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我国航天事业大事件(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大事记)
- ·下一篇文章:2016年8月有什么国家大事(2016年8月大事)
九年一文(九年级教材解读)
详析九年国考真题对比分析备考方向<?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文章阅读
文章阅读是公务员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一个题型,主要考查应试者对文字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文章阅读考查的形式是先给出一段问章,然后根据这段文章的主要内容提出几个问题。
以下是2002年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A类)》部分真题。
一、阅读以下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宽带是传送比特的能力。宽带每秒钟能够传送大量的比特。尽管很多人把宽带比喻成水管的直径,但是这样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因为获取比特与从花园或者消防水管中饮水并不一样。我们没有必要连续获取比特(像喝水一样),即使我们真的这样,这也未必意味着计算机必须连续接收比特。
数字世界带来的最深刻的变化是最小范围内以及最大范围内给人们提供了异步能力。从最小的方面讲,这种异步能力能够使我们有效地利用通信频道。比如,交替处理人们的谈话,能够使很多人共享一个频道而对此毫无察觉。从较大的方面讲,我们能够以新的方式延长、压缩以及重新安排个人时间,在双方都方便的条件下变得更加异步。我们的后代会觉得祖先们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里乘车和看电视这种行为非常奇怪。
但是在这个新世界中,更多的带宽[],这甚至不是我们盼望的。当我们需要它时,未必是每小时吸收数以十亿计的比特,而是在零点几秒内需要100万比特,然后暂停一下。我们未来对比特的消费将是断断续续和不定的。
另外,未来因特网的主要使用者将不会是人而是机器。对这些机器来说,一点一滴地处理信息或者每秒钟处理10亿比特的信息只是一些选择,对人并没有直接的意义。
16、本文所说的“宽带”指的是:
A.每秒传送大量信息的能力B.信息网络容纳信息的能力
C.信息网络传送比特的能力D.计算机获取比特的能力
16.【答案】C。解析:根据文中第一句话“宽带是传递比特的能力”,可知C项正确。
17、第2段中“变化”指的是:
A.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发生的变化B.有效利用通信频道,实现资源共享
C.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彻底改变D.从各方面给人们提供异步能力
17.【答案】D。解析:从本文第二段的“变化是最小范围内以及最大范围内给人们提供了异步能力”,因此D项正确。
18、倒数2段[]处恰当的措辞是:
A.未必是好事B.不是好事
C.不可能是好事D.可能是好事
18.【答案】A。解析:根据文中第三段中“这甚至不是我们盼望的”可知所填句子的意思应该是否定的,再根据后边的“未必是”可知A项正确。
19、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宽带使很多人共享一个通信频道,却无人了解事情真相
B.数字化为人们如何使用时间提供了新的方式
C.我们对比特的需要是不连续的和暂时的
D.机器采用何种方式处理信息,对人没有任何意义
19.【答案】B。解析:文中“很多人共享一个频道而对此毫不察觉”并不是A所说无人了解事实真相,所以排除A;“对比特的消费是断断续续和不定的”而不是“暂时的”,所以排除C;“对人没有任何意义”也不是说没有任何意义,所以D错,排除D;根据“能够以新的方式延长,压缩以及重新安排个人时间”可知B是正确的,所以答案选择B。
20、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数字世界给社会行为变得更加异步创造了条件
B.更多的宽带,将使后代无法理解祖先的生活方式
C.更多的宽带,不一定是我们未来持续的、随时的需要
D.未来因特网的使用者,将用我们难以想象的方式对话
20.【答案】B。解析:根据上下文知道ABC是符合文意的,根据“数字世界带来的变化会使我们的后代觉得祖先们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里乘车和看电视这种行为非常奇怪。”可知B项不符合文意,所以选择B。
[1][2][3][4][5][6][7][8][9]下一页
[1][2][3][4][5][6][7][8][9]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乡村振兴人物(乡村振兴申论人物例子素材) 作者:admin
【热点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海南考察时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让能人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乡村才能建设好。乡村振兴中的“人才”,他们有经验、懂管理、会经营,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从脱贫攻坚转向了乡村振兴,乡村的发展方式从外生驱动型转向了内生发展型,这也为乡
第2篇 民贵惟贤 所宝惟谷(民为贵出自) 作者:admin
“珍珠为宝,粮食为金”,粮食安全关乎民生幸福,粮食安全关乎社会稳定,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发展。追忆往昔,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与饥饿的斗争史。康熙元年,吴川大饥,二年,合肥饥;雍正元年通州饥,二年春,蒲台大饥;1959——1961年中国全国性饥荒……吃饭问题始终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也是撬动国之根本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牢牢坚守发展基本国策,将粮食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保障粮食安全
第3篇 走进学生的内心(走进学生心里的心得体会) 作者:admin
古人云:亲其道,信其师。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走进学生心里的关键,能让教师“不战而屈人之兵”,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作为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来说,只有真诚,深沉的爱生情感,才可使教育获得成功的源泉所在,也是教
第4篇 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解析) 作者:admin
组织管理题型中的微观类题目越来越多,出现在四川公务员面试中也极有可能,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从而使很多考生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找到题目所要求的作答点。这需要考生具备宏观类题目能力之外的另外一种能力,即挖掘和分
第5篇 监护的设立名词解释(监护的设立方式有哪些) 作者:admin
【导读】一、平和状态的监护人选任:(一)法定监护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当然监护人:父母。需注意:父母离婚,不影响法定监护关系,离婚后父母仍然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只是监护责任的轻重有所不同。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第一顺序: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顺序:兄、姐;第三顺序:其他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