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07年北京社招申论(2017北京市公务员招生简章)
- ·下一篇文章:关联词如何应用(关联词语的应用技巧)
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改革力量的例子(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改革力量)
刘良恒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这是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做出的科学论断。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推进改革的举措,无不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改革再出发已成社会共识的当下,必须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改革的“星星之火”,首先在人民群众之中萌芽。40年前,安徽小岗村的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从小岗村起步、最终全国铺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了拉开全国农村改革序幕的“一声春雷”。
改革开放之初,在与香港仅仅一河之隔的广东宝安县,泅渡赴港谋生的群众让高层认识到了发展差距,以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最终推动深圳特区成立和沿海对外开放。深圳让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凝聚了一批批前赴后继的改革者和建设者的心血和智慧。从这块改革开放试验田“闯”出来的经验,此后逐渐成为深刻影响全国的改革举措。
“全面二孩”放开、“房住不炒”遏制房价上涨、个税政策调整实施、“最多跑一次”深化“放管服”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推出了一系列顺应百姓呼声的改革新政,不仅显著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松了绑”“解了绊”。
进入新时代,基层探索与顶层设计良性互动的改革路径越来越清晰,群众智慧汇入改革进程的管道越来越通畅。互联网让“人人有了麦克风”,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公共讨论,为一项项具体改革建言献策。互联网时代的改革广汇民智、广聚民心,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参与改革的深度和广度,而且大大降低了试错成本、提高了决策科学性。
但不容忽视的是,在经历改革“中长跑”以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一系列深层次问题逐渐开始显露。如果不能克服并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深化改革很可能会踟蹰不前,甚至危及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
譬如,有的党员干部反应迟钝,不接地气,对基层不熟悉,缺少对基层群众生活的亲身感知;有的地方和部门存在“两头热中间冷”的改革“中梗阻”现象,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敷衍了事,对群众呼声和诉求漠不关心、置若罔闻;有的领导干部患上了“改革焦躁症”,急于求成,盲目决策,甚至与民争利,一些政策举措无法获得群众支持。
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节点上,回望审视冲破思想桎梏、丰富改革实践的全过程,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目前,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要涉险滩、啃“硬骨头”,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深度调整利益关系和矛盾,就应自觉拜人民为师,从亿万群众中汲取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智慧和力量。
要切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革命斗争到建设国家,从改革开放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就,靠的就是群众路线这个战无不胜的“传家宝”。踏上新的改革征程,各级党员干部更应该牢记宗旨,不忘初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要改进和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首要前提是了解基层真实情况,掌握群众的真实需求,这就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必须察实情、讲实话、谋实策,自觉摒弃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假调研”。必须以问题为导向,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生产生活实际问题,深入一线,沉到基层,选好样本“解剖麻雀”,认真调查和研究问题,提出改革对策。
要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历史发展规律昭示,人民群众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体也是人民群众。当前的改革已经到了需要深度调整利益格局的关键时刻,社会生活中存在哪些突出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应该从、可以从哪些方面谋求新突破,群众看得最清楚、感受最深刻、需求最明确,提供的改革解决方案可能也最切合实际。
要鼓励基层先行先试大胆探索。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情况差异很大。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改革的实施条件差异较大,要赋予地方更大的改革自主权,在坚持“一盘棋”思维的同时,允许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先行先试、大胆探索,鼓励地方、基层、群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试点,在解决问题中丰富改革实践,在实践中深化对改革的再认识。编辑:许中科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乡村振兴人物(乡村振兴申论人物例子素材) 作者:admin
【热点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海南考察时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让能人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乡村才能建设好。乡村振兴中的“人才”,他们有经验、懂管理、会经营,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从脱贫攻坚转向了乡村振兴,乡村的发展方式从外生驱动型转向了内生发展型,这也为乡
第2篇 民贵惟贤 所宝惟谷(民为贵出自) 作者:admin
“珍珠为宝,粮食为金”,粮食安全关乎民生幸福,粮食安全关乎社会稳定,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发展。追忆往昔,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与饥饿的斗争史。康熙元年,吴川大饥,二年,合肥饥;雍正元年通州饥,二年春,蒲台大饥;1959——1961年中国全国性饥荒……吃饭问题始终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也是撬动国之根本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牢牢坚守发展基本国策,将粮食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保障粮食安全
第3篇 走进学生的内心(走进学生心里的心得体会) 作者:admin
古人云:亲其道,信其师。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走进学生心里的关键,能让教师“不战而屈人之兵”,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作为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来说,只有真诚,深沉的爱生情感,才可使教育获得成功的源泉所在,也是教
第4篇 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解析) 作者:admin
组织管理题型中的微观类题目越来越多,出现在四川公务员面试中也极有可能,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从而使很多考生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找到题目所要求的作答点。这需要考生具备宏观类题目能力之外的另外一种能力,即挖掘和分
第5篇 监护的设立名词解释(监护的设立方式有哪些) 作者:admin
【导读】一、平和状态的监护人选任:(一)法定监护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当然监护人:父母。需注意:父母离婚,不影响法定监护关系,离婚后父母仍然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只是监护责任的轻重有所不同。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第一顺序: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顺序:兄、姐;第三顺序:其他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