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 > 行测天天练

    墨脱格当乡(墨脱格林)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10-13 01:09:54

    【热点概述】

    格桑德吉,出生于1987年曾经的高原“孤岛”、我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墨脱县。教育改变了她的命运,她决定回家改变更多的孩子。2001年从河北师大毕业选择回乡任教,已经在当地教书17年,2003年被评为"最美乡村教师"。

    提到西藏墨脱,许多人的第一印象是,那里位于边境线上,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人们常用“进藏难,进墨脱更难”来形容进出墨脱的艰辛。格桑德吉就生长在这个曾经偏远、贫穷、信息闭塞的地方。格桑德吉一家5口人,爸爸、妈妈和两个弟弟。7岁那年,她上了一所民办小学,当时学校只开语文、藏文、数学三门课,每天回来自己后用一个小黑板把所学再教弟弟和村里面其他孩子。后面终于有机会去外面上学,但是路上环境恶劣,还需要自己背粮食,为了上学还是坚持了下去。

    2001年,从民族学院毕业后,本有机会在拉萨工作的她,却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到家乡当一名乡村教师,让家乡的孩子们学到更多知识。格桑德吉说:“家乡有我的童年,我的记忆,我的信仰,我的梦想。”

    当时的帮辛乡小学路还没有通,村里面的家长都不愿意把孩子送到学校上课,他们担心孩子们的安全。再加上乡亲们的教育意识不强,经常有孩子缺课、弃学。很长一段时间里,格桑德吉的主要工作就是到村里把学生劝回课堂。十多年来,为了孩子们不辍学,格桑德吉频繁往返于泥石流、山体滑坡频发的悬崖山谷间;为了孩子们安全到家,格桑德吉和男老师一样,送孩子趟河水、溜铁索、走悬崖;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其他地方缺老师时,格桑德吉背起干粮就赶过去。

    2013年,墨脱公路通车,墨脱的教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格桑德吉说,孩子们正在经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目前,墨脱县已有各级各类学校15所,在校学生2096人,专任教师271人。乡政府、学校在广大农牧民群众中,持续性地宣传国家关于九年义务教育的相关惠民政策,小学入学率已达99%以上;“营养改善计划”也正在这里试点,每个学生每年都能享受800元的营养改善补助和3580元补助标准的“三包”(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政策。

    “教育不仅改变了我的人生,还将改变更多像我一样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我为能在孩子们的成长路上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感到格外幸运。”教书育人的路上,格桑德吉也没有忘记给自己充电,2014年她考上了西藏大学函授本科,并将于今年顺利毕业。

    在格桑德吉老师十二年如一日的努力下,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30%,变成到今天入学率95%。12年来,她教的孩子有6名考上大学、20多名考上大专、中专,而她自己的孩子却留在了拉萨,一年才能见一次。村民们亲切地称格桑德吉为门巴族的“护梦人”。她觉得,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可以“忠于初心”——教好每一个孩子,育好每一棵苗,让他们像自己一样学到知识、丰富头脑,做个勇敢真实的人,甘于平凡却不甘于平庸。格桑德吉说,她的担子很重也很光荣,那就是让祖国的花朵在墨脱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优秀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模拟命题】

    针对上述材料,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格桑德吉从大山走出大学毕业之后放弃了城里工作的机会,又回到大山实现她的教育梦想。她用坚定的信念引领者一批孩子叩响知识的大门,用自己的无私的付出成就了山里的孩子们的人生,作为90年后的我们自惭形秽,由衷表达对这位老师的敬意、钦佩。

    她自小没有被生活的困难给打倒,走过泥泞,爬过山坡,自带粮食只为对知识的渴求,并且还能考试大学足见看到寒门出贵子的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在工作之余也不忘自己的提升考取西藏大学,一个坚韧、顽强拼搏、积极向上的形象浮现再我的眼前。毕业之后毅然决然选择回乡教书育人,为了让孩子们不辍学,她频繁往返于泥石流、山体滑坡频发的悬崖山谷间;为了孩子们安全到家,她和男老师一样,送孩子趟河水、溜铁索、走悬崖;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其他地方缺老师时,她背起干粮就赶过去。无私又伟大的她正向默默像燃烧的蜡烛,一心只为了让孩子们接受教育走出大山。因为她深知教育的重要性,这一干就是17年坚持的还在培养更多的孩子。当然,我也在其中看到了我们国家对于教育对于西部的地区的重视,正式有了这些投入,道路的畅通,学习环境的改善,给这群孩子提供了更好的物质保障。

    真是环境造人,即便是没有这样的恶劣的环境,每天不用担心物质条件,现在还是哟许多人安于现状,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虚度年华,浪费青春:也有部分人把收获和付出,名利和爵位看得太重,总是想着自己,真正像格桑德吉这样的人还是少数。看到还有一些落后的地区还在为一些基础设施发愁,更是和现在的大多数的我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教育是国之大计,国之根本,要真正的实现科教兴国,我们还得留住人才,鼓励更多的年轻人以格桑德吉为榜样学习。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目标,理想信念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动力,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再工作中,都应该学会坚持并且为之付诸行动。时时刻刻严格的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立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第二、我们还要学习她的无私奉献,懂得感恩回馈。我们在工作中不应过多计较个人得失,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余还要积极解决群众的问题,只有把群众抗在肩上,群众才能把我们放在心里。对我们帮助过的人也要懂得感恩,懂得感谢。

    第三、国家还需要加大投入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勇于下基层,对于教师队伍可以继续完善激励和晋升机制,也可以继续实行教师轮岗制度,让较为落后的地方也能够享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乡村振兴人物(乡村振兴申论人物例子素材)    作者:admin

       【热点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海南考察时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让能人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乡村才能建设好。乡村振兴中的“人才”,他们有经验、懂管理、会经营,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从脱贫攻坚转向了乡村振兴,乡村的发展方式从外生驱动型转向了内生发展型,这也为乡


      第2篇    民贵惟贤 所宝惟谷(民为贵出自)    作者:admin

       “珍珠为宝,粮食为金”,粮食安全关乎民生幸福,粮食安全关乎社会稳定,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发展。追忆往昔,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与饥饿的斗争史。康熙元年,吴川大饥,二年,合肥饥;雍正元年通州饥,二年春,蒲台大饥;1959——1961年中国全国性饥荒……吃饭问题始终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也是撬动国之根本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牢牢坚守发展基本国策,将粮食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保障粮食安全


      第3篇    走进学生的内心(走进学生心里的心得体会)    作者:admin

       古人云:亲其道,信其师。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走进学生心里的关键,能让教师“不战而屈人之兵”,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作为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来说,只有真诚,深沉的爱生情感,才可使教育获得成功的源泉所在,也是教


      第4篇    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解析)    作者:admin

       组织管理题型中的微观类题目越来越多,出现在四川公务员面试中也极有可能,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从而使很多考生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找到题目所要求的作答点。这需要考生具备宏观类题目能力之外的另外一种能力,即挖掘和分


      第5篇    监护的设立名词解释(监护的设立方式有哪些)    作者:admin

       【导读】一、平和状态的监护人选任:(一)法定监护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当然监护人:父母。需注意:父母离婚,不影响法定监护关系,离婚后父母仍然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只是监护责任的轻重有所不同。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第一顺序: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顺序:兄、姐;第三顺序:其他愿意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