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申论材料阅读和提炼(申论材料的阅读方法)
- ·下一篇文章:如何快速确定申论文章立意的方法(如何快速确定申论文章立意呢)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是谁说的(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越是面对积重难返的局面)
法律是公平正义最坚定、最有力的维护者。3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分别做工作报告,向党和人民递交了一份维护公平正义的答卷。在这份答卷中,一些群众高度关注、与社会公平正义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得到了有力回应。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最高检检察长张军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时说,媒体披露“昆山反杀案”后,最高检指导江苏检察机关提前介入,提出案件定性意见,支持公安机关撤案,并作为正当防卫典型案例公开发布;指导福州市检察机关认定赵宇见义勇为致不法侵害人重伤属正当防卫,依法不负刑事责任,昭示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如何避免让正当防卫和见义勇为成为“技术活”,是近年来中国社会面临的尴尬问题。面对侵犯和求救,出于正义保护自己或保护他人,本是理所当然的事,可似乎一不小心就会“越界”,面对事后可能出现的追责,人们在拔出“正义之剑”时,也变得瞻前顾后,犹犹豫豫。但昆山反杀案和赵宇事件告诉我们,无论是正当防卫还是见义勇为,背后都有法律撑腰!我们行使正义时会越来越有底气。
如今这两起案件被“两高”报告正面肯定,足以证明法律会与正义同行,它是见义勇为的保护者,是正当防卫的把关人。
让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报告中提到,着力遏制规避执行行为,完善联合惩戒体系。2018年,最高法会同国家发改委等60家单位推进失信惩戒机制建设,采取11类150项惩戒措施,让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2018年以来,破坏社会秩序,缺乏规则意识的不文明现象屡屡发生:从各地高铁上衍生出的“霸座家族”,到拖欠借款拒不还钱的老赖,再到故意干扰司机、严重危害公众安全的碰瓷者们……如何治理不文明乱象,维护社会公序良俗,已成了政府必须重视的问题。
最高法报告中专门强调失信问题的治理。通过一系列强制性措施,2018年共有366万人迫于压力自动履行义务。全国法院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罪犯1.3万人,拘留失信被执行人50.6万人次,限制出境3.4万人次,同比分别上升416.3%、135.4%和54.6%。
事实证明,法律是道德最有力的支撑者。当一些人丧失规则意识,将社会公德弃之不顾,法律就以会更强硬的姿态矫正这种失德行为。相信“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管理模式,将有利于形成文明有礼的社会环境,对那些遵规守法的民众也更公平。
坚持不懈,纠防冤假错案
张军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时说,2018年,检察机关强化诉讼活动法律监督,维护司法公正公信,一批冤错案件得到纠正。检察机关坚持不懈纠防冤错案件,对不构成犯罪或证据不足的决定不批捕168458人、不起诉34398人。
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的“李锦莲故意杀人案”、“邹俊敏贩卖毒品案”均得到改判。最高检对发现的冤错案件及时提出抗诉、再审检察建议,纠错的同时也深刻总结教训。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这种朴素的法理观依旧是当下各级司法部门需要全力践行的准则。
“两高报告”切中社会热点和民生痛点,用数据摆事实,用措施抓成效,以看得见的职业担当,让老百姓获得对公平正义的切实感受。只要力度不减,尺度不松,节奏不变,法律就一定能更好地为公平正义保驾护航。相信在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公平正义不仅不会缺席,而且不会迟到!(半月谈评论员:杨建楠)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乡村振兴人物(乡村振兴申论人物例子素材) 作者:admin
【热点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海南考察时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让能人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乡村才能建设好。乡村振兴中的“人才”,他们有经验、懂管理、会经营,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从脱贫攻坚转向了乡村振兴,乡村的发展方式从外生驱动型转向了内生发展型,这也为乡
第2篇 民贵惟贤 所宝惟谷(民为贵出自) 作者:admin
“珍珠为宝,粮食为金”,粮食安全关乎民生幸福,粮食安全关乎社会稳定,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发展。追忆往昔,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与饥饿的斗争史。康熙元年,吴川大饥,二年,合肥饥;雍正元年通州饥,二年春,蒲台大饥;1959——1961年中国全国性饥荒……吃饭问题始终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也是撬动国之根本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牢牢坚守发展基本国策,将粮食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保障粮食安全
第3篇 走进学生的内心(走进学生心里的心得体会) 作者:admin
古人云:亲其道,信其师。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走进学生心里的关键,能让教师“不战而屈人之兵”,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作为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来说,只有真诚,深沉的爱生情感,才可使教育获得成功的源泉所在,也是教
第4篇 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2019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类题目答题技巧解析) 作者:admin
组织管理题型中的微观类题目越来越多,出现在四川公务员面试中也极有可能,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从而使很多考生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找到题目所要求的作答点。这需要考生具备宏观类题目能力之外的另外一种能力,即挖掘和分
第5篇 监护的设立名词解释(监护的设立方式有哪些) 作者:admin
【导读】一、平和状态的监护人选任:(一)法定监护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当然监护人:父母。需注意:父母离婚,不影响法定监护关系,离婚后父母仍然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只是监护责任的轻重有所不同。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第一顺序: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顺序:兄、姐;第三顺序:其他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