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20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研究生复试分数线(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考研录取名单)
- ·下一篇文章:解放战争题(解放战争的政策)
马原辩证法分析例题(马原辩证法是什么意思)
辩证法模块是历届考题中出题率最高的,尤其是分析题,运用辩证法原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针对这方面的研究,质询教育与政治教研室张欣老师对以往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以提出总结分析题的方式为切入点。他总结了开放式问题和提高学生的技巧。他建议同学们在掌握基础知识原理的同时,还要根据新大纲认真把握考点思路,学会如何答题并提高。
过去论文和提案的摘要
1、(2006-34(2))守河堤的老兵对石兽“逆流而上”有何启示?它对我们的辩证思维有什么启示?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6分)
2. (2012-34(3)) 上述两个案例对我们增强创新意识有何启示? (4分)
3. (2014-34(2)) 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和矛盾时,以上例子给了你什么启发? (4分)
考点总结:以上试题为启蒙型开放题,与前面的题相关; 题干中的“逆流”、“创新”、“问题(解)”本质上是对“角度”的考验; 答案的范围可以通过题干——辩证法中的关键词“辩证法”和“矛盾”看出。
应用原理:
辩证法的主要内容:联系、发展;矛盾。 (一)联系与发展:联系观和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一般特征。 (2)矛盾: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 (3)联系、发展与矛盾的关系: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善于把握和运用事物内在的、特定的联系,推动事物的发展;必须用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们要全面、辩证地从一个角度看问题,运用好矛盾分析法,分两部分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真题1——2012年理科36题
(2002理论-36)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关原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前,沧州城南临河边有一座寺庙。殿前有两只石兽,面朝流水。据说它们是用来“治水”的。有一年,大雨成灾,庙门倒塌,两只石兽被撞落江中。寺院的僧人一时不知所措。直到十年后,他们集资重建山门,才意识到这对石兽缺一不可,于是派人顺流而下寻找。按照他的想法,河流向东流,石兽也应该向东流。没想到,顺流寻找了十里,也不见踪影。这时,一位在寺庙讲课的老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石兽不是木头做的,而是大石头做的。它们不会被流水冲走。石重沙轻,石兽难免会掉落。这个地方正在下沉。如果你往下游看怎么能找到呢?对于其他人来说,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没想到,一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话道:我看不到。如果有大石头掉进河里,水势大,石头重,河床沙质松散,就应该逆流而上。众人愕然:这可能吗?老兵解释道:“我们在这里镇守多年,了解河里的情况。石兽很重,河沙又松散,西边的河水无法冲走石头,反而是河水冲刷不掉。”石兽冲走了下面的沙子,形成了一个坑,久而久之,石兽必然会向西坠落,年复一年地掉进坑里,就像石兽逆流而上一样。”听完这话,众人都心服口服了。搜寻者按照他的指示,果然在河流上游发现并挖出了两只石兽。
(二)守河堤老兵对我们辩证思维对石兽“逆流而上”有何启示?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6分)
【解决问题思路】
第一步:定向和固定。根据问题关键词——“辩证法”,答案范围应定位在辩证法上。题目为开放题,考点可定位于“联系”、“发展”、“矛盾”;同时,结合第一题“真理的具体性”中的“矛盾”,考点还可能包括“矛盾的特殊性”。事实上,唯物主义关于时空的说法——“一切事物都是根据时间、地点、条件转移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辩证思维的典型,也是真理具体性的直接来源。
第2 步:解释原因并更换术语。石兽的“逆流而上”并不是无条件的,一定是有原因的。 “水流湍急,石沉大海,河床沙松”只是指出了原因,然后转化为术语:一切根据时间、地点、条件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详细。
第三步:简要结合材料并举例。素材中的“时间、地点、条件”应是河水、石兽、河床的结合。举出例子时,足以说明这个判断是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出的。
【标准答案】
所谓辩证地思考问题,就是从联系性、发展性、综合性的角度看问题,特别是从对立统一的角度看问题,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2分) 守河堤的老兵们不受现有思维定势的束缚。他们结合具体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他们的真知灼见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必须辩证地思考任何问题,更加重视它。从不同的角度或相反的方向思考和解决问题。 (2分)举一个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逆向思维和“透视思维”的例子(也可以是故事),说明其中所蕴含的辩证思维的特点。 (2分钟)
【新大纲改进】
辩证法要求我们从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角度看问题,从事物本身的内在联系出发,全面、具体地分析事物。 (2分)石兽之所以“逆流而上”,是“水急”、“石头重”和“河床沙松”共同作用的结果。守河堤的老战士们从具体实际出发,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找到有效的方法,(1分)这启发我们要根据时间、地点、条件来分析问题。要善于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犯经验主义或教条主义的错误。 (1分)1927年至1938年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是根据中国的国情和阶级条件,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 (2分钟)
