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供给侧改革2016(供给侧改革2020年)
- ·下一篇文章:基层民警如何做好组织群众工作心得体会(基层民警如何做好组织群众工作)
公考物理常识积累(省考物理常识)
2017年国考考即将拉开帷幕,广大考生在常识模块需要提前着手准备,华图教育专家为大家梳理了常识部分的考点,为大家备考方便,本文主要为物理常识。
一、光学常识
1. 光的传播: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日食、小孔成像等)。
真空中的光的传播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2. 光的反射:光射到介质的表面,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
(1)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其他方向没有反射光。
平面镜的应用:① 水中的倒影 ;②平面镜成像; ③ 潜望镜
球面镜的应用:
① 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应用:机动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
② 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平行光射向凹面镜会会聚于焦点;焦点发出的光平行射出。(应用:太阳灶、手电筒反射面、天文望远镜)
(2)漫反射:由于物体的表面凸凹不平,凸凹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
(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漫反射)
3.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折射现象:折射使池水“变浅”、筷子“弯折”、水中人看岸上树“变高”。
透镜 :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1)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2) ★生活中的透镜 :
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凸透镜后成像,再经过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近视的矫治——佩戴凹透镜; 远视的矫治——佩戴凸透镜。
二、压强与浮力
1. 液体压强——产生原因:由于液体受到重力,液体具有流动性。
★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原理:连通器如果只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应用:船闸、锅炉水位计、茶壶、下水管道。
2. 浮力 ——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浮力应用
(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 排水量:轮船按照设计要求,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排水量=轮船的总质量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4)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利用物体漂浮在液面的条件工作(F浮=G),刻度值上小下大。
三、物态变化
1.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吸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放热)。
2.汽化和液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吸热,两种方式--蒸发、沸腾);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放热,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用途--缩小体积,便于储存和运输)。
3.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升华吸热。例:冬天冰冻的衣服干了,灯丝变细,卫生球变小。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凝华放热。例:霜,树挂、窗花。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乡村振兴人物(乡村振兴申论人物例子素材) 作者:admin
【热点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海南考察时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让能人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乡村才能建设好。乡村振兴中的“人才”,他们有经验、懂管理、会经营,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从脱贫攻坚转向了乡村振兴,乡村的发展方式从外生驱动型转向了内生发展型,这也为乡
第2篇 民贵惟贤 所宝惟谷(民为贵出自) 作者:admin
“珍珠为宝,粮食为金”,粮食安全关乎民生幸福,粮食安全关乎社会稳定,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发展。追忆往昔,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与饥饿的斗争史。康熙元年,吴川大饥,二年,合肥饥;雍正元年通州饥,二年春,蒲台大饥;1959——1961年中国全国性饥荒……吃饭问题始终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也是撬动国之根本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牢牢坚守发展基本国策,将粮食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保障粮食安全
第3篇 走进学生的内心(走进学生心里的心得体会) 作者:admin
古人云:亲其道,信其师。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走进学生心里的关键,能让教师“不战而屈人之兵”,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作为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来说,只有真诚,深沉的爱生情感,才可使教育获得成功的源泉所在,也是教
第4篇 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解析) 作者:admin
组织管理题型中的微观类题目越来越多,出现在四川公务员面试中也极有可能,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从而使很多考生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找到题目所要求的作答点。这需要考生具备宏观类题目能力之外的另外一种能力,即挖掘和分
第5篇 监护的设立名词解释(监护的设立方式有哪些) 作者:admin
【导读】一、平和状态的监护人选任:(一)法定监护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当然监护人:父母。需注意:父母离婚,不影响法定监护关系,离婚后父母仍然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只是监护责任的轻重有所不同。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第一顺序: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顺序:兄、姐;第三顺序:其他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