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考研英语长难句分析例题(考研英语真题长难句)
- ·下一篇文章:考研政治史纲文章总结(考研政治史纲著作)
研究生导师费用(研究生导师收一个学生国家给多少钱)
2007年9月21日,上海同济大学数千名硕士、博士生开始报到。他们是研究生培养制度改革后的第一批新生。
同济大学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一样,是2007年教育部批准的全国17所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大学之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森大学也被纳入试点计划。研究生收费的消息一出,有媒体立即宣布,中国研究生全面收费时代已经到来。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研究生收费和奖助学金改革只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一部分,不是核心。
根据方案,试点高校研究生不再区分公费研究生和自费研究生,所有新入学研究生均须缴纳学费。学校将通过颁发奖学金、助学金等方式支持优秀研究生。
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上海部分高校,试图揭开研究生培养制度改革的是非。
陈宇光,现任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主任、理论物理学博士生导师。 9月21日是2007级博士生报到日。作为同济大学招生负责人之一,他要“一举两得,公私兼顾”。一来,今天近八百名博士生要完成报到,二来,他要抽出时间去看望刚入学的博士生肖贤波。
博士生:
奖学金金额相当于以前的工资
肖贤波是同济大学本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第一个受益者。 “硕士毕业后,我在江西农业大学工作了一年,然后正常参加考试。”不过,肖贤波去年签约时,同济大学的相关改革方案尚未发布。然而,随后出台的改革政策却给了肖贤波意想不到的惊喜。
“博士生学费为11800元/学年,硕士生学费为10000元/学年,其中全日制博士生学费全额补贴。”肖贤波恰好是650名全日制博士生中的一员。
当然,除了免学费之外,肖贤波还可以享受其他补贴。 “一名导师原则上只能招收四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招收的前两名全日制博士生每学年需补助3000元。第三、第四名全日制博士生需要资助。奖学金金额为5000元/学年、8000元/学年。导师可以在此基础上提供额外的资助。每个博士生导师资助的生活费上限不超过15000元/学年。”招生简章明确规定。
肖贤波最初的想法是一边打工一边读博士,“没办法,我得养活自己。”但计划公布后,肖贤波改变了计划,“如果我全日制学习,不仅免学费,每月还会收到学校800元的生活费,足够生活了。”在。”
作为肖贤博未来的导师,陈宇光又给了肖贤博一个惊喜,“你第一年参加课程的时候,我会额外给你三四百块钱,未来几年,如果你表现好,我会给你额外的奖励。”给你更多。”
“这已经值我教书时的工资了。”肖贤波说。
同学:
不再区分“公共资助”和“自筹资金”
当肖贤波受益于新制度并进入学校攻读博士学位时,另一个制度又被交回了历史。 “今后,同济大学将不再有‘公费生’和‘自费生’的说法。”
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李永生告诉记者,我国目前的研究生培养方式有计划招生、自费、委托培养等方式。其中,国家计划招生的公费研究生占研究生的大多数,培养费用由国家拨付。不仅学费被免除,每个月还有基本生活费。然而,自费学生必须自己支付大部分学费和生活费。改革后,这种状况将得到根本改变。
“研究生培养机制试点改革重点是收费制度改革,核心内容是研究生培养(含硕士、博士)由国家培养、自负盈亏改为资助制,即“国家计划取消,研究生不再分为公费和自费。”李永生透露。
不过,“全额收费”并不意味着“完全自费”。 “学生缴纳的学费只是总经费的一部分,研究生学费的收入实际上是以奖学金的形式返还给学生的。”
“博士生全额学术奖学金覆盖率是100%,硕士生全额学术奖学金和部分学术奖学金覆盖率也是100%。”李永生说。据同济大学介绍,2007年研究生经费支出比2006年增加约1500万元,其中300万元来自导师科研经费。
导师:
应考虑未来入学的费用
“无论是博士生导师还是硕士生导师,原则上每学年最多可招收4名全日制研究生。”与上海乃至全国其他参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高校相比,同济大学首次明确了导师的招聘限制政策。根据招生简章,每位导师需要为学生支付一定数额的生活费,每人每学年3000元至8000元不等。
“改革前,一个导师有几十个学生,就像一个茶壶有几十个茶杯,他怎么照顾得了?”
