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 > 数量关系

    中国人出国方便吗(中国人出国太难了)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31 11:39:37

    【导读】

    本篇内容中公事业单位提供面试热点知识《“中国人出去”?一线执法需要对涉外因素“脱敏”》。

    【热点梗概】

    当下,抗疫大战进入“外防输入”的关键阶段,但是个别外国人不服从防疫管理,肆意耍横的行为激怒了舆论。在青岛,3名留学生强行插队检测,对中国人出言不逊;在广东,一名外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不配合抽血检查,并试图强行走出隔离病房,一名护士阻拦时被其推倒在地,甚至疯狂到恶意咬伤护士脸部。

    青岛已对涉事外籍当事人依法依规进行批评教育,当事人也手写了道歉书,向公众致歉。广州警方已对“咬护士案”实施刑事立案调查,涉案嫌疑人目前正在警方监管下隔离治疗,待其治疗结束,警方将立即对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涉外”因素看似复杂、敏感,其实只要在法律适用上做到一碗水端平,不把外国人作案当成特殊案情,一断于法很多问题就自然解决了。公众要求的还是公平适用法律,基层工作者和一线执法人员也需拿捏到公众情绪化表达后面的核心诉求。

    在中国的土地上,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在防疫的特殊时期,来华外国人也必须履行相关隔离、防控的责任,任何人都没有特权,没有“超国民待遇”。纵容不代表友好,依法惩戒也不是为迎合褊狭的民族情绪,公平适用法律恰恰是中国法治的体现。需要反思一下,面对个别不文明乃至公然挑衅中国法律的外国人,为什么执法措施往往没有能在第一时间让公众满意?

    过去“外事无小事”的谨慎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这也体现在过去的法律中。比如,1979年的《刑事诉讼法》,就把外国人犯罪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并列作为“要案”处理,需要由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理,到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订时,才删改了这一规定。这种“重视”也体现在具体司法措施中,比如,之前拘留、批捕外国人时,需要层层上报。

    【题目】

    对于青岛3名留学生强行插队检测并对中国人出言不逊,以及广东外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不配合检查,疯狂咬伤护士脸部的事件,你怎么看?

    【答题要点】

    1.表明主要态度。

    很难想象居然有人在中国人的领土上叫嚣着让中国人滚出去,一时间群情激愤,而让人更加气愤的是一些执法人员息事宁人的态度,这背后暴露的是部分国人的思想,还没有从以前的外国人有优待中转变过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

    2.阐述这一事件的影响。

    (1)工作人员让给个面子,枉顾当事中国公民的利益,让中国公民的权益受损,而护士辛苦工作还要遭受人身伤害,不免让人寒心。

    (2)护士被咬案发生之后广东立刻立案调查,维护了护士的权益,也彰显了法律的公平;而青岛当局的做法和回应却无法令人民满意,激起了民愤,也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3)由这件事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绝大部分网友都希望“洋垃圾”滚出中国,这种舆论风向如果不加以引导,将不利于国与国之间的正常民间交往。

    3.阐述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1)这些事情的发生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少数外国人素质低下,以为自己高人一等,妄想在中国享受“超国民待遇”,做出触犯法律底线的事情。

    (2)随着时代的进步,虽然法律制度已经改变,但制度惯性还在,这导致不少一线执法人员,在面对外国人违法行为时有为难情绪——不敢管,不想管,管了怕麻烦。

    4. 阐述具体对策。

    (1)一线执法需要对涉外因素“脱敏”,这既是法治的应有之义,也是公众的强烈诉求。同时也需要给一线执法者更多的制度支撑和精神鼓励,要在执法机制内部对涉外案件脱敏,调整一线工作人员的执法理念、执法心态。

    (2)中国已经全面融入全球化格局,在华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其中难免出现害群之马,公民要理性对待,不要将个别外国人的违法行为,与特定的国籍、种族、肤色相挂钩,不能将个体行为与集体捆绑,更不要随意贴标签,毕竟,一个人不能代表一个国家、一个种族。

    (3)对外国人适用同一部法律,执行同一种标准,不因为执法对象是外国人,就做特殊处理。对于个别在华外国人挑战中国的防疫法律,暴力伤害医护人员,必须受到法律严惩,有关部门对于相关案件的处理应该做到公开、透明,发挥法律的宣示、警告的作用。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提出对策的技巧和方法(申论提出对策怎么写)    作者:admin

       针对特定问题提出对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现代申论考试考察的重点。申论考试不但要考察考生阅读理解、综合分析、提出问题、文字表达、文体运用的能力,更重视考察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后者主要在提出对策的环节中体现出来。提出对策的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要想提出正确的对策,


      第2篇    行测言语理解高分心得(行测言语阅读与理解)    作者:admin

       临近考试,各位考生的情绪越来越焦虑,对“技巧”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带着各位考生,梳理一下在考前一周必须掌握的行测言语理解备考策略。一、培养阅读兴趣与阅读敏感言语理解的题目题干多是“长篇大论”,这让很多考生望而却步。但其实在阅读中也是有章可循的,只要各位考生能培养出阅读兴趣与阅读敏感,也能快速而准确的应对言语理解的题目。首先,保证每日半小时阅读。刚开始阅读时会枯燥、无聊又痛


      第3篇    望闻问切中的脉指的是(望闻问切的脉是什么脉)    作者:admin

       在行测当中,言语理解中的逻辑填空对于各位考生来说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能拿到分,但是拿不到高分,刷了很多的的题目,好像提高也没有很明显。那么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来谈一下逻辑填空,谈一谈这部分题目如何去提高准


      第4篇    兰州公务员补贴(兰州 公务员)    作者:admin

       报名时间:2007年9月1日至3日报名地点:南关什字民安大厦B塔5楼本报讯(记者朱婕)8月23日,记者从兰州市人事局获悉,今年,兰州市将面向社会公开考试录用副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268名。本次报名时间是2007年9月1日至3日,共3天,每天报名时间9:00至17:00。报名地点在南关什字民安大厦B塔5楼中国兰州工程技术人才市场。2007年l0月10日至12日,由本人


      第5篇    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招聘公告(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招考公告)    作者:admin

       陕西省2018年统一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第一部分报考政策1.准备报名应注意什么?报考人员应仔细阅读《招考公告》和《报考指南》等内容,熟悉公务员招考的相关政策。对需要填写的每一项内容都要认真填报。网上报名时须凭考生本人有效身份证(二代身份证或有效期内的临时身份证,下同)注册。报名时,所提交有关信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