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行测网言语理解与表达 精炼带答案
- ·下一篇文章:国考数学经典题型解析
王永胜:从一道新颖的资料分析题目说开去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131—135题
2003年,某省一次能源生产量为2223.4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6.7%,增速提高1.4个百分点,与1996年相比年均增长1.2%。多年来我省原煤产量一直在2500万吨左右徘徊,且后备资源有限,2003年原煤生产量为2760万吨,比上年增长168.5万吨,为近年产量较高年份,原油多年来一直维持在一百多万吨的水平。2003年生产量为166.4万吨,增长9.4万吨,天燃气生产量为0.3亿立方米,增长0.1亿立方米,一次能源自给率为20.1%,已下跌至10年来最低点,其中原煤自给率为25.9%,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原油自给率仅为9.7%,下降1.7个百分点。
2003年,全省能源加工转换企业能源投入总量为8642.1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6.7%,二次能源生产总量为5359.2万吨标准煤,增长17.3%。原煤用于加工转换的总量为7902.4万吨,比上年增长14.5%,占全省原煤消费总量的74.1%,其投入量的81.2%,是作为电煤用于火力发电,产出电力133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3%。
2003年全省原油加工量为1677.8万吨,比上年增长22.2%。其中:产出汽油255.2万吨,柴油434万吨,燃料油155.2万吨,液化石油气89万吨和石油制品571.2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6.2%、16.6%、37.2%、7%和11.9%。
131.2001年全省一次能源生产量为( )。
A.1927.7万吨标准煤 B.1953万吨标准煤
C.1978.9万吨标准煤 D.2083.8万吨标准煤
132。与2002年相比,该省下列哪种能源生产的增长幅度最大( )。
A。原煤 B。原油 C。天燃气 D。电力
133。根据材料推测,100万吨标准煤用于火力发电,可以产出电力( )。
A.15.4亿千瓦时 B.16.9万吨标准煤
C.20.8万吨标准煤 D。大于20.8万吨标准煤
134。由以上材料可知( )。
A。该省一次能源生产呈高速发展态势
B。该省的能源生产基本上能够满足本省经济发展
C。该省能源消耗以煤炭和石油为主,这两类能源主要用于加工转换、生产二次能源
D。该省是典型的能源输入型地区
135。根据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省煤炭消费量比重偏大,故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将不针对该省经济造成明显影响
B。该省的发展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素、故须大量减少煤炭消费
C。近期原煤产量不会出现大幅度增长
D.2003年该省火力发电幅度增长,电力供应充足
这道题最容易令人误解的是将“标准煤”当做某种“煤”来理解,其实“标准煤”是一种能源的计量单位。
能源的种类很多,所含的热量也各不相同,为了便于相互对比和在总量上进行研究,我国把每公斤含热7000大卡(29306千焦)的定为标准煤,也称标煤。另外,我国还经常将各种能源折合成标准煤的吨数来表示,如1吨秸秆的能量相当于0.5吨标准煤,1立方米沼气的能量相当于0.7公斤标准煤。
标准煤亦称煤当量,具有统一的热值标准。我国规定每千克标准煤的热值为7000千卡。将不同品种、不同含量的能源按各自不同的热值换算成每千克热值为7000千卡的标准煤。
能源折标准煤系数=某种能源实际热值(千卡/千克)/7000(千卡/千克)
在各种能源折算标准煤之前,首先直测算各种能源的实际平均热值,再折算标准煤。平均热值也称平均发热量。是指不同种类或品种的能源实测发热量的加权平均值。计算公式为:
平均热值(千卡/千克)=[∑(某种能源实测低位发热量)×该能源数量]/能源总量(吨)
各类能源折算标准煤的参考系数如下:
能源名称 平均低位发热量 折标准煤系数
原煤 20934千焦/公斤 0.7143公斤标煤/公斤
洗精煤 26377千焦/公斤 0.9000公斤标煤/公斤
其他洗煤 8374千焦/公斤 0.2850公斤标煤/公斤
焦炭 28470千焦/公斤 0.9714公斤标煤/公斤
原油 41868千焦/公斤 1.4286公斤标煤/公斤
燃料油 41868千焦/公斤 1.4286公斤标煤/公斤
汽油 43124千焦/公斤 1.4714公斤标煤/公斤
煤油 43124千焦/公斤 1.4714公斤标煤/公斤
柴油 42705千焦/公斤 1.4571公斤标煤/公斤
液化石油气 47472千焦/公斤 1.7143公斤标煤/公斤
炼厂干气 46055千焦/公斤 1.5714公斤标煤/公斤
天然气 35588千焦/立方米 12.143吨/万立方米
焦炉煤气 16746千焦/立方米 5.714-6.143吨/万立方米
其他煤气 3.5701吨/万立方米
热力 0.03412吨/百万千焦
电力 1.229吨/万千瓦时
在本题当中,提到的资源有原煤、原油、天然气、汽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但并不是所有资源都需要与能量单位“标准煤”进行转化。
131题解析:C。
根据2003年一次能源产量2223.4万吨标准煤以及2003年同比增长6.7%可以求出2002年一次能源产量为
2223.4/(1+6.7%)=2083.8万吨标准煤
再根据2003年同比增长增速比2002年同比增长提高1.4个百分点,可以求出2002年一次能源产量同比增长为5.3%,由2002年一次能源产量以及同比增长,可以求出2001年一次能源产量为
2083.8/(1+5.3%)=1978.9万吨标准煤
132题解析:C。
首先要明确,所谓“增长幅度”指的是“同比增长”,也就是说题目要求的是2003年比2002年相对增长量最大的能源。
根据第一段中“2003年原煤生产量为2760万吨,比上年增长168.5万吨”这句话可以求出原煤增长幅度为168.5/(2760-168.5)=6.5%。
根据第一段中“2003年生产量为166.4万吨,增长9.4万吨”这句话可以求出原油增长幅度为9.4/(166.4-9.4)=6.0%。
根据第一段中“天燃气生产量为0.3亿立方米,增长0.1亿立方米”这句话可以求出天然气增长幅度为0.1/(0.3-0.1)=50%。
根据第二段中“产出电力133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3%”这句话可以看出,电力生产增长幅度为14.3%。
由此可见,天然气生产的增长幅度最大。
133题解析:D。
本题是目前误解最深的一道题。初看此题很令人费解,众所周知我国在计算电力时,一般都采用“千瓦特小时(即‘千瓦时’或者‘度’)”这个单位,但是在此题中,需要将电力转化为“标准煤”这个能量单位。