同济新改革政策的出台,受到了众多导师的欢迎,波尔固体物理研究所的张志文教授就是其中之一。张志文直言:“新制度好,只有适当限制招生,进一步将教师科研与学生培养结合起来,才能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张志文表示赞同“导师没有研究项目就不能招收学生”的主张。 “这是很简单的事情,导师如果没有科研项目,怎么指导研究生?科研活动应该如何体现?研究生一定要做研究!”张志文说道。 “没有科研项目的博士项目只能招收两到三个博士,而且只能传宗接代。”
奖学金:
不再是“公费生”的大锅饭
“将研究生对学习、科研的投入与经费融为一体,改变现行研究生培养经费上类似‘大锅饭’、‘铁饭碗’的计划经济模式。”这是《同济大学研究生资助体系改革暂行办法》改革目标中的第一个。
“我们将根据研究生的表现,按照相关程序,对研究生的学习成绩和实际参与‘三助’(助研、助教、管理助理)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情况调整奖学金资助金额。”关于评估。对象和资助金额。”李永胜说。 “全日制博士生原则上每人每月800元,优秀的博士生可获1500元。”硕士学位学生可以获得不同金额的奖学金。担任研究助理的硕士生还可以获得导师和学校的额外资助。
然而,对于很多研究生来说,如此高额的奖助学金并不是一劳永逸的。 “蛋糕就这么大,要排队才能决定给谁,只有优秀的人才才能给。”李永生坦言。 “以前公费和自费分开,奖学金就像铁饭碗,自费学生再努力,成绩再好又怎样。资助应该和学业成绩挂钩。如果好的话,我们就继续给你资助,如果不好,我们就给你脱掉。”
候选人:
2007年注册人数下降10%
“过去我们不收费,并不是说不考虑成本,只是成本是国家承担的。国家的钱从哪里来?是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全国17所大学公布了各自的改革方案后,有人这样评价。
由于涉及最引人注目的收费改革,它对考生的影响出乎许多人的意料。
“2007年研究生注册现场确认工作已经结束。上海地区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现场确认人数分别比2006年减少了800人和500人左右。” 2007年,研究生报名一结束,上海媒体就报道了他们的参加情况。有消息称,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四所大学的报考人数有所下降,而华东地区的报考人数则有所下降。未参与改革的科技大学、东华大学略有上升。
“上海四所改革培养机制的高校报考人数下降了10%左右。”上海某高校研究生招生负责人告诉记者。据该负责人分析,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是“一是学生只顾眼前利益,对新事物产生误解;二是部分院校前期宣传解释工作没有做好”。
不过,该负责人也承认,“直到报名考试,很多学校的改革方案还没有出炉”。这种“尚未公布”的后果是,一些考生将综合费理解为综合自费,想申请却不敢。
教育部:
研究生改革的核心不是收费
“把研究生改革说成是收费制度的改革是不正确的。研究生改革的核心是收费。”对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是非曲直,教育部新闻发言人曾表示。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关键在于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只有高水平的导师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研究生,必要的科研经费也是关键。”当前研究生收费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应着眼于:一、二是尽快废除现行双轨制研究生学费制度,消除因研究生考试成绩差异而导致学费不公平的现象。三是尽快完善国家奖学金制度,四是实行“学费返还制度,一定比例的学费用于资助贫困研究生”。
“目前,大多数大学研究生培养都采用双轨制,这有时会造成不公平。比如,计划内录取的学生和计划外录取的学生的分数可能只有几个分,但他们的成本却很高。” “熊就不同了,特别是有的学生成绩低了好几分,家里就更穷了,但只能自费。”李永胜说。
文科导师
“停”的尴尬
在参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高校中,最轰动的事件可能要数今年3月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鲍为民的“招工罢课”。
作为全国17所试点高校之一,浙江大学很早就开始研究生制度改革,并制定了一系列方案。方案提出,“导师资助研究生助学金的经费根据学科特点设置,资助金额随着当年招生人数的增加而增加”。具体实施方法是将学科门类分为三类:一是哲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二是哲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第二类是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理学、农学、医学(临床医学除外);第三类是工程和临床医学。
