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15年吉林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题一
- ·下一篇文章:201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题四
2015年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题七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重要关联词精讲(1)
重要关联词精讲(一)—并列关系中的对举关系
准确掌握关联词的逻辑关系对于解题非常有帮助。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常考的关联词并不多,有几类是必须要掌握的,因为它们的逻辑关系很明显,是联系上下文分析文段主旨、观点倾向的关键点。首先我们来介绍最常见的并列关系。
并列关系表示前后分句分别叙述或描写有关联的几件事情或者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分句间或者是平列关系或者是对举关系。平列关系我们都知道,表示几件事或者几个方面并存,比如“既……又”“一边……一边”“一会儿……一会儿”“同时”“另外”……分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
而对举关系则是前后分句意义相反或者相对,两种情况或者两件事情对比对立,也就是用肯定和否定两方面对照来说明情况或者表达所要肯定的意思。这时候,语义就有轻重之分,主次之别了,因此我们碰到这类关联词的时候就可以迅速定位出关键信息。常见的关联词有“不是……而是”“是……不是”……
例1:(词汇)这些瀑布不为人知,这_____因为人们对它们不感兴趣或者它们不够迷人,____由于它们处于边远险要之地,游客要想一睹它们的风采就显得困难重重了。
A. 不是 而是 B. 不但 而且 C. 不是 就是 D. 不仅 而且
很显然,题目中的两个分句意在解释这些瀑布不为人知的原因所在,所以两个分句是并列关系。且根据最后一个分句的“困难重重”,可知原因是否定前者,肯定后者。选项A表对举的并列关系,选项B、D表递进关系,选项C表选择关系,故本题选A。
例2:(文段)每天面对繁忙的交通,我们总觉得它是无序的。一旦拨云见日,会发现在这“混乱”之下依然存在着群体协作:每一辆车都有其目标,每一个驾驶员都努力避免交通事故,这是个体行为;在路上行驶时,汽车首尾相连,车距狭小但并不碰撞,车距加大时就加速,车距小时就减速,这就是群体协作。如果拒绝协作,马路将会成为废铜烂铁的堆积地。有趣的是,这主要并不是交警指挥交通的结果,而是每一位驾驶员追求自身目标后的无意结果。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个体行为是群体协作的基础
B.个体行为与群体协作并不矛盾
C.群体协作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D.群体协作是个体实现目标时自然体现的结果
我们看这段文字的结构,先用了一个总括句概述繁忙交通的无序,之后讲到了无序中存在的“群体协作”,这个词对我们来说是个陌生的新词,所以是关键词。冒号后面的内容可以忽略,它是对“群体协作”所做的解释说明。直接跳到最后一句,我们看到了表示对举关系的这对关联词“不是……而是”,显然“而是”后面是作者要肯定的内容。那么我们把关键词和关键句连在一起得到“群体协作是每一位驾驶员追求自身目标后的无意结果”,恰好是D项的同义替换。
可见关联词在此能够帮助我们迅速定位作者所强调的重点内容。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重要关联词精讲(2)
选择关系是另一种常见的关联词。有的分别说出两种或者几种可能的情况,让人从中选择,这叫做未定选择,常见的关联词有“或者……或者”“是……还是”“不是……就是”等。
还有一种选择关系是在两种情况中衡量得失,选择其中较好的,舍弃将其中较差的,这叫做已定选择。已定选择是我们这次要介绍的重点。它的内部又分为先舍后取、先取后舍两类。
先舍后取的句子语气比较委婉,常见的关联词有“与其……不如”“不……而”“倒不如”“还不如”等。先取后舍的句子语气比较坚定,是一种强调的说,常见的关联词有“宁可(宁肯)……也不(绝不)”等。很显然,这类关系能帮助我们判断作者的态度倾向。
例1:(词汇)老庄固古今天下第一等聪明人,道德经五千言亦世界第一等聪明哲学。然聪明至此,已近老猾奸巨之哲学,不为天下先,则永远打不倒,盖老猾巨奸之哲学无疑。盖中国人之聪明达到极顶处,转而见出_______,及退而守愚藏拙以全其身。又因聪明绝顶,看破一切,知“为”与“不为”无别,与其_______,何如不为以养吾生。(出自《林语堂文集》)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强驽之末 为而无效 B.强驽之末 苦心孤诣
C.聪明之害 苦心孤诣 D.聪明之害 为而无效
这段文字文白相见,乍看起来不知所云。但是细细观察,我们看到了一组关键的关联词“与其……何如”,由此可推断作者认同“不为”,否定“为”,那么第二个空直接排除BC。再看第一空前的转折连词“转而”,与前文作对比,即聪明之极会转而尝到聪明过头的麻烦,相应的答案即为D。
这道题如果认真去咀嚼文字之间的内涵,会耽误很多时间。在考场上没有多余的时间浪费,所以抓住文段的标志性词语,引导我们迅速揣摩出答案要领是非常必要的。
例2:(文段)今年国庆假期,虽然北京郊区不少项目的价格调整幅度已经很大,但多数购房者认为,降价房源的品质普遍较差,区域位置也不理想。持币待购者普遍认为,五环内房价下跌才刚刚开始,未来的房价还将回调,与其现在购买格局不太理想、位置较偏的房产,倒不如再等一段时间,等房价回调到位,再以可以接受的价格选择自己满意的商品房。
对上述文字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 北京市五环以外的商品房品质普遍较差,位置较偏远
B. 黄金周期间,北京并没有出现地产商期待的成交回暖
C. 购房者对于北京的房价继续走低抱有较为坚定的信心
D. 北京郊区的房价将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低迷
