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09年山西公务员考试内部预测题 类比推理
- ·下一篇文章:言语理解题型浅析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精题精解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1912年,美藉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经济发展的实质是在市场中不断引入以技术为基础的创新。然而他的理论很快便被遗忘了。熊彼特的思想只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为学者、企业家和政府官员所广泛认同。究其原因,是科技对经济和企业发展的作用近半个世纪以来越来越明显。技术创新在西方国家已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甚至成了新的工业宗教。
今天,学者们大都赞同这样的定义: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过程,也是知识的创造、流通和应用的过程。人们对这个过程的理解经历了几个阶段。五六十年代,人们把技术创新理解为一个由科技推动的线性过程,创新始于科学研究,经新产品开发、生产,终于营销,即人们常说的线性模型。后来人们认识到,科技在创新中的作用是多方位、多层次的,在产品开发、设计、试制、营销等创新过程的各个阶段,都需要与科技进行对话。这一过程更适宜用链环回路模型来表述。在这一模型中,科技不再是创新的初始点,而是创新主链各节点上都需要的东西。最新一代的创新模式是系统集成和网络模型。这一模型要求企业在各种活动上都有所创新,企业要与客户、供应商、信息源、研究机构建立更密切的战略联盟。
技术创新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强调了以下三个重要方面:首先,技术创新强调了市场。技术创新是一个始于市场、终于市场的活动。其次,技术创新强调开发有独创性的新产品、新技术,强调要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科研成果的产生只能被视为创新的初始阶段。第三,技术创新强调了系统性。技术创新不只是企业的事,还需要大学、科研机构、金融部门、政府机构等方面的密切协调。
长期以来,国内企业以生产为经营管理的核心,总是追求产品数量的增加和企业规模的扩展,而产品却可以几十年一贯制。这种在低技术层次上的生产能力的上升并不是一件好事。一旦这种生产的扩大超过了市场的需要,产品过剩、积压便难以避免,经济发展便会陷入困境。我国现有的钢铁、纺织等行业的产量都是世界第一,但同时,我们又进口大量的钢材、面料。许多企业濒临破产并不是生产能力不行,而是没有创新。
1. 对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理论很快便被遗忘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熊彼特的思想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不被学者、企业家和政府官员认同
B.科技对经济和企业发展的作用还不明显,人们还没有认识到科技对发展的作用
C.西方国家还未找到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未建立起新的工业宗教
D.当时人们把技术创新仅仅理解为一个由科技推动的线性过程
2. 人们对“技术创新”的理解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下列对三阶段中的“技术创新”的理解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线性模型——链环回路模型——系统集成和网络模型
B.创新始于科学研究——科技在创新中的作用是多方位、多层次的——企业要与各方建立密切的战略联盟
C.科技是创新的初始点——创新主链各节点上都需要科技——企业在各项活动中都要创新
D.由科技推动的线性过程——产品创新的各个阶段都需要科技——成为新的经济发展战略
3. 下列对以“生产”为核心的经济模式和以“技术创新”为经济发展战略之间的主要区别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
A.前者不顾市场需求,后者围绕市场进行活动
B.前者追求产品数量、企业规模;后者追求产品的独创性和知识产权
C.前者企业孤立行事,后者强调企业与其他系统、机构密切协调
D.前者企业的技术层次低,产品过剩、积压;后者技术层次高,产品更新快
4. 下列说法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战略
B.我国的企业要摆脱困境,就要走上以技术创新求发展的道路
C.技术创新要以企业为主,其他系统或机构只能作辅助
D.开发新产品,增加产品数量,扩展企业规模,是企业的发展之道
答案及解析
1.B。抓住第一段“究其原因”一句。正确答案为B。
2.C。注意“科技不再是创新的初始点,而是……”一句的作用。
3.D。注意第三段中三个“强调”和第四段中“一旦……便……”的表述方式。
4.B。文中未提“知识创新”是发展战略;C“辅助”是次要的,注意第三段末一句;D低层次的增加产品数量、扩大企业规模是作者反对的。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乡村振兴人物(乡村振兴申论人物例子素材) 作者:admin
【热点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海南考察时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让能人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乡村才能建设好。乡村振兴中的“人才”,他们有经验、懂管理、会经营,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从脱贫攻坚转向了乡村振兴,乡村的发展方式从外生驱动型转向了内生发展型,这也为乡
第2篇 民贵惟贤 所宝惟谷(民为贵出自) 作者:admin
“珍珠为宝,粮食为金”,粮食安全关乎民生幸福,粮食安全关乎社会稳定,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发展。追忆往昔,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与饥饿的斗争史。康熙元年,吴川大饥,二年,合肥饥;雍正元年通州饥,二年春,蒲台大饥;1959——1961年中国全国性饥荒……吃饭问题始终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也是撬动国之根本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牢牢坚守发展基本国策,将粮食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保障粮食安全
第3篇 走进学生的内心(走进学生心里的心得体会) 作者:admin
古人云:亲其道,信其师。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走进学生心里的关键,能让教师“不战而屈人之兵”,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作为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来说,只有真诚,深沉的爱生情感,才可使教育获得成功的源泉所在,也是教
第4篇 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解析) 作者:admin
组织管理题型中的微观类题目越来越多,出现在四川公务员面试中也极有可能,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从而使很多考生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找到题目所要求的作答点。这需要考生具备宏观类题目能力之外的另外一种能力,即挖掘和分
第5篇 监护的设立名词解释(监护的设立方式有哪些) 作者:admin
【导读】一、平和状态的监护人选任:(一)法定监护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当然监护人:父母。需注意:父母离婚,不影响法定监护关系,离婚后父母仍然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只是监护责任的轻重有所不同。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第一顺序: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顺序:兄、姐;第三顺序:其他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