第一类,导师如果招收硕士生,每年必须向学校缴纳300元;如果招收博士生,每年必须向学校缴纳1200元。然而这一改革方案却遭到了众多文科导师的强烈反对,鲍为民教授就是其中之一。
鲍伟民在一份题为《告考生》的声明中说:“近年来,我考入了妙爱青年学生,可能已经报考了。但由于不及时,我无法支付学费。”钱,所以我为此申请了‘赡养’(按”规定,‘每年最多可以‘赡养’一个人),他已经接近乞丐了,这是君子所不会的。”做。因此,我告诉考生:在新法下,很难和两三个有才华的人一起在灯下研究历史,共同学习;请再申请一位名师。以免错过目标。”
日前,记者专门就此事致电鲍伟民。鲍为民告诉记者,“没有招到博士、硕士的人。”鲍为民表示,今年除5、6名尚未毕业但仍在就读的学生外,没有招收任何学生。 “如果我今年招生,就不会被全国人民打死了。”对于未来的打算,鲍为民说,“大不了就是专心写书”。 “人文学科有其特殊性,科研经费不多,所以我只能把它们花在项目上。”
事实上,这样的问题并非浙江大学独有。同济大学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改革,理工科、医学科不会有问题,但占同济总招生10%的文科就会有点困难。”全校一盘棋,别无选择,只能进去。”
在上海另一所文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改革过程要困难得多。 “中国师范大学的文科科目很多,做得很努力。” “交多交少是一回事,交不交又是一回事。其他学科有钱的话,喜欢就交。人文学科没有钱,怎么交?” ?”华东师范大学一位文科教授向记者抱怨道。
针对文科专业科研经费的差异,同济大学的做法是对部分文科专业导师的研究助理费给予适当补贴。上海交通大学专门设立“文科基金”和“导师基金”,帮助辅导文科研究生。 “导师需要支付给研究生的部分培训经费,将通过基金支付给导师。”
相关文章:
第1篇 减法的四种算法(减法的四个运算定律) 作者:admin
8月底,考研大纲即将公布。预注册将于9月进行,正式注册将于10月进行。考研初试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朋友们早出晚归,努力复习、收集各种材料。很多人的状态可以用“忙、累、慌、乱”来形容。是不是意味着复习越努力、收集的信息越多,考研成功的概率就越大呢?并非如此。考研,你要学
第2篇 mpa管理类联考考什么(管理类mpa联考过国家线难吗) 作者:admin
1.学校声誉虽然MPA的学习内容与各学校的基础课程非常相似,但附加课程却明显不同,具有很强的特色。课程的设置和重点与各学校的专业特长和教学领域有很大关系。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学校有以海关为主的课程,农业院校有以农业或扶贫为主的课程等。考生在选择时应根据自己的喜好考虑学校的声
第3篇 考研政治真题试卷pdf(考研政治真题试卷2022) 作者:admin
摘要本文主要从五个角度论证研究生政考试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研究生政治考试试卷是研究生政治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真题真题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应对考试。其次,通过分析真题,可以了解考研政治的考点和命题思路,有助于提高备考效果。第三,通过分析真题,可
第4篇 云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2020年云南大学研究生) 作者:admin
云南大学研究生2023录取摘要云南大学是云南省重点大学之一,以优良的学风和丰富的研究资源而闻名。随着时间的流逝,云南大学2023年研究生招生即将拉开帷幕。本文将从五个角度论证并详细介绍云南大学2023年研究生招生的重要性以及招生政策的变化。1.录取政策的变化云南大学的研究生招生政策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2023年招生
第5篇 南京大学的新闻传播研究生好考吗(南京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 作者:admin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经验摘要本文旨在分享我作为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的经历。我将从多个角度来论证这一点,包括准备计划、复习方法和技巧、面试准备、学术研究和准备阶段的实践经验。本文总结了我在考研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希望对即将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