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椎骨的连接概况(椎骨的连接形式及生理意义)
- ·下一篇文章:啥叫忽悠(忽悠套路)
守望传统文化作文(守望传统文化,需要传承与创新)
不论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还是“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亦或是“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无一不是古人对中国传统节日和美好生活的祝愿与祈盼。但令人心忧的是,如今以传统节日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日渐式微,如果不加以重视,百年后国人将面临的是文化“失根”。守望传统文化,已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不可推卸的时代重任。
传统文化的势微是在内外因共同影响下所产生的,既有改革开放后外来文化的冲击,也有我国整体缺乏保护传承意识的内在原因。传统文化承载着历史风俗,镌刻着祖先记忆,若让其逐渐消逝将是华夏文明的巨大损失,难以弥补,我们这一代人也会成为历史罪人,愧对先人。之所以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生生不息,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把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至今。作为华夏子孙,新时代,我们唯有“守”“望”兼济,履行传统文化保护之责,担当文化复兴之使命,才能书写文明新篇章。
守望传统文化,在“守”上下功夫,守护精神基底。改革开放四十载,主动融入世界,海外的多元价值观随之涌入,传统文化渐被忽略,使得历史文化传承陷入困境,“七夕节”比较“情人节”,败不旋踵, “冬至日”相比“圣诞日”,暗淡无光。如果任由发展,长此以往,国家个性和民族特征势必被弱化。其实,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立足于世的精神基底,文化自信不仅是口号,更是行动指令。守护传统文化,政府是第一责任人,我国政府应加强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出台相关政策制度,呼吁学术界挖掘和搜集保护我国历史风俗,占领宣传阵地,唤醒大众民族情怀,全社会共同营造传承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守望传统文化,在“望”上做文章,展望文化创新。“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烟花绽放映满天,灯火阑珊,笑语盈盈,但烟花散去,只有漫天硝烟,满地碎屑,难谈心悦,内心难免会有“烟花易冷,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的凄凉。烟花虽美,却与时代背离,烟花爆竹产生的污染已于当今绿色发展理念格格不入,以烟花为代表的民俗习惯究竟该走向何方?答案是:旧俗换“新颜”。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文化产品,旧的传统文化元素因时而变才能更好传承,守望为的是能“望”的更远,“守”的更久,变则通,通则久,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永葆活力、适应时代。
展开传统文化这幅漫漫长卷,记录着我们的过去,也书写着我们的现在,更描绘着我们的未来。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我们的文明增添了亮丽底色。文化振兴是民族振兴的内在要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我们华夏子孙共同的责任,应履行自己的守望之责,不负祖先期许,不负伟大时代。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乡村振兴人物(乡村振兴申论人物例子素材) 作者:admin
【热点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海南考察时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让能人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乡村才能建设好。乡村振兴中的“人才”,他们有经验、懂管理、会经营,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从脱贫攻坚转向了乡村振兴,乡村的发展方式从外生驱动型转向了内生发展型,这也为乡
第2篇 民贵惟贤 所宝惟谷(民为贵出自) 作者:admin
“珍珠为宝,粮食为金”,粮食安全关乎民生幸福,粮食安全关乎社会稳定,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发展。追忆往昔,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与饥饿的斗争史。康熙元年,吴川大饥,二年,合肥饥;雍正元年通州饥,二年春,蒲台大饥;1959——1961年中国全国性饥荒……吃饭问题始终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也是撬动国之根本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牢牢坚守发展基本国策,将粮食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保障粮食安全
第3篇 走进学生的内心(走进学生心里的心得体会) 作者:admin
古人云:亲其道,信其师。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走进学生心里的关键,能让教师“不战而屈人之兵”,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作为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来说,只有真诚,深沉的爱生情感,才可使教育获得成功的源泉所在,也是教
第4篇 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解析) 作者:admin
组织管理题型中的微观类题目越来越多,出现在四川公务员面试中也极有可能,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从而使很多考生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找到题目所要求的作答点。这需要考生具备宏观类题目能力之外的另外一种能力,即挖掘和分
第5篇 监护的设立名词解释(监护的设立方式有哪些) 作者:admin
【导读】一、平和状态的监护人选任:(一)法定监护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当然监护人:父母。需注意:父母离婚,不影响法定监护关系,离婚后父母仍然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只是监护责任的轻重有所不同。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第一顺序: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顺序:兄、姐;第三顺序:其他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