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样本比例值(样本数据可比性是什么意思)
- ·下一篇文章:旅游文明问题(文明旅游的策略)
短评的格式及范文申论(短评怎么写申论)
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一种题型,要求就给定材料中的现象、对象或问题写一篇短小的评论,我们称之为“短评类文章”或“小评论”。例如山东省考真题:“要求就材料二分析为什么假冒伪劣产品危害社会屡禁不止,请以‘别再摁下葫芦起来瓢’为题写一篇评论文章”等。
以下中公教育中公教育专家就帮助大家理清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
一、短评类文章特点
1.篇幅比较短小,字数一般限制在四五百字。
2.针对性强:题目通常要求就部分给定资料进行评论,而不是对全部给定资料加以评论。
3.评论角度多元化:有些是材料规定好的,如就XX问题、XX现象、XX观点等进行评论;
有些则需要考生根据给定标题或作答要求或材料内容自我确定。
4.写作方法有套路:通常围绕评论对象,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进行要点
选择和整理。
二、例题解析
某地方报纸根据“给定资料4”和“给定资料5”的内容做了一版关于“跟风”的专栏,请你以“告别跟风,走向成熟”为题,为这个专栏写一篇短评。
要求:(1)观点明确,简明深刻;(2)紧扣材料,重点突出;(3)语言流畅,有逻辑性;(4)不超过500字。
【中公解析】
(一)仔细审题形成思路
题型:短评=标题+正文
范围:给定资料4与5
对象:跟风
答题思路:标题(告别跟风走向成熟)+跟风的相关信息(现状+影响+原因+对策)
(二)把握要点整合要点
回归给定资料4和5,找出与跟风相关的所有要点。
资料4:
段落1-5:当前社会中存在各种热,即跟风现象==>现状
段落5:跟风现象折射出社会群体的浮躁心态,构成社会群体”亚健康“的表征==>本质
段落6-8:依赖中公教育专家指导系统==>原因
段落9:无法获得真实世界的全部信息,期待权威的心态==>原因
段落10-11:信息丰富芜杂,更多的依赖大众媒介==>原因
资料5:
段落2:甲的经历,跟风导致上当==>影响
段落3:乙的见解,跟风源于从众心理==>原因
段落4:丙的见解:从众潮流将社会推向浮躁之中==>影响
段落5:丁的见解:要正确引导跟风现象==>对策
段落6:戊的见解:跟风是拙劣的模仿,缺乏理性==>影响
段落7:己的见解:缺少独立思考,创造力降低==>影响
段落8:庚的见解:加强传统教育克服盲从与自卑心态==>对策
段落9:辛的见解:倡导和谐自然之风==>对策
段落10:壬的见解:倡导公民的个性发展,鼓励创新精神==>对策
段落11:癸的见解:跟风带来的羞耻感==>影响
(三)整理加工要点
将上面找出的跟风的相关信息按照:现状+原因+影响+对策的顺序进行整理加工。
(四)规范书写
告别跟风 走向成熟
近年来,我国弥漫着一股“跟风”热潮,家长“跟风”报班热,节目“跟风”选秀热,全民“跟风”养生热,一风未止一风又起。这一现象折射了社会转型期社会群体的浮躁心态,构成了社会群体心理“亚健康”的表征。
“跟风”现象源于人们“预先失败”的心理问题,过于相信中公教育专家指导系统所致。当前社会高度发展、信息丰富芜杂,生活形态多样变迁,世界变得破碎,人们无法获得真实世界的信息,期待权威。大众传媒承担起“中公教育专家指导系统”的角色,通过生成知识和影响,给大众提供了一个认识外部世界的通道,但部分媒体不负责任地炒作,导致社会“跟风”现象严重,虚假宣传大行其道,从众潮流将社会推向浮躁之中。跟风是拙劣的模仿,缺乏理性,丧失文化个性,经常从众跟风,会缺少独立思考,创造力也会随之降低,一个人如果丧失智慧和创造性,就会造成千人一副的社会环境。
为此,需要正确引导,增强文化自信,全社会鼓励公民个性发展,鼓励创新精神,提升个人素质,使我国社会整体以人为本。中华文明理应创造自己的新文化,个人要沉下心来,做好自己。要加强民族文化自信心,珍惜文化遗产,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克服盲从和自卑心理,重振文化走向成熟多样。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乡村振兴人物(乡村振兴申论人物例子素材) 作者:admin
【热点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海南考察时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让能人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乡村才能建设好。乡村振兴中的“人才”,他们有经验、懂管理、会经营,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从脱贫攻坚转向了乡村振兴,乡村的发展方式从外生驱动型转向了内生发展型,这也为乡
第2篇 民贵惟贤 所宝惟谷(民为贵出自) 作者:admin
“珍珠为宝,粮食为金”,粮食安全关乎民生幸福,粮食安全关乎社会稳定,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发展。追忆往昔,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与饥饿的斗争史。康熙元年,吴川大饥,二年,合肥饥;雍正元年通州饥,二年春,蒲台大饥;1959——1961年中国全国性饥荒……吃饭问题始终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也是撬动国之根本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牢牢坚守发展基本国策,将粮食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保障粮食安全
第3篇 走进学生的内心(走进学生心里的心得体会) 作者:admin
古人云:亲其道,信其师。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走进学生心里的关键,能让教师“不战而屈人之兵”,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作为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来说,只有真诚,深沉的爱生情感,才可使教育获得成功的源泉所在,也是教
第4篇 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解析) 作者:admin
组织管理题型中的微观类题目越来越多,出现在四川公务员面试中也极有可能,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从而使很多考生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找到题目所要求的作答点。这需要考生具备宏观类题目能力之外的另外一种能力,即挖掘和分
第5篇 监护的设立名词解释(监护的设立方式有哪些) 作者:admin
【导读】一、平和状态的监护人选任:(一)法定监护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当然监护人:父母。需注意:父母离婚,不影响法定监护关系,离婚后父母仍然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只是监护责任的轻重有所不同。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第一顺序: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顺序:兄、姐;第三顺序:其他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