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言语题的诀窍(言语的技巧)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作为公务员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言语理解与表达已成为公务员考试行测中最稳定的考试题型。其中逻辑填空和片段阅读是言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好这两个部分对考生来说非常重要。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介绍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词语含义匹配法
在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目中,尤其是逻辑填空题,要注意重点分析词语的意义,包括词语本身的意义,语境意义以及搭配意义。
例题1:在当前的涨价风潮中,有的商品确系成本增加而导致的终端消费价格上涨,但是也有不少商品属于无须涨价之列,只不过看到其他产品涨价,便想搭上涨价的顺风车,为自己__私利。这种跟风涨价的势头,政府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坚决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牟取 遏制 B. 谋取 遏制 C. 牟取 遏止 D. 谋取 遏止
中公解析:浏览题干,看到第一空,“为自己__私利”,根据这句话的感情色彩应该选用一个贬义词,所以第一个空应填“牟取”。再看到第二空,“遏制”指制止并加以控制。“遏止”指用力阻止根据词语本身的意义,“遏制”更合适,而且“遏制势头”是固定搭配。故答案为A。
二、选项排除法
排除法关键在于分析选项,由选项本身的正误来确定正确答案。此方法可以在分析题干后仍得不出相应结论的情况下运用。
1、利用常识排除 。
2、排除表述太绝对或以偏概全的选项 。
3、排除无中生有的选项。
4、排除混淆概念的选项:在细节判断题中,选项会常出现混淆时间、混淆数量,混淆范围、混淆逻辑关系等表述。
5、慎重选择推论过度选项:在言语理解的选项当中,许多选项都是从文段当中做出的推论,常见的有,“所以我们不得不”,“因此我们必须”,“我们要”,“人们应该”这样一些说法很明显就是从材料当中得出的一个推论,是来迷惑考生的,这种推论往往是基于考生习惯的一种思维,但他不一定是作者的一个思路,所以选项中凡是推论都要慎重分析。
6、根据感情色彩来排除
词语的感情色彩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爱憎感情和褒贬态度。在通常情况下,表示对事物的褒扬、喜爱、尊敬等感情要用褒义词,表示鄙视、贬斥、憎恶等感情用贬义词,客观表述的要用中性词。
7、注意答案的高度和深度
一般情况下,正确答案不是对某种现象或现状的简单描述,而是针对这种现状应采取的态度或措施。
例题2:规矩是人定的,但潜规则是谁定的,恐怕没有人知道。如果不按潜规则来,办点事就是难上加难,屡屡碰壁之后,人们才会变得“懂事”。潜规则就像一个漩涡,一旦陷入其中,往往身不由己。但如果人们没有一点“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都不愿率先打破潜规则,而甘愿被它所左右,那社会的进步将是艰难而缓慢的。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形成打破潜规则的共识,让正常的规则真正起到作用,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A.只有打破潜规则,正常的规则才能起作用
B.潜规则主宰着我们的生活
C.潜规则危害大
D.正常的规则在社会无法运行
中公解析:做主旨推断题时要区别于文段概括题,注意选项陈述的高度,B、C、D三个选项都是对现状的某种描述,只有A提出了针对这种现状应采取的措施。故答案为A。
三、关键句法
关键句是指文段中存在的、能够概括其内容或者对理解文段有重大作用的句子。该句子可以是文段的首、尾句,也可以在文段中间。
1、观察首尾句
如果题干材料为总—分形式或题干主旨句在首句,考生可以运用首句分析法来应对。尾句一般有提示下文或总结全段意思的作用。
2、段中句
一般适用于意图推断题,关键句在段中。在这种情况下,句子中有“但”、“然而”等转折词或者“关键是”、“实际上”等提示词的句子往往是考生要关注的重点句。
言语理解与表达这部分题目中,选词填空选项之间词语设置得很巧妙,模棱两可,让考生越发难以抉择。片段阅读的文段阅读量较大,选项也有一定的迷惑性,看似简单却容易出错。基于这些特征,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大家熟练掌握方法与技巧,认真细致审题。方法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实用。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乡村振兴人物(乡村振兴申论人物例子素材) 作者:admin
【热点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海南考察时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让能人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乡村才能建设好。乡村振兴中的“人才”,他们有经验、懂管理、会经营,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从脱贫攻坚转向了乡村振兴,乡村的发展方式从外生驱动型转向了内生发展型,这也为乡
第2篇 民贵惟贤 所宝惟谷(民为贵出自) 作者:admin
“珍珠为宝,粮食为金”,粮食安全关乎民生幸福,粮食安全关乎社会稳定,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发展。追忆往昔,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与饥饿的斗争史。康熙元年,吴川大饥,二年,合肥饥;雍正元年通州饥,二年春,蒲台大饥;1959——1961年中国全国性饥荒……吃饭问题始终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也是撬动国之根本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牢牢坚守发展基本国策,将粮食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保障粮食安全
第3篇 走进学生的内心(走进学生心里的心得体会) 作者:admin
古人云:亲其道,信其师。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走进学生心里的关键,能让教师“不战而屈人之兵”,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作为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来说,只有真诚,深沉的爱生情感,才可使教育获得成功的源泉所在,也是教
第4篇 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解析) 作者:admin
组织管理题型中的微观类题目越来越多,出现在四川公务员面试中也极有可能,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从而使很多考生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找到题目所要求的作答点。这需要考生具备宏观类题目能力之外的另外一种能力,即挖掘和分
第5篇 监护的设立名词解释(监护的设立方式有哪些) 作者:admin
【导读】一、平和状态的监护人选任:(一)法定监护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当然监护人:父母。需注意:父母离婚,不影响法定监护关系,离婚后父母仍然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只是监护责任的轻重有所不同。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第一顺序: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顺序:兄、姐;第三顺序:其他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