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国考申论提出对策题的作答技巧是什么(2021国考申论提出对策题的作答技巧是)
在申论考试当中,提出对策题目一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总结发现,2020年以前提出对策题目的考察频率并不是很高,特别是在国考当中,2012年至2019年都没有单独考察过这个题目。但是在2020国考,提出对策题重现江湖,所以我们必须对提出对策题目再高度重视。今天中公教育就来说一说提出对策题目的作答当中有哪些小技巧。
第一,审题环节要准确判断问数,看清是否需要先概括问题或者原因,再提对策。提出对策题目判断问数其实很简单,通过两个部分:题干和要求。从题干来说,我们主要寻找的是是否有并列连词,比如说:“请概括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像这种有明显并列连词的,那我们就可以明确确定它是两问,如果没有并列连词那就是一问,直接提对策即可。从要求来说,我们主要看一下是否有特殊要求,比如说要求中有:“问题定位准确或者说问题概括简明扼要”之类的要求,那就说明这道题目要求我们先简单概括问题再提对策。如果只是对对策的要求,比如“对策有可行性,具体可操作性”等这些要求,那就说明是直接提对策。在这里我们要强调一下,题干跟要求当中有任何一个部分有指明需要先概括问题,那这道题目就是两问。
第二,找点环节,无论是否需要概括原因问题,都需要对原因问题等要素详细标注,以备后续推导对策使用。我们要时刻记得提出对策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材料当中可以直接去摘抄,而另一个是需要从问题原因等要素中去推导得出。而我们在读材料之前,并不知晓这道题目材料当中是否有直接对策表述,所以我们在读材料的过程当中,要尽可能的一次性把我们可能需要的要点都标注清楚。这样的话,在我们读完材料发现直接给的对策不够用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根据先前标注的问题原因等用来反推,就可以避免重复读材料的这样一个工作了。
第三,加工环节要注意先整理材料中的对策,再对应到问题中,找到还没被解决的问题,然后继续反推。很多对策题目都是材料中的对策很少,需要我们再行根据问题原因去反推。所以我们在加工整理环节能直接摘抄的,那就直接摘抄,而我们如果还有问题没被直接对策解决,那就需要把没被解决的问题继续推导对策。最终把我们推倒的核材料当中直接给的全部写上去,这道对策题目才算做完。
第四,书写环节注意问题和对策不要一一对应,一定是问题一段,对策一段。关于学生每次都会提到:“老师,能不能问题和对策一一对应,一个问题下面写一个对策岂不是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每次都会给大家去解答。在这里,最后强调一遍:问题和对策最好不要一一对应。原因很简单,有的问题可能是分开去写的,而对策是合并去解决的;有的问题,可能一个对策没有解决完,需要有两方面的一个对策去协调解决。所以,如果你想要去一一对应的话,可能会给自己挖个坑,让你的序号对应不上。同时,在我们评分中,主要踩点给分。所以,问题和对策我们主要关注要点的个数,那就只需要分条罗列表情序号即可。
最后,中公教育希望大家对这类题目引起重视,多加练习。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乡村振兴人物(乡村振兴申论人物例子素材) 作者:admin
【热点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海南考察时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让能人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乡村才能建设好。乡村振兴中的“人才”,他们有经验、懂管理、会经营,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从脱贫攻坚转向了乡村振兴,乡村的发展方式从外生驱动型转向了内生发展型,这也为乡
第2篇 民贵惟贤 所宝惟谷(民为贵出自) 作者:admin
“珍珠为宝,粮食为金”,粮食安全关乎民生幸福,粮食安全关乎社会稳定,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发展。追忆往昔,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与饥饿的斗争史。康熙元年,吴川大饥,二年,合肥饥;雍正元年通州饥,二年春,蒲台大饥;1959——1961年中国全国性饥荒……吃饭问题始终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也是撬动国之根本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牢牢坚守发展基本国策,将粮食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保障粮食安全
第3篇 走进学生的内心(走进学生心里的心得体会) 作者:admin
古人云:亲其道,信其师。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走进学生心里的关键,能让教师“不战而屈人之兵”,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作为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来说,只有真诚,深沉的爱生情感,才可使教育获得成功的源泉所在,也是教
第4篇 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解析) 作者:admin
组织管理题型中的微观类题目越来越多,出现在四川公务员面试中也极有可能,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从而使很多考生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找到题目所要求的作答点。这需要考生具备宏观类题目能力之外的另外一种能力,即挖掘和分
第5篇 监护的设立名词解释(监护的设立方式有哪些) 作者:admin
【导读】一、平和状态的监护人选任:(一)法定监护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当然监护人:父母。需注意:父母离婚,不影响法定监护关系,离婚后父母仍然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只是监护责任的轻重有所不同。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第一顺序: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顺序:兄、姐;第三顺序:其他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