真题考试(2)——2012-34
(2012-34)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一名男子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但他并没有陷入沮丧,而是小心翼翼地收集地板上的碎片。他将碎片按大小分类并称重,结果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和0.1克以下的最多;同时,他还发现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存在倍数关系,即较大块的重量是次大块重量的16倍……于是他发现了“破碎的块”。花瓶理论。”这一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原貌不明的物体,给考古和天体研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个人就是丹麦物理学家雅各布·玻尔。
—— 摘自《光明日报》(2011 年2 月21 日)
材料2
迪迪·艾伦年轻时曾在一家电影公司工作,师从著名电影剪辑师罗伯特·怀斯。她在剪辑电影《江湖浪子》时,犯了一个非常不恰当的错误:从一个镜头切换到另一个镜头时,第一个镜头的声音居然延续到了第二个镜头,并且持续了长达三秒后,结局是:主角开着车渐渐远去,镜头切换到目的地场景,而此时,第一个镜头中的汽车声音依然清晰可闻!罗伯特·怀斯非常生气,他把这段视频扔到艾伦面前,说道:“剪掉你犯的错误!”艾伦非常沮丧。当她正要剪掉自己犯下的“错误”时,突然看到窗台上站着一个人。这个小盆景是艾伦花园里曾经种植的地莓。只是其他磨碎的浆果可以结出又甜又红的果实,但是这种磨碎的浆果却不会结果子。不过它虽然不会结果,但却能开出特别鲜红的花朵!于是Alan把它移植到了这里,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说它不会结果实是一个“错误”,但在这个错误中,它却开出了最美的花朵!想到这里,艾朗的心狂跳起来,她又开始了。看着那个视频,我恍然大悟:错误本身其实是最美丽的地莓花!按照传统手法,镜头切换时声音应该戛然而止,但艾伦将声音延续到第二个镜头,这不仅巧妙地融合了镜头切换带来的断裂感,也衔接了影片的节奏更加有序!由此,艾伦认为,有时候,第二个镜头中的场景声音比第一个镜头的结尾出现得稍早一些,这也是巧妙地展现影片节奏的一种技巧。因此,她在影片的每一个切换镜头中都运用了这种“错位剪辑”。影片上映后,这样的剪辑效果让所有观众耳目一新,并引起了电影同仁的关注和采用。一场电影剪辑艺术的革命悄然开始!当86岁的艾伦因病去世后,人们开始关注艾伦的生活。对影片的态度和贡献可以这样概括:“她坚信,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视的智慧!即使是不能结果实的地莓也不应该轻易扔掉,因为它可能会产生最美的花!”
—— 摘自《扬子晚报》(2011 年6 月27 日)
(3)以上两个例子对我们增强创新意识有何启示? (4分)
【解决问题思路】
第一步:定向和固定。问题很简单。它询问如何创新。它需要对两种材料进行简洁的总结以及前两个问题之间的联系。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比较开放的,可以从辩证法和认识论两个方面来回答。第一个材料旨在说明意外是不可避免的,实践出真知,理论指导实践;第二个材料说明,要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真理与谬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必须全面地看待问题。
第二步:总结材料并解释测试点。材料一中的“创新”是指“意想不到”,材料二中的“创新”是指“耳目一新”。前者注重实践,通过偶然事件发现其内在规律,连贯地看待问题;后者意味着我们必须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真理与谬误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我们必须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
【标准答案】
创新意识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增强创新意识:一要注重实践,从中汲取智慧;二是要有辩证思维,全面、发展地看问题。通过现象揭示本质,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性。 (4分)
【新大纲改进】
从实践研究中总结出来的“破花瓶论”揭示了偶然事件背后隐藏的客观规律,因而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令人耳目一新的“错位剪辑”巧妙地展现了影片的节奏,表明事物必须从不同角度看待,谬论与真理具有同一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分)这就是说,我们必须增强创新意识,立足实践,抓住机遇,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性,全面辩证地看待客观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世界,从而实现理论创新。创新。 (2分钟)
真题考试(3)——2014-34
(2014-34)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巧妙利用大循环让处理不再困难
山东某地区采用循环经济理念,将秸秆“吃干榨干”,对秸秆利用进行了有益探索。
1.用稻草种植蘑菇
这里小麦种植面积60万亩,按亩产500公斤计算,可产生秸秆30万吨。虽然大量秸秆已通过粉碎还田、压块燃料、绿色仓储养殖等方式得到消化,但部分农民为了图方便,仍偷偷焚烧,给当地焚烧造成很大压力。
2009年,通过招商引进蘑菇种植企业。该企业以麦秆、鸡粪为原料,种植双孢蘑菇。当地收到的麦秆不够,还从周边100公里以内的县市收集。鸡粪由当地大型养鸡场提供。自蘑菇厂成立以来,蘑菇厂对秸秆的大量需求,让原本难以处理的秸秆变成了“负担”。它不仅成为一道美味,也成为农民增收的渠道。
2、延伸产业链
然而,该蘑菇工厂每年产生约6万吨蘑菇渣,到处积聚的难闻恶臭也引来了周边群众的投诉。于是,菌厂开始寻找下游菌渣加工企业,进行产业链招商。
山东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得知消息后,主动前来,在蘑菇厂旁边建起了工厂。他们把买来的菌渣添加到猪粪中,经过发酵,就制成了很好的有机复合肥。这不仅解决了细菌残留问题,还解决了令周边养殖业头疼的猪粪问题。公司生产的有机复合肥直接销售给周边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种植户、果农。由于减少了销售中间环节,价格合理,很受欢迎。该公司的盈利也非常可观。
3.“链接”山林
秸秆长成蘑菇,变成有机复合肥。最后,当它上市销售时,才算完成了一个标准的回收流程。然而,如果有机复合肥集中到生态修复项目上,再次推动新生态产业的发展,岂不是更好?
