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 > 行测天天练

    公务员一年比一年难考吗(公务员考试一年比一年难吗)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9-01 05:24:15

      有些老话题年年要谈,多少有些无奈。公务员报考火暴就是其中之一。

      数据为证: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报名,报考审查通过人数达97万余人,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3:1,最热门职位的竞争率首次超过4000:1。预计报考总人数将突破百万,大幅超过2008年的80万大关。历史数据显示,近三年投考公务员的年轻人每年递增20万。

      也许,这是好事啊,公务员不就是“为人民服务”吗,这么多人抢着为我们服务,多好呀!

      然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公务员报名人数屡创新高,又折射了怎样的世态?警示了哪些积弊?我们不妨一起捋捋。

      “香饽饽”香在哪

      “国家公务员考试以考选人,体现公平公正,也能够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素质。”《西安晚报》的这篇评论可谓中正,它同时不无担忧地指出,“中国官民比例以及GDP供养财政人员的量化指标向来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大部分的民意认为中国吃财政饭的人太多,行政效率太过低下,公务员正常的退出机制不够健全。”

      现代服务型政府,公务员应是标准的“公仆”意识。不幸的是,让人趋之若鹜,恐怕是“福”而未必是“仆”。

      《中国青年报》的调查可做参考:77.0%的人认为公务员热是因为公务员是“铁饭碗”,稳定;73.2%的人看中公务员福利待遇好,上升空间大;59.9%的人认为与其他职业相比公务员工作更轻松。

      搁在今年的经济环境下,这些好处就更是好得没办法。

      一个岗位正常的情况是,享受好处也应该有它受制约的地方,这样的话,它的吸引力应该也是中等系数,如果吸引力超强,说明好处与责任不对等。

      中国网的一篇评论就认为,面对铺天盖地杀来的考生,国家应该思考挤压掉附着在公务员光环下的诸多不应有的“特权、特利”。也可以考虑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进行公务员裁员或者减少录用人员。

      另外,公务员和为官者也应相对区分开来,一名官员当然可以是公务员成长起来的,但不应是唯一渠道。一个人从事别的行业,如果他想成为一名官员,社会也应该有公正的渠道供他“敲门”。

      创业环境不佳让大学生别无选择

      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是国家创新能力的后备军,大学生如果不愿也不敢创业,只想着铁饭碗,中国的创新前景堪忧。

      本月初,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排名,中国大陆居第30位。《南方都市报》的社论注意到这样一条新闻,并指出,一个社会中教育水平最高、最具创造能力的一群人都去当官,而靠其他人供养,这样的社会哪有创新能力呢?

      《燕赵都市报》则引用制度经济学家诺斯提出的两个概念展开它的评论,这两个概念是“生产性努力”与“分配性努力”。评论认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分配性努力”的队伍,而非“生产性努力”的队伍,这对整个社会来说,是一种警醒。个别职位由于不具有权力价值而没有吸引力,在报考中几乎无人问津,这也证明了“考碗族”对“分配性努力”的热衷。

      当然,正如有评论指出的,大学生们依照法律和凭借自己的本事博弈金饭碗,也是人性中趋利避害的本能,无可厚非。不过是否也意味着社会给他们提供的可选择范围太小了?另外,如果整个社会的创业环境不尽如人意,大学生不放弃创业梦想又如何?

      对此,《上海商报》的评论提出希望: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营造一个鼓励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积极“下海”创业或投身科技、人文、艺术等专业领域的制度环境和舆论氛围。

      就业独木桥让教育尴尬

      千军万马挤完高考的桥,接着挤就业的桥。大学生就业难每年都是媒体报道的主要选题之一,大学生搓澡工、大学生清洁工、北大学生卖肉、这样的新闻似曾相识。

      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大学生所学知识和社会需求相脱节是重要原因之一,到了企业才知道自己学的根本用不上,只好重新到职业学校学习,“回炉”也算是旧闻了。《燕赵晚报》的评论就认为,如果大学既不能鼓舞起大学生足够的创业勇气,也不能提供给他们创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波澜不兴的机关生活实际上就已经成为了他们最佳的生存选择。

      大学前几年的扩招计划不够严谨,相关专业课程的开设比较盲目,另外,职业教育欠发达,这些都是教育界应该借以反思的问题。

      职场失衡呼唤资源平衡

      历史似乎总是很有幽默感,改革开放刚开始的上世纪80年代可不是这样的,两相对比,让人顿生“时移事易”之感。

      据《上海商报》“回忆”,那时候大学毕业生乃凤毛麟角,尽管彼时的大学生是政府统分的,分配进大型厂矿的毕业生占大多数,和进机关的同学相比,并没有失落感。原因很简单,是经济收入以及社会地位使然。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直接产生财富的生产第一线最先受惠,企业在“按劳分配”原则指导下发放奖金,技术人员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党政机关的人员俸禄微薄,且当时廉洁之风尚盛,权力寻租的空间有限。因此一些党政机关的年轻人生活质量不仅不如厂矿里的技术人员,甚至不如街头的个体商贩。

      如今,公务员与一般企业单位的报酬及保障的巨大差距,在职场上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就成了“冰火两重天”,让人深感“公平之急、平衡之难”。

      同时,一方面相当多的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小城市、城镇以及农村,急需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死守公共资源、福利与机会太过集中的大城市,导致“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的矛盾难解。

      中国网的评论一连几个质疑就反映了这种民生忧虑:“考碗热”愈演愈烈,是不是意味着其他职业者的社会资源在减少,公务员所享受的社会资源在增多?公众向往稳定的公务员职位,是不是基于对当下社会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体系没有信心?它指出,政府应该平衡社会资源,把公务员饭碗里的“铁”、“金”分给普通人,切实保障他们的各种权利。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乡村振兴人物(乡村振兴申论人物例子素材)    作者:admin

       【热点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海南考察时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让能人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乡村才能建设好。乡村振兴中的“人才”,他们有经验、懂管理、会经营,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从脱贫攻坚转向了乡村振兴,乡村的发展方式从外生驱动型转向了内生发展型,这也为乡


      第2篇    民贵惟贤 所宝惟谷(民为贵出自)    作者:admin

       “珍珠为宝,粮食为金”,粮食安全关乎民生幸福,粮食安全关乎社会稳定,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发展。追忆往昔,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与饥饿的斗争史。康熙元年,吴川大饥,二年,合肥饥;雍正元年通州饥,二年春,蒲台大饥;1959——1961年中国全国性饥荒……吃饭问题始终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也是撬动国之根本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牢牢坚守发展基本国策,将粮食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保障粮食安全


      第3篇    走进学生的内心(走进学生心里的心得体会)    作者:admin

       古人云:亲其道,信其师。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走进学生心里的关键,能让教师“不战而屈人之兵”,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作为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来说,只有真诚,深沉的爱生情感,才可使教育获得成功的源泉所在,也是教


      第4篇    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解析)    作者:admin

       组织管理题型中的微观类题目越来越多,出现在四川公务员面试中也极有可能,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从而使很多考生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找到题目所要求的作答点。这需要考生具备宏观类题目能力之外的另外一种能力,即挖掘和分


      第5篇    监护的设立名词解释(监护的设立方式有哪些)    作者:admin

       【导读】一、平和状态的监护人选任:(一)法定监护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当然监护人:父母。需注意:父母离婚,不影响法定监护关系,离婚后父母仍然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只是监护责任的轻重有所不同。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第一顺序: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顺序:兄、姐;第三顺序:其他愿意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