首先看到“购房者”可推断这段文字可能会讲到购房者的态度。下面跳过一些比较专业的词汇,我们看到了“与其……倒不如”这一对关联词,舍前者而取后者,那么后面的内容一定是重点:即等一段时间再买,条件是价格合理和自己满意,也就是确定价格一定会降到自己满意的程度。四个选项只有C项讲到了购房者的态度,而恰好与我们理解的内容相符,即是正确选项。
已定选择给出了明确的倾向,选择出的较好的那一个观点就是我们要注意的关键点,适当的进行推断,将题干和选项联系在一起揣摩,能迅速排除干扰,拨开云雾见真章。
行测言语理解常见关联词及固定结构
言语理解与表达是公务员考试等公职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的必考题型之一,在本文中国家公务员网汇总了言语理解与表达试题中常见关联词及其固定结构。
言语理解与表达试题中关联词的几种固定结构:
(1)转折关联词
不但……而且……;不但不……反而…;…尚且……何况;不仅……也;虽然……但是;非但不……却……;别说……;不但没……偏偏;不但不……相反;尽管…… 但……
(2)表选择关系关联词:
或者……或者 ……;要么……要么……;要不……要不……;不是……就是……;与其……不如……;与其……毋宁……与其……还不如……;
(3)假设关系的关联词
如果……就…… ;要是……就…… ;如果 (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那么(就) ;即使……也……;哪怕……也…… ;即使(就算、就是、哪怕、纵使) …也(仍然、还是) ……;
(4)递进关系的关联词
不仅……还;不但……还(也、又、更);何况;而且;况且 ;尤其;甚至;不但 (不仅、不光、不过、不只)……而且(并且、并、也、还);
(5)因果关系中的关联词:
“因为……,所以……” “可见”、“总之”、“言而总之”、 “之所以……,是因为……”、“由于……,因此/因而……”、 “综上所述”、“概而言之”等。
(6)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只要……就;只要……就;凡是……都;不管……总;只有 ……才;除非……才;无论 (不论、不管、任凭)……都(也、还)
(7)并列关系的关联词
① 一般表示相关的几种情况并存。
单用的“也、又、还、同样、同时”等,这些词语多用在后续分句中。双用的“也……,也……”,“又……,又……”,“既……,又……”,“一边……,一边……”“有的……,有的……”。也可以不用关联词,而用两句结构一致的句子表示并列关系。
② 也有表示两种相反或相对的情况。
“是……,不是……”,“不是……,而是……”,“有的……,有的……”。
③ 表承接关系的关联词有:
……一……就……;……首先……然后……; ……便……;……于是……; ……才……; ……接着……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乡村振兴人物(乡村振兴申论人物例子素材) 作者:admin
【热点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海南考察时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让能人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乡村才能建设好。乡村振兴中的“人才”,他们有经验、懂管理、会经营,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从脱贫攻坚转向了乡村振兴,乡村的发展方式从外生驱动型转向了内生发展型,这也为乡
第2篇 民贵惟贤 所宝惟谷(民为贵出自) 作者:admin
“珍珠为宝,粮食为金”,粮食安全关乎民生幸福,粮食安全关乎社会稳定,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发展。追忆往昔,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与饥饿的斗争史。康熙元年,吴川大饥,二年,合肥饥;雍正元年通州饥,二年春,蒲台大饥;1959——1961年中国全国性饥荒……吃饭问题始终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也是撬动国之根本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牢牢坚守发展基本国策,将粮食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保障粮食安全
第3篇 走进学生的内心(走进学生心里的心得体会) 作者:admin
古人云:亲其道,信其师。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走进学生心里的关键,能让教师“不战而屈人之兵”,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作为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来说,只有真诚,深沉的爱生情感,才可使教育获得成功的源泉所在,也是教
第4篇 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解析) 作者:admin
组织管理题型中的微观类题目越来越多,出现在四川公务员面试中也极有可能,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从而使很多考生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找到题目所要求的作答点。这需要考生具备宏观类题目能力之外的另外一种能力,即挖掘和分
第5篇 监护的设立名词解释(监护的设立方式有哪些) 作者:admin
【导读】一、平和状态的监护人选任:(一)法定监护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当然监护人:父母。需注意:父母离婚,不影响法定监护关系,离婚后父母仍然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只是监护责任的轻重有所不同。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第一顺序: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顺序:兄、姐;第三顺序:其他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