该地区又开始思考,将秸秆利用与退耕还林工程挂钩。这里山地丘陵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2/3,其中适宜造林的荒山地6万余亩。这些山区土壤贫瘠,含沙量高,农作物产量低,经济效益差。
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该市自2011年起在该地区投资数亿元,实施为期五年的“自主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意图改造这些山区变成高产的枣子和樱桃。等经济果林,大力推进农林业转型。
发展高产高效有机林果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有机肥从哪里来?这时,秸秆等有机肥就成了人们关心的宝贝。为了种植优质林果,当地农民在山区种植果林时开始使用秸秆、菌渣、有机复合肥等。大片经济果林的种植,不仅大大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了秸秆的循环利用,而且还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
—— 摘自《人民日报》(2013 年6 月22 日)
(2)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和矛盾时,以上例子给了你什么启发? (4分)
【解决问题思路】
第一步:定向和固定。这道题的问题很简单,没有明确指定角度。结合第一题和题干中出现的关键词“矛盾”,确定优先答案方向——辩证法。然而,认识论也可以作为替代的答案方向。但不是主要方向。
第二步:总结材料并指出启发。矛盾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在解决当地麦秆问题的过程中,新的问题不断出现,不可避免地需要寻找新的解决办法。有效的方法可以利用矛盾的同一性(如稻草长蘑菇),也可以利用矛盾的特殊性(不同问题采用不同方法)。
【标准答案】
上述事例主要给我们以下启示:必须从联系的角度看问题,把握事物的普遍联系;必须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找到发展的出路;我们必须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途径。方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4分)
【新大纲改进】
上述例子告诉我们: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积极面对困难和矛盾,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必须辩证、全面地看待问题,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实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创造具体条件; (1分)必须发展地看问题,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认识过去、观察现在、预见未来; (1分)要两部分看问题,善于利用矛盾的同一性推动事物发展,做到“相辅相成”; (1分)必须分析矛盾的特殊性,针对不同的矛盾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 (1分)
相关文章:
第1篇 减法的四种算法(减法的四个运算定律) 作者:admin
8月底,考研大纲即将公布。预注册将于9月进行,正式注册将于10月进行。考研初试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朋友们早出晚归,努力复习、收集各种材料。很多人的状态可以用“忙、累、慌、乱”来形容。是不是意味着复习越努力、收集的信息越多,考研成功的概率就越大呢?并非如此。考研,你要学
第2篇 mpa管理类联考考什么(管理类mpa联考过国家线难吗) 作者:admin
1.学校声誉虽然MPA的学习内容与各学校的基础课程非常相似,但附加课程却明显不同,具有很强的特色。课程的设置和重点与各学校的专业特长和教学领域有很大关系。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学校有以海关为主的课程,农业院校有以农业或扶贫为主的课程等。考生在选择时应根据自己的喜好考虑学校的声
第3篇 考研政治真题试卷pdf(考研政治真题试卷2022) 作者:admin
摘要本文主要从五个角度论证研究生政考试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研究生政治考试试卷是研究生政治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真题真题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应对考试。其次,通过分析真题,可以了解考研政治的考点和命题思路,有助于提高备考效果。第三,通过分析真题,可
第4篇 云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2020年云南大学研究生) 作者:admin
云南大学研究生2023录取摘要云南大学是云南省重点大学之一,以优良的学风和丰富的研究资源而闻名。随着时间的流逝,云南大学2023年研究生招生即将拉开帷幕。本文将从五个角度论证并详细介绍云南大学2023年研究生招生的重要性以及招生政策的变化。1.录取政策的变化云南大学的研究生招生政策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2023年招生
第5篇 南京大学的新闻传播研究生好考吗(南京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 作者:admin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经验摘要本文旨在分享我作为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的经历。我将从多个角度来论证这一点,包括准备计划、复习方法和技巧、面试准备、学术研究和准备阶段的实践经验。本文总结了我在考研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希望对即将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