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2021(2020制度创新)
时事评论背景:
在长期实践基础之上的制度创新,为治理找到了抓手,为发展扫除了障碍,为未来打好了基础。
历史性变革,孕育于砥砺奋进的步伐之中。10月15日,一份《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事记》,记录下5年来的一个个脚印,让人们窥见中国奇迹背后的密码。
时事评论观点:
有人发现,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中,制度建设的内容占到很大比重。从八项规定到整治“裸官”,从政府职能转变到司法体制改革,从户籍管理到高考招生,用制度尺子定规矩,用制度笼子防贪腐,用制度框子促发展,全方位、深层次的制度创新,是把握过去5年成就与变革的一个关键入口。
“制度设计”“制度建设”“制度安排”“制度完善”“制度保障”“制度衔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制度”这一手棋牵动着治国理政全局,制度创新不仅成为一个系统工程,更成为一个基础工程。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推进制度创新,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重要环节,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正在形成与完善,保障着人民幸福安康、维护着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了国家长治久安,让“复兴号”在圆梦征程上一往无前。
时钟回拨。1992年,邓小平坦言“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为什么要30年?一是因为各种制度成熟定型需要时间;二来也是因为,那些管根本、管长远的制度,必然源于长期实践的总结,必然要满足长期实践的需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发展大势,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当做摆在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搭架子、定规矩、划边界,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5年探索筑牢了执政兴国的基础,为未来的中国积累下宝贵的“制度财富”。
有人统计,在中央深改组总共38次会议的新闻通稿中,“制度”出现了297次,是仅次于“改革”的高频词。这体现出执政党清晰的制度思维、坚定的制度理念。扶贫是世界性难题,世界银行在很多国家的扶贫项目打了水漂,为何中国赢得了脱贫攻坚的巨大成功?这背后是资金调配、贫困识别、产业发展、干部动员等一系列堪称“精准”的体制机制。环保并非一个新概念,长期以来却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为何在这几年取得突破性进展?这离不开制度化的环保督察与“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责任追究。让改革于法有据、让发展有章可循,说到底为了以改革突破瓶颈、让发展走上新路。从制度出发,才能理解为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内容,才能理解为何外国观察家会认为中国正在进行一场“静悄悄的建构的革命”。
制度创新,也是执政党自身的一场“革命”。5年来,从出台八项规定开始,制度之笼越扎越紧、越扎越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出台和修订80余部党内法规,构成了严密、管用的党内法规体系,为个人扣上“风纪扣”,把权力关进“制度笼”,美国《赫芬顿邮报》感叹,中共的党内治理是“最具创新力”的举措。从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到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再到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围绕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集合”,让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显著增强,为中国发展铸造了一个更坚强的领导力量。
或许,拉开历史视野,才更能看到这5年来制度创新的意义。在长期实践基础之上的制度创新,为治理找到了抓手,为发展扫除了障碍,为未来打好了基础,增强了决策的稳定性、工作的连续性,更让制度思维成为一种基本的思维,让事业发展有保障、让人民对未来有更稳定的预期。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制度创新史;走向复兴的征程,也将是一个制度创新的征程。未来,同样需要与时俱进推动制度创新,补足短板、完善不足,避免制度成为“稻草人”“泥菩萨”,不断开创“中国制度”新境界。
党的十九大马上就要召开了。这是一次为未来中国划定航程的大会,必将进一步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步伐,“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让发展更有质量,让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更有获得感”,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行,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乡村振兴人物(乡村振兴申论人物例子素材) 作者:admin
【热点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海南考察时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让能人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乡村才能建设好。乡村振兴中的“人才”,他们有经验、懂管理、会经营,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从脱贫攻坚转向了乡村振兴,乡村的发展方式从外生驱动型转向了内生发展型,这也为乡
第2篇 民贵惟贤 所宝惟谷(民为贵出自) 作者:admin
“珍珠为宝,粮食为金”,粮食安全关乎民生幸福,粮食安全关乎社会稳定,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发展。追忆往昔,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与饥饿的斗争史。康熙元年,吴川大饥,二年,合肥饥;雍正元年通州饥,二年春,蒲台大饥;1959——1961年中国全国性饥荒……吃饭问题始终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也是撬动国之根本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牢牢坚守发展基本国策,将粮食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保障粮食安全
第3篇 走进学生的内心(走进学生心里的心得体会) 作者:admin
古人云:亲其道,信其师。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走进学生心里的关键,能让教师“不战而屈人之兵”,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作为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来说,只有真诚,深沉的爱生情感,才可使教育获得成功的源泉所在,也是教
第4篇 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解析) 作者:admin
组织管理题型中的微观类题目越来越多,出现在四川公务员面试中也极有可能,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从而使很多考生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找到题目所要求的作答点。这需要考生具备宏观类题目能力之外的另外一种能力,即挖掘和分
第5篇 监护的设立名词解释(监护的设立方式有哪些) 作者:admin
【导读】一、平和状态的监护人选任:(一)法定监护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当然监护人:父母。需注意:父母离婚,不影响法定监护关系,离婚后父母仍然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只是监护责任的轻重有所不同。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第一顺序: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顺序:兄、姐;第三顺序:其他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