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接纳缺陷,拥抱幸福(拥抱幸福感)
- ·下一篇文章:不断深化我国环境史研究阅读答案(深化环境治理)
2020全面小康两个翻(全面小康两个检验标准)
奏响全面发展“协奏曲”——如何坚持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创造了“中国奇迹”,同时也出现了“成长中的烦恼”,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凸显。东部沿海率先发展与西部一些地区相对落后并存,流光溢彩的都市与偏僻落后的乡村同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与社会文明程度还不匹配,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融合发展有待深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更重要的是“全面”。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着眼破解发展不平衡的难题,提出坚持协调发展的理念。这是奏响全面发展“协奏曲”的战略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两个文明”两手硬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全部成果的总括和结晶。纵观古今、放眼中外,无论是中国古代的汉唐盛世、康乾盛世,还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都曾经创造了强盛的物质文明,也创造了代表那个时代辉煌的精神文明。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也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推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确定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并自觉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这些年来,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旺盛,多样化、差异化特征日益明显,但一些地方精神文明生活仍然比较贫乏,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这种精神文明建设中出现的“一手软”情况,使我国社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应对这些挑战、尽快扭转这种局面,我们的社会发展就会走弯路,全面小康也很难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需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也需要精神财富极大丰富。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求,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用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精神纽带。精神文明建设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进一步落细落小落实,在叫响做实上下功夫,在贯穿结合融入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媒体的作用,运用公益广告等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教育。坚持从家庭、学校、企业、农村和机关抓起,大力培育传承优良家风、校训、企业精神和乡贤文化,打造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载体。善于运用榜样带动,大力宣传推广时代楷模、最美人物、身边好人,广泛开展学习先进典型活动,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积土成山的劲头、扎扎实实的工作,促进形成13亿多中国人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精神世界。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血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观念等,可以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深厚的文化根基,为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难题提供有益启示。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深入挖掘和研究阐发优秀成果,提炼蕴含其中的精神和价值,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延续我们的历史文脉。同时,着力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广泛开展教育普及活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重视和发展民间文化,展示中华文化之美,使中华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用文化产品传承文明成果。文化产品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反映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推出更多优秀文化产品,发展文化产业,既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内容。文化产品的传播渗透能力极强,影响甚至塑造着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必须从根本上把好“方向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推出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还要进一步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强文化产业创新与转型升级,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乡村振兴人物(乡村振兴申论人物例子素材) 作者:admin
【热点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海南考察时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让能人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乡村才能建设好。乡村振兴中的“人才”,他们有经验、懂管理、会经营,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从脱贫攻坚转向了乡村振兴,乡村的发展方式从外生驱动型转向了内生发展型,这也为乡
第2篇 民贵惟贤 所宝惟谷(民为贵出自) 作者:admin
“珍珠为宝,粮食为金”,粮食安全关乎民生幸福,粮食安全关乎社会稳定,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发展。追忆往昔,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与饥饿的斗争史。康熙元年,吴川大饥,二年,合肥饥;雍正元年通州饥,二年春,蒲台大饥;1959——1961年中国全国性饥荒……吃饭问题始终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也是撬动国之根本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牢牢坚守发展基本国策,将粮食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保障粮食安全
第3篇 走进学生的内心(走进学生心里的心得体会) 作者:admin
古人云:亲其道,信其师。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走进学生心里的关键,能让教师“不战而屈人之兵”,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作为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来说,只有真诚,深沉的爱生情感,才可使教育获得成功的源泉所在,也是教
第4篇 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解析) 作者:admin
组织管理题型中的微观类题目越来越多,出现在四川公务员面试中也极有可能,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从而使很多考生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找到题目所要求的作答点。这需要考生具备宏观类题目能力之外的另外一种能力,即挖掘和分
第5篇 监护的设立名词解释(监护的设立方式有哪些) 作者:admin
【导读】一、平和状态的监护人选任:(一)法定监护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当然监护人:父母。需注意:父母离婚,不影响法定监护关系,离婚后父母仍然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只是监护责任的轻重有所不同。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第一顺序: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顺序:兄、姐;第三顺序:其他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