根据第二段中“原煤用于加工转换的总量为7902.4万吨,比上年增长14.5%,占全省原煤消费总量的74.1%,其投入量的81.2%,是作为电煤用于火力发电,产出电力1334亿千瓦时”这句话可以求出标准煤的转化率。
根据转化对照表可以看出,1334亿千瓦时转化为标准煤为1334×1.229=1639.5万吨标准煤。而作为电煤用于火力发电的原煤为7902.4×81.2%=6416.75万吨,这些原煤转化为标准煤为6416.74×0.7143=4583.5万吨标准煤。
由此可见标准煤用于火力发电的转化率为1639.5/4583.5=35.77%,因此如果用100万吨标准煤用于火力发电,则可产生35.77万吨标准煤的电力。因此选择D选项。
在有些参考资料中,虽然也得到了这个结论,但是解析并不严谨,希望各位考生能够明辨。
134题解析:C。
根据第一段中“2003年,某省一次能源生产量为2223.4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6.7%,增速提高1.4个百分点,与1996年相比年均增长1.2%”这句话可知,一次能源的增长率还达不到“高速发展”的趋势,因此A选项不正确。
根据第一段中“一次能源自给率为20.1%,已下跌至10年来最低点,其中原煤自给率为25.9%,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原油自给率仅为9.7%,下降1.7个百分点”这句话可知,该省的能源尚不能满足本省经济发展需要,因此B选项不正确。
根据第一段中原煤、原油、天然气三种主要一次能源数据可以看出,煤炭和石油是该省的主要能源消耗品,而根据第二段、第三段材料的内容可以看出,煤炭和石油主要用于加工转换、生产二次能源。因此C选项正确。
如果需要判断D选项的正误,首先需要明确“能源输入型地区”的概念。所谓能源输入型地区,简单来说就是“能源输入>能源输出”。虽然根据第一段的材料可以看出该地区能源自给率严重不足,但是文中并没有提到该地区能源输出的情况,因此还无法确定该地区是否是能源输入型地区。由此可见D选项虽然有可能成立,但是根据现有材料还不能确定,D选项不正确。
135题解析:C
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给出国际油价与该省石油消耗、原煤消耗等之间的关系,因此无法断定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该省经济的影响,因此A选项不正确。
材料中并没有提及该省发展的“环境因素”,属于无中生有内容,因此B选项不正确。
根据第一段中“多年来我省原煤产量一直在2500万吨左右徘徊,且后备资源有限”这句话可以推断,该省原煤产量短期内不会出现大幅度增长,因此C选项正确。
根据第二段内容可知,火力发电增长了14.3%,但是并未提及电力供应是否充足的问题,因此D选项不正确。
资料分析是我国公务员考试中阅读量、计算量都偏大的一类试题,有不少考生在实际考试当中采取放弃策略,为其余模块节省时间。王永胜老师提醒各位考生,在平时练习中,不要放过任何一道资料分析试题,这些试题除了能够锻炼考生资料分析模块的应考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在试题当中获得很多知识。诸位考生一定要养成随手查阅各种知识的习惯,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备考公务员考试的真谛所在。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乡村振兴人物(乡村振兴申论人物例子素材) 作者:admin
【热点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海南考察时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让能人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乡村才能建设好。乡村振兴中的“人才”,他们有经验、懂管理、会经营,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从脱贫攻坚转向了乡村振兴,乡村的发展方式从外生驱动型转向了内生发展型,这也为乡
第2篇 民贵惟贤 所宝惟谷(民为贵出自) 作者:admin
“珍珠为宝,粮食为金”,粮食安全关乎民生幸福,粮食安全关乎社会稳定,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发展。追忆往昔,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与饥饿的斗争史。康熙元年,吴川大饥,二年,合肥饥;雍正元年通州饥,二年春,蒲台大饥;1959——1961年中国全国性饥荒……吃饭问题始终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也是撬动国之根本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牢牢坚守发展基本国策,将粮食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保障粮食安全
第3篇 走进学生的内心(走进学生心里的心得体会) 作者:admin
古人云:亲其道,信其师。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走进学生心里的关键,能让教师“不战而屈人之兵”,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作为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来说,只有真诚,深沉的爱生情感,才可使教育获得成功的源泉所在,也是教
第4篇 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解析) 作者:admin
组织管理题型中的微观类题目越来越多,出现在四川公务员面试中也极有可能,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从而使很多考生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找到题目所要求的作答点。这需要考生具备宏观类题目能力之外的另外一种能力,即挖掘和分
第5篇 监护的设立名词解释(监护的设立方式有哪些) 作者:admin
【导读】一、平和状态的监护人选任:(一)法定监护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当然监护人:父母。需注意:父母离婚,不影响法定监护关系,离婚后父母仍然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只是监护责任的轻重有所不同。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第一顺序: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顺序:兄、姐;第三顺序:其他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