齐射理论:Weaver提出。人们认为,当声音频率低于400Hz时,听觉神经各个纤维的发射频率与声音的频率相对应。当声音频率增加时,单个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其做出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就会排列发射的原理发挥作用。然而,对于5000 Hz以上的频率,神经齐射理论无法解释。
10.其他感受
(1)皮肤感觉:触觉、冷感、温感、痛感。 (2)嗅觉和味觉(3)内感觉:动觉、平衡觉和内脏觉。
附录:术语表
1.【感官编码】我们的神经系统无法直接处理外界输入的物理和化学能量。这种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转换,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可以接受的东西。
神经能量或神经冲动。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感觉编码。
2、【差异阈值和差异敏感性】刚好能引起差异感觉的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异阈值;感受到这种最小差异的能力称为差异敏感性。差异磁化率和差异阈值在数值上成反比。
3、【横向抑制】是指相邻受体可以相互抑制的现象。
4、【普肯耶现象】当人从锥视过渡到杆视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敏感度会向短波方向移动,因此会出现不同的亮度变化。这种现象称为Pukinye现象。
5、【马赫带】指明暗变化的分界线。人们经常会在明亮的区域看到较亮的光带,在黑暗的区域看到较暗的线条。这就是马赫带现象。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分布而产生的,而是神经网络处理视觉信息的结果。
6.【残像】刺激停止作用于感受器后,感觉现象并不会立即消失。它可以保留很短的时间。这种现象称为残像。
7、【闪光融合】随着间歇闪光频率的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称为闪光融合。
8. [视觉掩蔽] 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接着另一个闪光出现时,该闪光会影响前一个闪光的感知。这种效应称为视觉掩蔽。
9、【视敏度】是指视觉系统辨别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10、【感受野】有效影响某种感觉细胞兴奋的外周部分,称为神经元的感受野。
相关文章:
第1篇 减法的四种算法(减法的四个运算定律) 作者:admin
8月底,考研大纲即将公布。预注册将于9月进行,正式注册将于10月进行。考研初试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朋友们早出晚归,努力复习、收集各种材料。很多人的状态可以用“忙、累、慌、乱”来形容。是不是意味着复习越努力、收集的信息越多,考研成功的概率就越大呢?并非如此。考研,你要学
第2篇 mpa管理类联考考什么(管理类mpa联考过国家线难吗) 作者:admin
1.学校声誉虽然MPA的学习内容与各学校的基础课程非常相似,但附加课程却明显不同,具有很强的特色。课程的设置和重点与各学校的专业特长和教学领域有很大关系。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学校有以海关为主的课程,农业院校有以农业或扶贫为主的课程等。考生在选择时应根据自己的喜好考虑学校的声
第3篇 考研政治真题试卷pdf(考研政治真题试卷2022) 作者:admin
摘要本文主要从五个角度论证研究生政考试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研究生政治考试试卷是研究生政治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真题真题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应对考试。其次,通过分析真题,可以了解考研政治的考点和命题思路,有助于提高备考效果。第三,通过分析真题,可
第4篇 云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2020年云南大学研究生) 作者:admin
云南大学研究生2023录取摘要云南大学是云南省重点大学之一,以优良的学风和丰富的研究资源而闻名。随着时间的流逝,云南大学2023年研究生招生即将拉开帷幕。本文将从五个角度论证并详细介绍云南大学2023年研究生招生的重要性以及招生政策的变化。1.录取政策的变化云南大学的研究生招生政策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2023年招生
第5篇 南京大学的新闻传播研究生好考吗(南京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 作者:admin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经验摘要本文旨在分享我作为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的经历。我将从多个角度来论证这一点,包括准备计划、复习方法和技巧、面试准备、学术研究和准备阶段的实践经验。本文总结了我在考研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希望对即将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