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绿色消费理念对城市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影响研究(绿色消费理念图片)
- ·下一篇文章:2010国考图形推理原题及答案(2009国考图形推理)
种梧桐引凤凰(梧桐招引凤凰来)
“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这是曹操吸引人才发出的感慨。确实,人才是城市发展的资源,能够激活城市发展的活力,能够促进城市的创新,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如今,各大城市都认识到人才对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于是纷纷出台政策,吸引人才。一场人才争夺大战愈演愈烈。
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出台买房、落户优惠;西安、天津等纷纷效仿,不仅放宽落户条件,还给予丰厚的补贴......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人才争夺也带来严重的问题。第一,“人才虹吸”现象严重。由于一线城市具有较好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服务设施齐全等优势,大量优秀的人才转向一线城市寻求广阔的发展空间,结果是一线城市人才拥挤,而发展相对滞后的二三线城市则出现人才匮乏的情况。这种情况使得人才结构不平衡,技能型人才稀缺,服务型人才缺乏,创新型人才动力不足。第二,引进方式单一。乍一看,不同的城市都出台了具体的人才吸引政策,例如:北京设立“绿色通道”,上海推进“人才工作大会”,西安要打造“全球硬科技之都”,天津引入“滨海英才”计划等等。事实上,这些政策的背后都是“送钱”、“送房”、“送户口”,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因此,单一的吸引方式并不能够解决人才的实际需求,跟预期的效果存在一些差异。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吸引人才的目的。因此,多措并举,才能广聚人才。首先,“量体裁衣”的政策是基础。各地出台的政策盲目攀比,并没有了解人才的实际需求,进而解决问题。政策在制定的过程中一定要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人才的实际需求。例如通过前期的调研工作确定好需要的人才数量和领域后,要根据不同领域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计划,这样能够避免“千篇一律”和“资源浪费”的情况。其次,“贴合心意”的服务是保障。引进人才容易,留住人才难。除了户口、住房、薪酬等硬性条件之外,城市的工作环境、生活水平、服务体验成为留住人才的保障。因此,城市要完善自身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保障人才子女受教育问题、长辈养老就医问题。建设适宜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留住人才。最后,“潜力巨大”的发展是关键。引进人才目的是发挥人才的价值,建设城市。因此,城市要为人才提供巨大的上升空间和发展机会。试想一下,一个城市如果有成熟、开放、公平的竞争环境,有良好、健全的发展方向,有蒸蒸日上、创新十足的企业,那么,何愁人才。
“良禽择木而栖。”现代城市之间人力资本的竞争日趋激烈。栽好梧桐树,才能吸引人才;让聚拢来的人才拥有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能发挥人才的价值;留住人才,才能为城市储备更多的创新潜力,才能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乡村振兴人物(乡村振兴申论人物例子素材) 作者:admin
【热点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海南考察时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让能人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乡村才能建设好。乡村振兴中的“人才”,他们有经验、懂管理、会经营,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从脱贫攻坚转向了乡村振兴,乡村的发展方式从外生驱动型转向了内生发展型,这也为乡
第2篇 民贵惟贤 所宝惟谷(民为贵出自) 作者:admin
“珍珠为宝,粮食为金”,粮食安全关乎民生幸福,粮食安全关乎社会稳定,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发展。追忆往昔,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与饥饿的斗争史。康熙元年,吴川大饥,二年,合肥饥;雍正元年通州饥,二年春,蒲台大饥;1959——1961年中国全国性饥荒……吃饭问题始终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也是撬动国之根本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牢牢坚守发展基本国策,将粮食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保障粮食安全
第3篇 走进学生的内心(走进学生心里的心得体会) 作者:admin
古人云:亲其道,信其师。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走进学生心里的关键,能让教师“不战而屈人之兵”,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作为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来说,只有真诚,深沉的爱生情感,才可使教育获得成功的源泉所在,也是教
第4篇 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解析) 作者:admin
组织管理题型中的微观类题目越来越多,出现在四川公务员面试中也极有可能,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从而使很多考生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找到题目所要求的作答点。这需要考生具备宏观类题目能力之外的另外一种能力,即挖掘和分
第5篇 监护的设立名词解释(监护的设立方式有哪些) 作者:admin
【导读】一、平和状态的监护人选任:(一)法定监护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当然监护人:父母。需注意:父母离婚,不影响法定监护关系,离婚后父母仍然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只是监护责任的轻重有所不同。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第一顺序: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顺序:兄、姐;第三顺序:其他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